冬季早鳥報到!白冠雞現身大漢溪濕地 光顧生態浮島

水下生物

剛浮上水面的白冠雞,頭部還殘留著水珠。 圖/新北高灘處提供
剛浮上水面的白冠雞,頭部還殘留著水珠。 圖/新北高灘處提供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新北大漢溪沿岸的人工濕地水面也開始熱鬧起來,已能看到一群「白面黑身」的水鳥現身,它們是冬季的早鳥主角—白冠雞。新北高灘處表示,今年特別打造生態浮島,並架設相機記錄野生動物活動,目前已經有不少動物「光顧」,預計將吸引更多鳥類前來。

高灘處指出,白冠雞與常年棲息在濕地的紅冠水雞同屬秧雞科,但牠們體型較大,額板與嘴喙呈白色,並且擁有特別的「瓣蹼」腳趾,這使牠們在水中行動更加靈活優雅。與紅冠水雞相比,白冠雞還具備短暫潛水能力,常潛入水中採食水草,而紅冠水雞則只能在水面浮游覓食。

高灘處表示,每年冬季,白冠雞經常聚集成群,特別是在宜蘭的魚塭環境,能見到上百隻白冠雞「漂浮」在水面上,場面壯觀。在大漢溪人工濕地群中,浮洲濕地和新海一期濕地是最容易觀察到牠們的地方,雖然數量不及宜蘭的魚塭,但這裡能讓觀察者更近距離地欣賞牠們的身影。

高灘處長黃裕斌說明,今年新海一期濕地特別打造了一個由椰纖毯、竹子、舊棉被等天然材料構成的生態浮島,並架設自動相機記錄野生動物的活動。目前,斑龜、紅耳泥龜、黃頭鷺、夜鷺、喜鵲、磯鷸等動物已經紛紛光顧,而白冠雞也成為浮島的常客。

黃裕斌表示,濕地的廣闊水域為白冠雞和冬季前來的雁鴨科鳥類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場所,隨著浮島植被的自然生長,預計將吸引更多鳥類前來棲息,今年冬季很適合民眾到來仔細觀察水面上鳥類,或許有機會能目睹牠們靜靜潛入水中覓食的場景。

全身黑色,白色醒目的額板與嘴喙是牠們的辨識特徵。 圖/新北高灘處提供
全身黑色,白色醒目的額板與嘴喙是牠們的辨識特徵。 圖/新北高灘處提供

白冠雞腳上的「瓣蹼」是牠們游泳的利器。 圖/新北高灘處提供
白冠雞腳上的「瓣蹼」是牠們游泳的利器。 圖/新北高灘處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最新文章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