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大團隊耗時5年記錄熊鷹家庭生活 玉管處估全台僅剩328隻

陸地生物

屏科大研究團隊近5年在山區進行大型森林性猛禽熊鷹調查,完整記錄南橫地區熊鷹家庭的繁殖育幼的生活史過程。 圖/玉管處提供
屏科大研究團隊近5年在山區進行大型森林性猛禽熊鷹調查,完整記錄南橫地區熊鷹家庭的繁殖育幼的生活史過程。 圖/玉管處提供

玉山國家公園廣達10萬餘公頃,占全島面積的3%,其中蘊育了50%的原生物種,是國家重要的種原庫,玉管處表示,屏科大研究團隊近5年在山區進行大型森林性猛禽熊鷹調查,完整記錄南橫地區熊鷹家庭的繁殖育幼的生活史過程,包含小鷹「Uli」出生、育雛到離巢的完整紀錄,推估目前全台熊鷹族群數量約328隻。

玉管處表示,熊鷹是台灣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目前除了國家公園或保護(留)區有較穩定的族群之外,低海拔地區族群正面臨棲息地喪失及過度獵捕的威脅;近來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孫元勳分享熊鷹繁殖育幼、生態習性,以及在生態系統中頂級掠食者的角色,生態影片更在調查過程中,難得記錄到台灣第1隻繫掛衛星發報器的熊鷹幼鳥「Uli」,從幼時白絨絨的模樣 ,在親鳥的照料下逐漸成長的珍貴畫面。

國家公園署表示,熊鷹是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目前除了國家公園或保護(留)區有較穩定的族群之外,低海拔地區族群正面臨棲息地喪失及過度獵捕的威脅,這次透過學者解說與分享熊鷹生態習性及繁殖育幼調查,並藉由生態影片的拍攝,讓民眾瞭解國家公園常熊鷹、台灣黑熊、山椒魚等的台灣珍稀的自然資源。

玉管處並指出,熊鷹生態習性及繁殖育幼調查,並藉由生態影片的首播放映,已吸引台灣、香港、日本、美國、馬來西亞、加拿大、澳洲、越南,及新加坡等,有超過19個國家,15萬人追蹤收看;同時因應山林開放,呼籲山友走進國家公園時,不妨抬頭仰望天空,或許能夠幸運發現熊鷹等珍稀猛禽的鷹姿,也同時愛山、淨(敬)山,營造美好的山林環境。

屏科大研究團隊近5年在山區進行大型森林性猛禽熊鷹調查,完整記錄南橫地區熊鷹家庭的繁殖育幼的生活史過程。 圖/玉管處提供
屏科大研究團隊近5年在山區進行大型森林性猛禽熊鷹調查,完整記錄南橫地區熊鷹家庭的繁殖育幼的生活史過程。 圖/玉管處提供

屏科大研究團隊近5年在山區進行大型森林性猛禽熊鷹調查,完整記錄南橫地區熊鷹家庭的繁殖育幼的生活史過程。 圖/玉管處提供
屏科大研究團隊近5年在山區進行大型森林性猛禽熊鷹調查,完整記錄南橫地區熊鷹家庭的繁殖育幼的生活史過程。 圖/玉管處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朝無車城市邁進!巴黎公投贊成新增500條行人徒步街道、減少1萬個停車位

朝無車城市邁進!巴黎公投贊成新增500條行人徒步街道、減少1萬個停車位

亞馬遜進軍碳市場!首賣碳權 稱嚴格把關不淪為漂綠

亞馬遜進軍碳市場!首賣碳權 稱嚴格把關不淪為漂綠

菸害防制法新法2週年...被批電子煙取締不力 施行2年罰款不到千人

菸害防制法新法2週年...被批電子煙取締不力 施行2年罰款不到千人

樹上有雞?此雞非彼雞!金門獨有「龍眼雞」現身國家公園 長鼻綠衣吸睛

樹上有雞?此雞非彼雞!金門獨有「龍眼雞」現身國家公園 長鼻綠衣吸睛

最新文章

樹上有雞?此雞非彼雞!金門獨有「龍眼雞」現身國家公園 長鼻綠衣吸睛

樹上有雞?此雞非彼雞!金門獨有「龍眼雞」現身國家公園 長鼻綠衣吸睛

蛙寶!台灣特有新蛙種「魚池琴蛙」正式命名 全球僅存不到700隻、極度瀕危

蛙寶!台灣特有新蛙種「魚池琴蛙」正式命名 全球僅存不到700隻、極度瀕危

花蓮水雉數量減少...林業署計畫利用2公頃廢棄漁塭、推棲地營造

花蓮水雉數量減少...林業署計畫利用2公頃廢棄漁塭、推棲地營造

鬥牛要不要?墨西哥宣布禁止「暴力」鬥牛 引發文化派反彈

鬥牛要不要?墨西哥宣布禁止「暴力」鬥牛 引發文化派反彈

「泰國彈跳豬」萌翻全世界 野外侏儒河馬處境依舊險惡

「泰國彈跳豬」萌翻全世界 野外侏儒河馬處境依舊險惡

鯨豚之間其實「愛說話」?解密抹香鯨如「摩斯密碼」的溝通之道

鯨豚之間其實「愛說話」?解密抹香鯨如「摩斯密碼」的溝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