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大團隊耗時5年記錄熊鷹家庭生活 玉管處估全台僅剩328隻

陸地生物

屏科大研究團隊近5年在山區進行大型森林性猛禽熊鷹調查,完整記錄南橫地區熊鷹家庭的繁殖育幼的生活史過程。 圖/玉管處提供
屏科大研究團隊近5年在山區進行大型森林性猛禽熊鷹調查,完整記錄南橫地區熊鷹家庭的繁殖育幼的生活史過程。 圖/玉管處提供

玉山國家公園廣達10萬餘公頃,占全島面積的3%,其中蘊育了50%的原生物種,是國家重要的種原庫,玉管處表示,屏科大研究團隊近5年在山區進行大型森林性猛禽熊鷹調查,完整記錄南橫地區熊鷹家庭的繁殖育幼的生活史過程,包含小鷹「Uli」出生、育雛到離巢的完整紀錄,推估目前全台熊鷹族群數量約328隻。

玉管處表示,熊鷹是台灣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目前除了國家公園或保護(留)區有較穩定的族群之外,低海拔地區族群正面臨棲息地喪失及過度獵捕的威脅;近來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孫元勳分享熊鷹繁殖育幼、生態習性,以及在生態系統中頂級掠食者的角色,生態影片更在調查過程中,難得記錄到台灣第1隻繫掛衛星發報器的熊鷹幼鳥「Uli」,從幼時白絨絨的模樣 ,在親鳥的照料下逐漸成長的珍貴畫面。

國家公園署表示,熊鷹是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目前除了國家公園或保護(留)區有較穩定的族群之外,低海拔地區族群正面臨棲息地喪失及過度獵捕的威脅,這次透過學者解說與分享熊鷹生態習性及繁殖育幼調查,並藉由生態影片的拍攝,讓民眾瞭解國家公園常熊鷹、台灣黑熊、山椒魚等的台灣珍稀的自然資源。

玉管處並指出,熊鷹生態習性及繁殖育幼調查,並藉由生態影片的首播放映,已吸引台灣、香港、日本、美國、馬來西亞、加拿大、澳洲、越南,及新加坡等,有超過19個國家,15萬人追蹤收看;同時因應山林開放,呼籲山友走進國家公園時,不妨抬頭仰望天空,或許能夠幸運發現熊鷹等珍稀猛禽的鷹姿,也同時愛山、淨(敬)山,營造美好的山林環境。

屏科大研究團隊近5年在山區進行大型森林性猛禽熊鷹調查,完整記錄南橫地區熊鷹家庭的繁殖育幼的生活史過程。 圖/玉管處提供
屏科大研究團隊近5年在山區進行大型森林性猛禽熊鷹調查,完整記錄南橫地區熊鷹家庭的繁殖育幼的生活史過程。 圖/玉管處提供

屏科大研究團隊近5年在山區進行大型森林性猛禽熊鷹調查,完整記錄南橫地區熊鷹家庭的繁殖育幼的生活史過程。 圖/玉管處提供
屏科大研究團隊近5年在山區進行大型森林性猛禽熊鷹調查,完整記錄南橫地區熊鷹家庭的繁殖育幼的生活史過程。 圖/玉管處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人熊衝突何解?當黑熊族群漸擴張...驅趕、獵殺的界線在哪?

人熊衝突何解?當黑熊族群漸擴張...驅趕、獵殺的界線在哪?

吸菸不只傷身 還耗資源!全球每年製菸要用220億噸水資源、排8000萬噸CO₂

吸菸不只傷身 還耗資源!全球每年製菸要用220億噸水資源、排8000萬噸CO₂

【專欄投稿】搶救氣候大作戰!投資「氣候解決方案」有助推進淨零腳步?

【專欄投稿】搶救氣候大作戰!投資「氣候解決方案」有助推進淨零腳步?

解除海洋禁令...川普下令開放太平洋脆弱生態保護區 部分船隻可進行商業捕魚

解除海洋禁令...川普下令開放太平洋脆弱生態保護區 部分船隻可進行商業捕魚

最新文章

再也看不到紅紅的木棉花?落花易造成受傷、棉絮過敏不友善 被列不適合樹種

再也看不到紅紅的木棉花?落花易造成受傷、棉絮過敏不友善 被列不適合樹種

外來魚惹議!碧潭堰魚道「大頭鰱」爆量 環團:外來種不等於生態豐富

外來魚惹議!碧潭堰魚道「大頭鰱」爆量 環團:外來種不等於生態豐富

水域活動注意! 北海岸近日出現零星超毒「僧帽水母」 千萬不要觸摸

水域活動注意! 北海岸近日出現零星超毒「僧帽水母」 千萬不要觸摸

【為土地續命】當小米不被遺忘...有人返鄉,有人保種,一種源於土地的文化力量正在發芽

【為土地續命】當小米不被遺忘...有人返鄉,有人保種,一種源於土地的文化力量正在發芽

里山保育有成!石虎首次現蹤台中斯可巴社區 還有其他17種野生動物

里山保育有成!石虎首次現蹤台中斯可巴社區 還有其他17種野生動物

超過1/4死於人類活動...鯨豚至少20%死亡跟混獲漁業有關

超過1/4死於人類活動...鯨豚至少20%死亡跟混獲漁業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