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野鳥20年-沈錦豐拍攝「遊隼的故事」 校園播映推廣保育

陸地生物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長期記錄酋長岩遊隼生態,今年拍下幼鳥「小寶」落巢,千鈞一髮之際穩住身軀,倖免於難的畫面。 圖/沈錦豐提供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長期記錄酋長岩遊隼生態,今年拍下幼鳥「小寶」落巢,千鈞一髮之際穩住身軀,倖免於難的畫面。 圖/沈錦豐提供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多年來,持續記錄酋長岩遊隼生態,每年繁殖季都拍下許多珍貴畫面和影片,並從中發掘「故事」。今年他拍下幼鳥「小寶」意外落巢畫面,千鈞一髮之際穩住身軀才倖免於難,還拍到三寶搶食,撞翻親鳥後自撞岩壁畫面,驚險又有趣。

沈錦豐早出開計程車維生,20多年前加入鳥會,與基隆市野鳥學會創會理事長,被稱為「老鷹先生」的叔叔沈振中一起關心鳥類生態。叔侄聯手合力推動鳥會發展,宣揚生態保育觀念。

2001年沈錦豐首次擔任鳥會理事長,除了推廣賞鳥活動,帶領更多民眾認識生態世界,也推動鳥會轉型生態保育及環境教育資源中心,跨出「鳥」的領域,擴大關心蝴蝶、蜻蜓等生態,並有計畫的在社區、學校推廣理念。

新北市瑞芳區深澳酋長岩1隻遊隼幼鳥掉出巢位,親鳥帶食物給困在地面的幼鳥食用。 圖/基隆鳥會提供
新北市瑞芳區深澳酋長岩1隻遊隼幼鳥掉出巢位,親鳥帶食物給困在地面的幼鳥食用。 圖/基隆鳥會提供

基隆鳥會有系統的蒐集、整理基隆生態資料,市府多年前重新開放基隆嶼登島觀光,島上動植物資訊,便是由鳥會人員先前登島調查而來的資料。鳥會成員相互分享生態攝影的檔案,也成為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資料庫重要資料來源。

記錄遊隼、鸕鶿生態成為沈錦豐近幾年的重點工作,新北市政府2021年發表的《遊隼的故事》記錄片,這部影片就是由沈錦豐擔任導演,分享公私協力6年保育成果,他還到新北市各地校園播映這部影片,與師生互動,推廣野生動物保育。

沈錦豐說,小時候想當老師,但考不上大學死了那條心,沒想到投身生態工作,要到社區、學校推廣環境教育,不得不要求自己除了實地調查生態,也要上網查詢相關資料,編寫教案,年過六十成為學員口中的「沈老師」,實現早已遺忘的志願。

沈錦豐與鳥會成員除了關心鳥類生態,還合力推動搶救金龍湖、守護深澳象鼻岩、寶貝內寮濕地及永續基隆嶼、海豹岩計畫,熱誠和績效獲得各界肯定,沈錦豐在2016年獲頒國家環境教育獎個人組特優殊榮,基隆鳥會也在2018年獲得國家環境教育獎團體組特優表揚。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長期記錄酋長岩遊隼生態,今年拍下幼鳥「小寶」落巢,千鈞一髮之際穩住身軀,倖免於難的畫面。 圖/沈錦豐提供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長期記錄酋長岩遊隼生態,今年拍下幼鳥「小寶」落巢,千鈞一髮之際穩住身軀,倖免於難的畫面。 圖/沈錦豐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達成最久紀錄!台灣黑熊「力鹿克」追蹤2年 活動範圍約有10萬個籃球場大

達成最久紀錄!台灣黑熊「力鹿克」追蹤2年 活動範圍約有10萬個籃球場大

最真實的生命課!直播記錄鳳頭蒼鷹育雛生死瞬間 吸引超過2萬人關注

最真實的生命課!直播記錄鳳頭蒼鷹育雛生死瞬間 吸引超過2萬人關注

宇多田光新單曲觸禁忌!歌詞提及「夫妻別姓」引發日本社會論戰

宇多田光新單曲觸禁忌!歌詞提及「夫妻別姓」引發日本社會論戰

氣候危機與荷包兩難?調查:72%紐約人認為環境問題嚴重 但拒付更多成本

氣候危機與荷包兩難?調查:72%紐約人認為環境問題嚴重 但拒付更多成本

最新文章

達成最久紀錄!台灣黑熊「力鹿克」追蹤2年 活動範圍約有10萬個籃球場大

達成最久紀錄!台灣黑熊「力鹿克」追蹤2年 活動範圍約有10萬個籃球場大

最真實的生命課!直播記錄鳳頭蒼鷹育雛生死瞬間 吸引超過2萬人關注

最真實的生命課!直播記錄鳳頭蒼鷹育雛生死瞬間 吸引超過2萬人關注

漁場未來式:魚蝦變少、藻類消失,日本如何用養殖對抗氣候變遷?

漁場未來式:魚蝦變少、藻類消失,日本如何用養殖對抗氣候變遷?

從茶山、海洋到山脈… 國家地理雜誌嚴選台灣5大生物多樣性秘境

從茶山、海洋到山脈… 國家地理雜誌嚴選台灣5大生物多樣性秘境

台灣八哥現蹤!大漢溪人工濕地成難得一見自然綠洲

台灣八哥現蹤!大漢溪人工濕地成難得一見自然綠洲

土地也要把脈!「土壤醫生」陳興宗前進高雄那瑪夏為農地開處方箋

土地也要把脈!「土壤醫生」陳興宗前進高雄那瑪夏為農地開處方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