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野鳥20年-沈錦豐拍攝「遊隼的故事」 校園播映推廣保育

陸地生物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長期記錄酋長岩遊隼生態,今年拍下幼鳥「小寶」落巢,千鈞一髮之際穩住身軀,倖免於難的畫面。 圖/沈錦豐提供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長期記錄酋長岩遊隼生態,今年拍下幼鳥「小寶」落巢,千鈞一髮之際穩住身軀,倖免於難的畫面。 圖/沈錦豐提供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多年來,持續記錄酋長岩遊隼生態,每年繁殖季都拍下許多珍貴畫面和影片,並從中發掘「故事」。今年他拍下幼鳥「小寶」意外落巢畫面,千鈞一髮之際穩住身軀才倖免於難,還拍到三寶搶食,撞翻親鳥後自撞岩壁畫面,驚險又有趣。

沈錦豐早出開計程車維生,20多年前加入鳥會,與基隆市野鳥學會創會理事長,被稱為「老鷹先生」的叔叔沈振中一起關心鳥類生態。叔侄聯手合力推動鳥會發展,宣揚生態保育觀念。

2001年沈錦豐首次擔任鳥會理事長,除了推廣賞鳥活動,帶領更多民眾認識生態世界,也推動鳥會轉型生態保育及環境教育資源中心,跨出「鳥」的領域,擴大關心蝴蝶、蜻蜓等生態,並有計畫的在社區、學校推廣理念。

新北市瑞芳區深澳酋長岩1隻遊隼幼鳥掉出巢位,親鳥帶食物給困在地面的幼鳥食用。 圖/基隆鳥會提供
新北市瑞芳區深澳酋長岩1隻遊隼幼鳥掉出巢位,親鳥帶食物給困在地面的幼鳥食用。 圖/基隆鳥會提供

基隆鳥會有系統的蒐集、整理基隆生態資料,市府多年前重新開放基隆嶼登島觀光,島上動植物資訊,便是由鳥會人員先前登島調查而來的資料。鳥會成員相互分享生態攝影的檔案,也成為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資料庫重要資料來源。

記錄遊隼、鸕鶿生態成為沈錦豐近幾年的重點工作,新北市政府2021年發表的《遊隼的故事》記錄片,這部影片就是由沈錦豐擔任導演,分享公私協力6年保育成果,他還到新北市各地校園播映這部影片,與師生互動,推廣野生動物保育。

沈錦豐說,小時候想當老師,但考不上大學死了那條心,沒想到投身生態工作,要到社區、學校推廣環境教育,不得不要求自己除了實地調查生態,也要上網查詢相關資料,編寫教案,年過六十成為學員口中的「沈老師」,實現早已遺忘的志願。

沈錦豐與鳥會成員除了關心鳥類生態,還合力推動搶救金龍湖、守護深澳象鼻岩、寶貝內寮濕地及永續基隆嶼、海豹岩計畫,熱誠和績效獲得各界肯定,沈錦豐在2016年獲頒國家環境教育獎個人組特優殊榮,基隆鳥會也在2018年獲得國家環境教育獎團體組特優表揚。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長期記錄酋長岩遊隼生態,今年拍下幼鳥「小寶」落巢,千鈞一髮之際穩住身軀,倖免於難的畫面。 圖/沈錦豐提供
基隆市野鳥學會理事長沈錦豐長期記錄酋長岩遊隼生態,今年拍下幼鳥「小寶」落巢,千鈞一髮之際穩住身軀,倖免於難的畫面。 圖/沈錦豐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從滑輪、角力、射箭到跆拳道!「威剛全球蜂鳥希望基金」讓偏鄉孩子被看見、勇敢發光

從滑輪、角力、射箭到跆拳道!「威剛全球蜂鳥希望基金」讓偏鄉孩子被看見、勇敢發光

烏龜家族大逃難...嘉義生態池颱風後又遭人禍 池水乾涸、魚龜全消失

烏龜家族大逃難...嘉義生態池颱風後又遭人禍 池水乾涸、魚龜全消失

台灣技術輸出!與瓜地馬拉合作 推動全球首個竹子碳權專案

台灣技術輸出!與瓜地馬拉合作 推動全球首個竹子碳權專案

全球碳預算僅剩4年...科學家:幾乎不可能將升溫控制在1.5度C以內

全球碳預算僅剩4年...科學家:幾乎不可能將升溫控制在1.5度C以內

最新文章

烏龜家族大逃難...嘉義生態池颱風後又遭人禍 池水乾涸、魚龜全消失

烏龜家族大逃難...嘉義生態池颱風後又遭人禍 池水乾涸、魚龜全消失

地底工程師:蚯蚓每年能翻動350億噸落葉層!植物生長增2成更助增強免疫力

地底工程師:蚯蚓每年能翻動350億噸落葉層!植物生長增2成更助增強免疫力

夏季蛇類活動力強...新北寵物蛇出逃潮  3個月拾獲24條、平均4天1隻

夏季蛇類活動力強...新北寵物蛇出逃潮 3個月拾獲24條、平均4天1隻

澳洲發現新品種原生蜜蜂!臉上長惡魔般小角 學名直接取名惡魔「路西法」

澳洲發現新品種原生蜜蜂!臉上長惡魔般小角 學名直接取名惡魔「路西法」

不只賣零食!南投3家「保育柑仔店」成生態服務據點 可免費換取改良式獵具

不只賣零食!南投3家「保育柑仔店」成生態服務據點 可免費換取改良式獵具

魚虎電撈量從3.5萬尾降到844尾...疑似是新外來魚種「皇冠三間」崛起?

魚虎電撈量從3.5萬尾降到844尾...疑似是新外來魚種「皇冠三間」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