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候鳥「凍原豆雁」基隆首次現蹤!上次來台是15年前

「凍原豆雁」是基隆鳥會在基隆本島的第一筆豆雁紀錄,以前只在彭佳嶼記錄過。 圖/沈錦豐提供
「凍原豆雁」是基隆鳥會在基隆本島的第一筆豆雁紀錄,以前只在彭佳嶼記錄過。 圖/沈錦豐提供

繁殖於西伯利亞屬大型雁類的台灣稀有冬候鳥的「凍原豆雁」,上月有2隻現身八斗子,為免消息曝光吸引民眾搶拍,干擾生態,基隆鳥會監控、維護現場狀況多日,近日已不見蹤影,研判已經離開。凍原豆雁十分罕見,是基隆鳥會在基隆本島的第一筆豆雁紀錄,以前只有15年前在彭佳嶼有記錄過。

基隆鳥會理事長沈錦豐說,根據中華鳥會2023年鳥類名錄,凍原豆雁雖然並不屬於保育類,但在台灣屬於稀有冬候鳥,出現時往往容易引起拍鳥朋友的關注。基隆鳥會只在2009年於基隆的離島彭佳嶼記錄過一次,這次在八斗子漁港的出現是基隆鳥會的第一筆凍原豆雁在基隆本島的紀錄。

沈錦豐表示,凍原豆雁嘴黑色,接近喙端有黃色斑紋,腳橙色。繁殖於西伯利亞東部凍原,通常在陸地活動,以攝取青草及秧苗等植物性食物為主,較少在水面活動,此次在八斗子漁港的凍原豆雁遇到驚擾時會飛到海面,等狀況解除再飛上草地繼續覓食,算是相對較少見的行為。

沈錦豐表示,1月14日有釣友在碧砂漁港看到2隻豆雁,原以為豆雁只是暫時停棲後就會飛走,沒想到到了17日還在 位置已經移到海科館和八斗子漁港間,因停留數天,吸引部分人士來拍照。

為防範消息曝光及干擾生態情形發生,基隆鳥採取多項措施因應,先通報動保所,每天由鳥會志工到現場了解情形,觀察豆雁是否有安全的夜棲地,發現秩序還好,但有遊客會故意驅趕豆雁,與八斗里里長討論,有需要時請社區志工協助維持秩序。

沈錦豐表示,1月19日一早豆雁還在草地上覓食,後來就不見蹤影,持續觀察多日也沒發現,近日又走了幾趟,確認沒有豆雁的蹤跡,研判已經離開,狀況解除,感謝鳥友及地方提供訊息及協助。

「凍原豆雁」是基隆鳥會在基隆本島的第一筆豆雁紀錄,以前只在彭佳嶼記錄過。 圖/沈錦豐提供
「凍原豆雁」是基隆鳥會在基隆本島的第一筆豆雁紀錄,以前只在彭佳嶼記錄過。 圖/沈錦豐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打臉氣候懷疑論!數據證實:低碳能源比化石燃料更「省土地」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為台北找回生命力綠意!台灣萊雅守護生物多樣性 打造昆蟲旅館、復育原生植物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台灣米何去何從?美國米成本僅台灣3成 對等關稅強勢來襲衝擊稻農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戰後嬰兒潮迎來大退休...去年創歷史新高、有11萬人退休 勞動力結構加速轉變

最新文章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罕見過境鳥「極北柳鶯」迫降林口街頭!體力透支暫時迷航 獲救後重返天際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梅花鹿改變墾丁...鹿群啃食幼苗樹皮 造成植物多樣性減少、外來種擴大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墾丁梅花鹿難題:數量少但密度高 如何兼顧保育與公共安全?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淨港大作戰!南方澳「汽缸清潔船」上陣 高效清撈、估每年能清5噸垃圾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

抓不勝抓!七堵山區非法鳥網未拆完 附近山頭又被設新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