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海的男人-動手又動口的信助哥
凌晨三點,陳信助拿著輕便的攝影器材邊走邊拍,魚貨琳瑯滿目,他如數家珍,哪些是當地的,哪些是外地的,都一清二楚。經常接觸魚,知道垃圾經由食物鏈,繞了一圈會重回人們身邊,也知道垃圾不只在魚肚子裡,海邊更多。
新北市濂洞溪的出海口,俗稱「十三層遺址」的水湳洞選煉場就在一旁,溪水把石頭染成黃棕色,再往外就是陰陽海。水湳洞是出名的觀光熱點,風光無限,道路下方,無人問津的出海口卻堆滿保麗龍垃圾。
粉專召集淨灘活動
高溫攝氏37度,四十位志工全副武裝,彎著腰撿拾。有些專門撿大型保麗龍,有些拿著120公升的大塑膠袋,處理小垃圾。收拾過程合作無間,彷彿充滿默契的夥伴,其實他們互不相識,響應這場淨灘活動才齊聚一堂,這場活動的召集人就是陳信助,他在社群網站成立粉專,七年多來,已經舉辦了將近一百場淨灘活動,響應志工累計有上萬人。
俗話說,眼前所見並非就是一切,即使看似乾淨的沙灘,也不一定真的乾淨。在基隆著名的戲水景點大武崙沙灘,陳信助拿著塑膠籃,鏟了一些沙放進去,左右搖一搖,躲在沙子裡的垃圾一一現形,石頭、木頭、吸管、原子筆、保麗龍碎屑、塑膠碎片,甚至連針筒都有。他也舉辦親子篩沙淨灘活動,讓小朋友一邊玩沙一邊篩沙,進行環境教育。
用海廢基地傳遞環境理念
清出來的垃圾,有些會被陳信助帶到「海廢基地」。這裡原本是海洋大學的環保教室,校方免費提供空間讓陳信助展示海廢,2021年獲選為教育部十大科普基地。在這裡,海廢不廢,可以廢物利用,也可以看出當下流行什麼,甚至還有其他國家的漁業垃圾。海廢造成很多問題,也可以是解決問題的起點,只要有人願意細心整理。
一場一場課程分享,理念用口傳遞,一場一場淨灘,愛海的心動手實踐。過程中,有大家一起完成任務的喜悅,也有難以平復的心痛。淨灘七年多來,他總共發現22隻死掉的海龜,當中有許多是因為吃到垃圾而死。
他是賣魚貨的小販、是介紹水產的Youtuber、是淨灘行動召集人、也是環境教育講師,多重身分,傳遞珍惜環境的理念,陳信助的愛海行動,看似簡單,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就不簡單。
本文授權轉載自《我們的島》(原文為:愛海的男人-動手又動口的信助哥)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