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野狼就能解救地球氣候危機?德國「放狼歸山」

圖/freepik
圖/freepik

編按:當全球暖化帶來極端天氣,樹木卻展現了適應乾旱、忍受嚴寒或高溫的強大生命力,讓樹木聚集成森林,發揮他們呼風喚雨的本事,成為拯救氣候終局的英雄!

人類開墾土地、砍伐木材、清除老樹等作為,已使森林在當下陷入危機。德國守林人渥雷本指出,森林不僅是負責鎖住二氧化碳的保險庫,還有調節全球水文、減緩溫差的影響力:「以生態體系的角度來看,森林真正的價值遠比我們想像的高!」

自從1990年起,野狼在德國已被列為瀕危動物,禁止射殺捕抓,不過政府與民眾為保護野狼所做最大的努力,大概就只有不反對牠們回歸而已。我家鄉艾費爾山脈的最後一隻野狼,在19世紀左右被射殺,也差不多在這個時候,德國野狼完全絕跡了。一直到了2000年,薩克森邦(Sachsen)發現一對野狼夫妻,成功繁衍了後代,超過一百多年後,德國土地終於再度誕生了野狼幼崽,開啟了新的生態局勢。

野狼回歸後,從德國東邊快速的向西擴張,同一時期,由南歐地區往北,到達德國南部的擴張速度,則顯得慢了許多,而且艾費爾山脈的無人地帶,還是幾乎看不見任何野狼的蹤跡,但我們仍可依據統計數字,進一步瞭解德國目前野狼族群分佈情況:2020年底,生活在德國的狼群有128群,35對夫妻,以及10隻獨自生活的野狼,牠們分佈在173不同的巢域,光是2020的春天,就有431隻野狼的幼崽出生。

野狼是食肉性動物,牠們主要獵捕歐洲狍、紅鹿、野豬或人類飼養放牧的動物,上述清單上的最後一項,常常讓野狼被嚴重抹黑,登上德國報紙新聞頭條──真的非常不公平。根據哥利茲(Görlitz)森肯貝格研究所(Senckenberg-Forschungsinstitut)的調查,野狼捕食的動物裡,家畜比例還不到百分之一。現在我想要讓你們知道,學術界如何得出,野狼可以幫助人類,控制氣候變遷的結論。

草食動物越多 森林植被越少

答案其實已經呼之欲出了:野狼以捕食其它動物為生,特別是體積龐大的草食性動物,吃素的歐洲狍、紅鹿,佔狼群獵物的比例,超過75%。草食性動物天天都必須食用大量的綠色植物,轉化成能量,然後植物裡的二氧化碳與水分,就會被釋放到大氣之中,所以草食性動物所到之處,植被不管活著或是死去,再也不具有吸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了。

我們其實還不清楚,野狼是否有足夠的生態影響力,控制歐洲狍與紅鹿的數量,以現存野狼的數量,牠們必須獵殺遠遠超過牠們所需草食性動物的數量,才會成為調節野生動物族群數量的主要因子。我們可以很快的計算一下,野狼巢域平均面積,大概是100到350平方公里大,牠們捕獵的範圍,當然會視巢域內有多少獵物生活,時而擴張時而縮小。

我們現在取巢域面積的最小值,100平方公里,正常情況下,依棲地森林能夠提供給草食性動物的植被品質與數量不同,大概會有20到70隻體型龐大的哺乳類(歐洲狍、紅鹿和野豬)跳躍其中,所以狼群的「牧場」裡,應該有著2000隻到7000隻草食性動物漫遊生活,所以野狼潛在的獵物,每年大概會繁殖2000隻到3000隻的幼崽。

頂級掠食者間接幫助森林吸存溫室氣體

即使我們如此保守的估算,看來狼群每天必須獵殺非常高額的獵物,才能夠真正減低草食性動物族群的數量──科學的數據證明,野狼根本吃不了這麼多。儘管如此,野狼即使沒有吃掉足夠數量的獵物,還是顯著影響了歐洲狍的族群數量,但是牠們如何做到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必須換個角度來看看:不同地區環境條件下,歐洲大陸植被生物量分佈的差異,能夠提供一些端倪。荷蘭奈梅亨拉德伯德大學(Radboud Universität Nijmegen)的塞爾文.霍克(Selwyn Hoeks),就是專門研究這個課題,他的研究團隊以電腦建立了生態模型,模擬當體重超過21公斤的大型的掠食者,消失於生態系中,植被生態系有可能會發生什麼變化?

電腦運算的結果是:草食性動物族群數量會大幅增加,植被生物量則會大幅減少。若從溫室氣體的角度來解讀,兩者數字之間的消長,也間接指向生態系吸存溫室氣體的能力,隨著大型的頂級掠食者消失,反而大幅度降低了。

森林生態系正面臨危機

野狼是德國的明星動物,但德國本土頂級掠食者俱樂部裡,還有其它的物種:我們必須算上猞猁(Luchs)以及棕熊(Braunbär),三劍客都回歸了,德國生態系才算完整,當然前提是,人類必須願意讓牠們再度踏進德國的故鄉。但總體來說,體型大的掠食者,數量仍然非常稀少。電腦模擬結果已經證明,若是真的有一天,德國頂級掠食者通通回歸,數量也增加到一定程度時,當然能夠調控其它草食性族群的數量,而且學者藉著生態模型,還發現了更深層的生態意義。

電腦模擬結果顯示,生態系裡的頂級掠食者一旦消失,對每個層面的物種都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最令人擔憂的,就是歐洲狍、紅鹿,還有其它哺乳類動物疾病發生的頻率增加了。隨著族群數量增加,動物間的接觸也就愈頻繁,病源傳播的速度就越快速,這點人類透過冠狀病毒,付出了慘痛代價,也得到了同樣的教訓。草食性動物增加,植被生物量減少,加上不斷處於變遷之中的氣候,最後碰上了頂級掠食者的缺席,大自然的動態平衡,已處於崩潰之中。

大型與中小型掠食者的拉鋸

生態系中小型掠食者的數量,例如胡狼(Kojoten)或者是狐狸(Füchse),卻呈現了正成長,屬於意料中之事;畢竟牠們本來就是野狼或是大型掠食者的獵物,但有趣的是,隨著野狼消失了,大型雜食性動物棕熊的日子,居然也變得特別難過:電腦模型中,顯示牠們的數量與野狼的數量同時減少。

根據主持此研究作者的推測,除了數量大幅增長的小型掠食者大軍,會與棕熊爭搶的主要動物性食物來源(例如像是屍體);另一方面,數量大增的草食性動物,也減少了棕熊的植物性食物來源,野狼消失,棕熊反而受到雙面夾擊,營養來源大幅降低。

不過棕熊若是住在四季分明的地理區域,例如中歐地區,以上的現象反而比較不嚴重,主要理由是:四季分明的氣候帶,冬天才是物種數量的限制因子,畢竟冬天植物都枯死了,沒辦法提供任何營養,草食性動物的數量本來就不會無限制擴張。

人類與自然共存之道:減少干預

而現在輪到林業經營上場了:懸鉤子與其它讓人流口水的美味雜草,在人工經濟林裡,因高強度的疏林作業,冬天還是綠意盎然,造成了野生動物族群增長,超過了自然生態最能承受的臨界點,處於如此的大環境之下,即使野狼回歸,也沒辦法使得大自然的平衡回到最初的狀態。

或者我們反過來這樣想:如果我們減少伐木、增加森林覆蓋面積、獵人停止運送飼料餵食野生動物、人類允許大型頂級掠食者回到牠們以前的巢域,這時頂級掠食者對生態系的影響力,才能夠真正發揮。

如果有一天,以上這幾件事真的發生了(而沒有任何人事物嘗試阻止),那狩獵不僅會變得多餘,而且會完全行不通,因為天然草食性動物的密度,只是現在人造環境密度的十分之一,面對沒有人為干擾的大自然,動物數量低到獵人根本連扣下板機的機會都沒有,既然連野生動物影子都看不到,也不需要開槍了。

在不斷嘗試尋找各種人類與自然共存的可能之後,我們得出的結論其實都指向了同一個方向:我們必須降低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大幅減輕人為壓力,快速降低人工管理的干擾與狩獵活動密度到生態系的天然容忍極限之內,才是釜底抽薪的解決辦法。

本文摘自:《樹的韌性》。 圖/地平線文化
本文摘自:《樹的韌性》。 圖/地平線文化

本文摘自:《樹的韌性:渥雷本帶你認識樹木跨越世代的驚人適應力,與森林調節氣候,重建地球生態系統的契機》

• 出版社:地平線文化出版

• 出版日期:2022年10月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峇里島、喜馬拉雅山都上榜?全球15大「2025年不要去」景點曝光

峇里島、喜馬拉雅山都上榜?全球15大「2025年不要去」景點曝光

萌翻!抹茶山驚見超可愛「白面鼯鼠」 圓滾滾大眼還讓人拍好拍滿

萌翻!抹茶山驚見超可愛「白面鼯鼠」 圓滾滾大眼還讓人拍好拍滿

拒絕干擾!不肖攝影者強光照射、干擾草鴞繁殖 現場逮捕現行犯

拒絕干擾!不肖攝影者強光照射、干擾草鴞繁殖 現場逮捕現行犯

可口可樂減塑打折!下修環保目標 引發環團不滿

可口可樂減塑打折!下修環保目標 引發環團不滿

最新文章

萌翻!抹茶山驚見超可愛「白面鼯鼠」 圓滾滾大眼還讓人拍好拍滿

萌翻!抹茶山驚見超可愛「白面鼯鼠」 圓滾滾大眼還讓人拍好拍滿

拒絕干擾!不肖攝影者強光照射、干擾草鴞繁殖 現場逮捕現行犯

拒絕干擾!不肖攝影者強光照射、干擾草鴞繁殖 現場逮捕現行犯

日本超市遭熊入侵55小時!人熊衝突頻傳 政府擬修法放寬用槍限制

日本超市遭熊入侵55小時!人熊衝突頻傳 政府擬修法放寬用槍限制

最新研究!塑膠微粒竟會讓珊瑚長不大 還會「骨質疏鬆」

最新研究!塑膠微粒竟會讓珊瑚長不大 還會「骨質疏鬆」

世界土壤日10週年了!探索台灣的3種酷農法...讓土地變減碳秘密武器

世界土壤日10週年了!探索台灣的3種酷農法...讓土地變減碳秘密武器

烏來老街查獲山老鼠!疑似盜採128公斤國有珍貴木材

烏來老街查獲山老鼠!疑似盜採128公斤國有珍貴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