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汙染殺人?「5大都市,16萬人因空汙早死」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東南亞分部(Greenpeace Southeast Asia)今天表示,全球5大人口最稠密城市去年約有16萬人因嚴重空氣汙染而早死。圖為巴基斯坦。 歐新社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東南亞分部(Greenpeace Southeast Asia)今天表示,全球5大人口最稠密城市去年約有16萬人因嚴重空氣汙染而早死。圖為巴基斯坦。 歐新社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東南亞分部(Greenpeace Southeast Asia)今天表示,全球5大人口最稠密城市去年約有16萬人因嚴重空汙而早死。法新社報導,根據綠色和平東南亞分部的這份報告,受衝擊最嚴重者當推印度新德里,這個全球汙染最嚴重的首都,去年約有5.4萬人因PM2.5懸浮微粒危害而喪命。

報告指出除了新德里,日本東京估計有4萬人因空汙早死,中國上海、巴西聖保羅與墨西哥的墨西哥市包辦新德里與東京以外的6萬多人。

煤炭、石油、天然氣 vs.人民健康

綠色和平印度分部的氣候環保人士強查爾(Avinash Chanchal)說:「當政府選擇煤炭、石油、天然氣而非潔淨能源時,付出代價的就是人們的健康。」

PM2.5細懸浮粒被視為人體最大危害因子之一,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也會增加嚴重氣喘發作的風險。部分研究甚至認為,暴露於PM2.5會增加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死亡風險。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東南亞分部的報告表示,日本東京估計有4萬人因空汙早死。 圖/unsplash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東南亞分部的報告表示,日本東京估計有4萬人因空汙早死。 圖/unsplash

環境汙染害人「占歐洲13%死因」

據中央社去年報導,歐洲環保署(EEA)於2020年8月公布報告指出,歐洲每8人當中,就有1人的死因和汙染有關。報告並強調,疫情讓環境衛生要素受到更多關注。法新社報導,歐洲人不斷暴露在環境風險之下,如空氣、噪音和化學汙染,而COVID-19就是個例子,說明人類健康與生態系統健全之間的關聯性。報告說,這類人畜共通疾病病原體出現,與環境惡化有關,也與糧食體系中,人和動物的互動有關。

報告指出,根據最新可用數據,2012年歐洲聯盟27國以及英國中,有63萬人死因可歸因於環境因素。而依照社經發展而劃分的東西歐之間,對比更為強烈。例如,羅馬尼亞受到環境因素衝擊最大,5人之中就有1人的死因和汙染有關;反觀瑞典和丹麥則是10人之中出現1人。汙染主要與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有關。歐洲環保署強調,若減少環境對健康的風險,這些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PM2.5細懸浮粒被視為人體最大危害因子之一,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也會增加嚴重氣喘發作的風險。 圖/unsplash
PM2.5細懸浮粒被視為人體最大危害因子之一,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也會增加嚴重氣喘發作的風險。 圖/unsplash

報告說,較貧窮的人不成比例地暴露於空汙和極端氣候之中,包括熱浪和極冷天氣,而這與他們居住、工作與上學所在地點有關,多半在交通繁忙但條件較差的都會區。

不過,正面消息是,歐洲水質相當不錯。在盥洗水品質檢測中,有85%被認定為「優良」,而重要飲水來源的地下水,74%「化學狀態良好」。

改善環境汙染 歐洲環保署建議:

依據歐洲環保署建議,要改善健康與環境,歐洲應該要有更多「綠地和藍天」,好在「熱浪期間協助城市降溫;減少洪患、降低噪音汙染,也幫助都會郊區生物多樣化」。此外,綠地也提供公共休閒與運動空間,促進社區交流。其他改善環境的建議措施,還包括減少道路交通、降低肉類攝食,以及政府取消化石燃料補助等。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撕下標籤,社工也是人 助人者的自助難題(下)

撕下標籤,社工也是人 助人者的自助難題(下)

綠化黑洞?一邊種一邊倒?台北3年投3千萬種4千多顆樹 遠不及近1萬棵倒樹

綠化黑洞?一邊種一邊倒?台北3年投3千萬種4千多顆樹 遠不及近1萬棵倒樹

幫老鼠「避孕」...紐約解鼠患新招 目標源頭減鼠、動福團體也支持

幫老鼠「避孕」...紐約解鼠患新招 目標源頭減鼠、動福團體也支持

蟬聯6年冠軍...中國是監禁作家之首 少數民族、經濟議題、同志情色都踩線

蟬聯6年冠軍...中國是監禁作家之首 少數民族、經濟議題、同志情色都踩線

最新文章

台灣黑熊最南紀錄!現蹤台東大武山區 海拔僅約119公尺

台灣黑熊最南紀錄!現蹤台東大武山區 海拔僅約119公尺

燒毀4.5公頃芒草、箭竹...陽明山火燒山完全復原需1年 財損估180萬

燒毀4.5公頃芒草、箭竹...陽明山火燒山完全復原需1年 財損估180萬

非法捕海豚!屏東漁船用海豚當魚餌誘捕鯊魚 依法最高可罰250萬

非法捕海豚!屏東漁船用海豚當魚餌誘捕鯊魚 依法最高可罰250萬

稀鳥現身知本濕地!鳥友發現紅綠羽毛「彩䴉」 疑是台東首筆紀錄

稀鳥現身知本濕地!鳥友發現紅綠羽毛「彩䴉」 疑是台東首筆紀錄

越多越好!研究發現:地景異質度越高 越能促進鳥類多樣性

越多越好!研究發現:地景異質度越高 越能促進鳥類多樣性

物競天擇?180公分長南蛇 闖入保育類鳥「栗喉蜂虎」棲地…

物競天擇?180公分長南蛇 闖入保育類鳥「栗喉蜂虎」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