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環境從認識開始 麥覺明:台灣是老靈魂新島嶼

三十多年來,麥覺明的名字總和山岳相連。 圖/陳軍杉攝影
三十多年來,麥覺明的名字總和山岳相連。 圖/陳軍杉攝影
無貧窮

在登山圈中,說起「麥導」,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三十多年來,麥覺明的名字總和山岳相連。他靠著電視節目《MIT台灣誌》,連續5度奪下金鐘獎。耗時10年拍攝的紀錄片《黑熊來了!》前些日子上映後,再次喚醒大眾對黑熊保育的關注。

以影像關心環境,麥覺明說:「台灣的島嶼是一體的,地球也是一體的。當看見更多,或許就有機會想想,自己能做到哪樣的事。」

放眼世界 才知台灣多特別

從小跟著家人戶外踏青,溪邊原野,麥覺明都不陌生。喜歡大自然的他,上大學後,登山社團想當然爾地成為首選。不再是愜意的踏青,登山成了嚴格訓練,野營生存、環境生態的知識技巧,都得從新學過。

但想來,也是因為一切空白,才記得最初的感動和記憶。至今,麥覺明爬過的台灣高山早已無數,論難度、論高度,超越合歡群峰的登山行程,比比皆是。但麥覺明印象最深的,仍是學生時代和社團朋友第一次背著重裝,在寒冷的元旦清晨,一步步爬上合歡山的記憶。

不若現在的合歡山群峰已是入門等級百岳,因為公路開通,開車就到得了。在當時,通往登山口的步道布滿石頭,得背負20公斤的行李徒步9公里,才能抵達。入夜後,氣溫陡降,冷進身子的感受,麥覺明直說:「頭一次體會到高山的沉重與寒冷。」

在登山圈中,說起「麥導」,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 圖/陳軍杉攝影
在登山圈中,說起「麥導」,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 圖/陳軍杉攝影

尤其通往合歡山群峰之一的石門山,有處名為「克難關」的地方,狂烈風勢吹得人只能低身前進,後來麥覺明拍攝節目專訪闢路工程師,據聞,強風甚至狂烈到足以吹倒貨車。何以命名「克難」,麥覺明終於懂了。即便往後麥覺明重返舊地多次,都不再曾有過這般經驗。

但那時青春正盛,登山既無遠大的環境使命,也沒有非要完成哪樣的保育任務不可,僅僅只想享受高山壯闊美景,以及和友同遊的純粹快樂。是開始了影像工作,跟著專家學者一步步探訪聆聽,麥覺明從前看來只是美景的大自然,才多了份專屬台灣的獨特。

麥覺明說:「台灣的島嶼是一體的,地球也是一體的。當看見更多,或許就有機會想想,自己能做到哪樣的事。」 圖/陳軍杉攝影
麥覺明說:「台灣的島嶼是一體的,地球也是一體的。當看見更多,或許就有機會想想,自己能做到哪樣的事。」 圖/陳軍杉攝影

究竟多特別?彷彿進入主持情境,麥覺明緩緩說,台灣地理位置橫跨北緯23度,不特別提及,誰都以為周遭豐富的自然生態,如此理所當然。但拉開水平軸線放眼世界,位處同一條緯度的中東、非洲、墨西哥,荒漠一片,根本沒有如此豐富的物種與生態。

特別的不光這樁,麥覺明說,台灣還是地球許多物種的最南線。換言之,再向南走,很多樹木、動物、昆蟲就看不見了。也因為台灣7成國土被高山覆蓋,不用遠赴天寒地凍的溫帶國度,只要垂直向上走,就能親見高緯度才會出現物種和林相;中高海拔才會出現的紅檜扁柏,全球除了日本、美洲之外,唯一還有的地方,就是台灣。

麥覺明說,山、河、海,環境無法切分,地球是一體,自己關心的不僅山林。 圖/陳軍杉攝影
麥覺明說,山、河、海,環境無法切分,地球是一體,自己關心的不僅山林。 圖/陳軍杉攝影

而誰想得到,因地殼板塊變動生成的台灣,歷史不過幾百萬年,高山上卻還留有億萬年前冰河時期的物種山椒魚。看似年輕,卻極為古老。「台灣是一座有著古老靈魂的年輕島嶼。」麥覺明說。

聽多了,走遠了,有關森林生態和台灣過去現在發生的種種,麥覺明開始在意起來。自然不再是美景,還有徒步走過的感情;環境不光是名詞,而是真實的感受,看過了台灣環境最原初的一面,更理當保留美麗。

從山林到海邊 眼見美景破壞的惋惜

從海拔三千米到平地,麥覺明把影像當工具,既說環境的故事,也想帶領螢幕前的大眾一起看見。

有回麥覺明和團隊探訪新北雙溪的北勢溪,走至上游,卻發現築起人工溝渠。當下見到,心情不是憤怒,而是「可惜了!」「真的好可惜。」麥覺明說,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育的兩難,向來難解,自己明白。中下游由於流域氾濫必須施工,也多半有其緣由,但上游地處偏遠,其實沒有人為開發的必要。「造起了人工洪堤,最原始的美景就消失了。」

從海拔三千米到平地,麥覺明把影像當工具,帶領螢幕前的大眾一起看見。 圖/陳軍杉攝影
從海拔三千米到平地,麥覺明把影像當工具,帶領螢幕前的大眾一起看見。 圖/陳軍杉攝影

同樣情境也發生在高山。經過數百年來不同時期政府山林政策,開發的臨界線停在海拔兩千公尺。再往上,就是台灣最原始的景貌。早年人們為了生存,必須開發山林,但現在台灣經濟社會早已豐衣足食,高山過多的開發再也沒有必要。親臨過海拔2500公尺以上最原來的台灣,麥覺明說:「看過以後,就再也回不去了!」

因為節目拍攝,大眾總習慣將麥覺明和山林連結,但只關心山林嗎?當然不止。麥覺明說,山、河、海,環境無法切分,地球是一體,自己關心的不僅山林。

像是宜蘭雙連埤生態池發生保留爭議時,麥覺明就帶著團隊前往紀錄;而近來桃園藻礁生態,他也關心著。鎮日處在自然中,麥覺明自然而然被不少關心環境的朋友視為夥伴。他打趣說,當有環境議題需要特別關注,就有環境團體找來,請他「幫忙一下」。

麥覺明「麥導」靠著電視節目《MIT台灣誌》,連續5度奪下金鐘獎。 圖/陳軍杉攝影
麥覺明「麥導」靠著電視節目《MIT台灣誌》,連續5度奪下金鐘獎。 圖/陳軍杉攝影

他所拍攝的紀錄片《黑熊來了》,主角不只台灣黑熊,他還前往馬來西亞婆羅洲,拍攝馬來西亞黑熊的棲息生態。開拔至東南亞,麥覺明解釋,一來是透過跨國的借鏡擴大議題討論的視野,另一個關鍵意義,則在於環境的議題不分國界。關注熊的生態,是藉此看見當地雨林生態的問題。

不少人以為那是鄰國的事,與我有何相干。但麥覺明說,「雨林破壞,海平面上升,氣候暖化,終將影響到你。」地球是一體的,當一處生態被破壞,就得由所有人共同承擔後果。「空氣汙染、氣候暖化,誰能置身於外,地球的問題從來就沒有國境之分。」他說。

語氣溫和,透過影像直擊環境議題是否也委婉?麥覺明說,「喔,不!我都是光明正大地說。」堅持以影像紀錄環境,是麥覺明相信:影像是帶著大家看見問題的起點。「關心環境,得先從認識開始;批判之前,得先讓問題被看見。」


倡議夥伴

●星展銀行 ( 台灣 )●金百利克拉克 X 舒潔

響應夥伴

●花王(台灣)股份有限公司●台灣汽電共生股份有限公司●DAIKIN大金空調

看更多專題

為地球找出解答,【倡議+】特別企劃:【世界地球日50周年專題】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2021設計行動高峰會:美國創新中心年度創新論壇

2021設計行動高峰會:美國創新中心年度創新論壇

地球解方年會即將展開! 召集人楊振甫:「永續下階段挑戰:突破創新,加速行動」

地球解方年會即將展開! 召集人楊振甫:「永續下階段挑戰:突破創新,加速行動」

秘境古道探訪、多族歷史文化、故事人文體驗   永續旅遊潛力景點:花蓮磯崎

秘境古道探訪、多族歷史文化、故事人文體驗 永續旅遊潛力景點:花蓮磯崎

茶籽堂3.0/傳遞土地美好良善 趙文豪:新時代的品牌,不能獨善其身

茶籽堂3.0/傳遞土地美好良善 趙文豪:新時代的品牌,不能獨善其身

最新文章

動物走私猖獗!已查獲2581隻 保育類中印度星龜最多

動物走私猖獗!已查獲2581隻 保育類中印度星龜最多

蘭潭水庫也淪陷...滿水位讓外來魚種見縫插針 引發生態疑慮

蘭潭水庫也淪陷...滿水位讓外來魚種見縫插針 引發生態疑慮

小垃圾大衝擊 一包「奇多」掉在國家公園後會發生什麼事?

小垃圾大衝擊 一包「奇多」掉在國家公園後會發生什麼事?

轉身離開...大堡礁珊瑚死亡率飆達72% 創39年來新高

轉身離開...大堡礁珊瑚死亡率飆達72% 創39年來新高

台灣藍鵲現身市區 比麻雀還多?動保處:漸適應都會環境

台灣藍鵲現身市區 比麻雀還多?動保處:漸適應都會環境

那些因強風倒下的樹木——保護區倒木留原地「發光發熱」 在半屏山成銀合歡移除助力

那些因強風倒下的樹木——保護區倒木留原地「發光發熱」 在半屏山成銀合歡移除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