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熱島擴大 搶救「溫度難民」

氣候行動

台北市萬華西昌街地處台北盆地低窪區,老舊建物多,通風不良影響散熱,導致此區域屢創高溫。 圖/曾原信攝影
台北市萬華西昌街地處台北盆地低窪區,老舊建物多,通風不良影響散熱,導致此區域屢創高溫。 圖/曾原信攝影

入夏以來,連番高溫常把台灣烤成紅番薯,台北市萬華區的艋舺公園內,一群長輩在樹蔭下用帽子、扇子搧風,八十多歲阿嬤走出公寓,猛喊「受不了這麼熱的天」,在家吹冷氣太浪費,乾脆來公園走走。

公園旁西昌街巷道狹窄,風難吹入。這裡一處地下室,有一間間僅兩、三坪大無冷氣雅房,這裡是許多低收入獨居長者的「穴居」之處;中午時分,雖然每個房門都開著,仍濕熱難耐。在動輒卅五度以上豔陽下,機車族在數十秒紅綠燈下,常要忍受日曬和道路反射的雙重高溫;行人走在沒有遮蔭的人行道和廣場上,更像是火烤人肉般難受。

「這些弱勢族群就是都市的溫度難民」,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特聘教授林子平認為,受氣候變遷的暖化與都市熱島效應雙重影響,「新溫度時代」正拉開序幕,不尋常高溫恐成為常態。

台北盆地熱氣滿溢 形成4大熱區

林子平形容台北盆地像一個碗,萬華、中正、大同區就在碗底中央,熱氣一開始會集中在碗底,隨著熱氣累積,如果把熱氣帶往郊區的風量不足,也無冷空氣交流,熱氣便會滿溢,直到郊山、也就是碗的邊緣,會因風速更弱而停滯。

過去三年的都市熱島監測也發現,熱島已從盆地中央區,擴散至士林夜市、信義商圈及內湖科學園區,成為四大熱區。

在最新版「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這種跨行政區的都市高溫現象正在擴大,台北熱島已往東延伸至基隆河谷,往西南則深入大漢溪谷至桃園八德一帶,皆因河谷低窪容易蓄熱而導致高溫。換言之,從雙北到桃園八德已連成一條巨型的都市熱島廊帶。

特別是桃園區、中壢區、大園區因開發迅速擴張,恐透過大漢溪河谷區的連結,與台北的熱島合併,形成北北桃的巨型熱島。

都會熱鍋 高溫已跨越行政區界線

林子平參與撰寫這分報告,他說,北北桃河道上的氣流恐怕難以應付巨型熱島的高溫,大漢溪及淡水河的降溫效果也將減弱;加上近年海水溫度上升,難驅動海陸風對流,恐造成北北桃熱風出不去、涼風進不來,市區持續增溫而成為全台高溫重災區。

除了北北桃,台中、彰化盆地區及台南、高雄內陸山區也是夏季高溫區,顯示都市高溫已無行政區界線,一旦全台熱島「島島相連」,成了增溫容易散熱難的大熱鍋,將加重人們承受高溫不舒適的「熱壓力」,且以人口密集、房產昂貴都市風險最高。

拯救溫度難民、找回舒適的都市生活環境須即刻行動。眼見夏季變長、都市增溫趨勢確立,至今不見中央提出總體策略,地方也僅少數縣市跨出高溫治理的第一步。本報今天推出陽光行動報導,為都市退燒把脈。

北中南熱島 島島相連 圖/林佳彣製表
北中南熱島 島島相連 圖/林佳彣製表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廢光碟煉金術!台灣鍱德轉廢為再生塑料材 HP、特斯拉都指名要用

廢光碟煉金術!台灣鍱德轉廢為再生塑料材 HP、特斯拉都指名要用

不再只有「小綠人」!慕尼黑紅綠燈小人將設輪椅圖樣 體現多元、展現平權

不再只有「小綠人」!慕尼黑紅綠燈小人將設輪椅圖樣 體現多元、展現平權

像在洗三溫暖!中國多地不僅高溫還高濕 熱到水泥路面爆裂、牆壁也流汗

像在洗三溫暖!中國多地不僅高溫還高濕 熱到水泥路面爆裂、牆壁也流汗

上物台東這次宜蘭?業者再提案蘭陽溪口蓋風機 緊鄰52甲濕地、水鳥保護區

上物台東這次宜蘭?業者再提案蘭陽溪口蓋風機 緊鄰52甲濕地、水鳥保護區

最新文章

像在洗三溫暖!中國多地不僅高溫還高濕 熱到水泥路面爆裂、牆壁也流汗

像在洗三溫暖!中國多地不僅高溫還高濕 熱到水泥路面爆裂、牆壁也流汗

比1月洛杉磯野火還嚴重...加州「馬德雷大火」吞噬近8萬畝土地 迄今最大

比1月洛杉磯野火還嚴重...加州「馬德雷大火」吞噬近8萬畝土地 迄今最大

熱浪後再添災...歐洲多國爆發大規模野火 土耳其、法國、希臘消防員疲於奔命

熱浪後再添災...歐洲多國爆發大規模野火 土耳其、法國、希臘消防員疲於奔命

意料之中?綠色和平2023早就預言 南鯤鯓代天府有淹沒風險

意料之中?綠色和平2023早就預言 南鯤鯓代天府有淹沒風險

7位青年為未來發聲!提行政訴訟要求環境部修正減碳目標、捍衛氣候世代正義

7位青年為未來發聲!提行政訴訟要求環境部修正減碳目標、捍衛氣候世代正義

法國住家冷氣安裝率僅4%?不為電費 抗拒冷氣的主因還是文化習慣、法規

法國住家冷氣安裝率僅4%?不為電費 抗拒冷氣的主因還是文化習慣、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