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不只中暑!小心中風找上門 研究:34度以上風險大增

氣候行動

圖為天氣炎熱示意圖,圖非新聞當事人。 圖/潘俊宏攝影
圖為天氣炎熱示意圖,圖非新聞當事人。 圖/潘俊宏攝影

國衛院團隊研究氣候變遷心血管疾病影響,發現當氣溫高於或低於最適溫度時,中風風險都會增加,且當日最高溫高於攝氏34度時,因出血性或缺血性中風送急診的風險會顯著上升。

談到高溫對身體健康的衝擊,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無非中暑、熱衰竭等熱傷害。不過看似與低溫比較有關的心血管疾病,其實也會受到高溫影響。

根據由國科會指導的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所發布的「2024台灣氣候變遷分析系列報告:暖化趨勢下的台灣極端高溫與衝擊」,過去研究表明,溫度變化與死亡率呈現出非線性關係,低溫和高溫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國家衛生研究院助研究員吳威德團隊對此做進一步本土研究。

吳威德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說明,高溫環境下,身體流汗和皮膚血流量增加,會導致脫水、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濃縮和膽固醇濃度升高,增加中風風險。

團隊利用健保資料庫,找出全台2001年至2020年上百萬名腦血管疾病患者首次因中風掛急診的就診資訊,結合氣象觀測資料;以患者發病日時的氣溫資訊,與發病前(疾病未發生)的21或28天氣溫進行比較,建立溫度與疾病發生關聯性回歸模型。

研究結果顯示,溫度與中風風險間,呈現出「U形曲線」,溫度高於或低於最適溫度時,發生中風的風險均會增加。進一步分析日最高溫溫度影響,發現全台不論是出血性或缺血性中風,中風急診風險都會在攝氏34度以上顯著增加。而每日的日最低溫溫度影響,則是在低於攝氏8度時,出血性中風風險上升。

研究團隊並以全球暖化程度攝氏2度進行推估,預估2043年前後,1年中日最高溫超過攝氏34度的天數將增加至36.4天,日最低溫低於攝氏8度的天數,則預計將減少至4.6天。吳威德指出,未來中風高風險的高溫天數預計將會增加,須盡快對此提出應對措施。

吳威德指出,過往相關研究多以死亡日進行分析,但國內因有健保資料庫,可找出疾病發生日資料;透過此項研究,可更明確了解氣溫影響疾病發生風險,提醒慢性疾患者與老人等高風險族群,注意氣溫變化,預防疾病發生。

衛福部2021年十大死因統計顯示,心臟疾病和高血壓性疾病死亡率持續攀升。吳威德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中風是公衛重要預防疾病,疾病後照顧又勞心勞力、耗費大量社會資源,因此進行此項研究;未來也將持續研究其他心血管疾病與氣候關係,盼減緩全球暖化對民眾健康衝擊。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紅豆故鄉淪陷!萬丹綠鬣蜥氾濫一晚抓70隻 啃食嫩苗讓農民血本無歸

紅豆故鄉淪陷!萬丹綠鬣蜥氾濫一晚抓70隻 啃食嫩苗讓農民血本無歸

日本高齡化再創新高!65歲以上佔總人口29.4%、就業率25.7% 有930萬人仍在工作

日本高齡化再創新高!65歲以上佔總人口29.4%、就業率25.7% 有930萬人仍在工作

與海廢同游...基隆嶼真實海景:海廢包圍泳客、漁網纏繞玳瑁

與海廢同游...基隆嶼真實海景:海廢包圍泳客、漁網纏繞玳瑁

全球氣候訴訟案件突破2000件...彭啓明:破壞環境就是一種罪

全球氣候訴訟案件突破2000件...彭啓明:破壞環境就是一種罪

最新文章

台北市最涼爽的路段是?仁愛路林蔭大道有獨特「複層森林」 實測體感降溫3度

台北市最涼爽的路段是?仁愛路林蔭大道有獨特「複層森林」 實測體感降溫3度

蚊子會搭便車北漂!還會變「超級蚊子」?國衛院:長期依賴噴藥易有抗藥性

蚊子會搭便車北漂!還會變「超級蚊子」?國衛院:長期依賴噴藥易有抗藥性

9月櫻花開?台南河津櫻「季節錯亂」 提早盛開 是氣候變遷在搞鬼?

9月櫻花開?台南河津櫻「季節錯亂」 提早盛開 是氣候變遷在搞鬼?

野火、熱浪...全球8月均溫比工業化前高1.29度 排名史上第三熱

野火、熱浪...全球8月均溫比工業化前高1.29度 排名史上第三熱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未來會有「無牙鯊魚」?海洋酸化恐溶蝕鯊魚牙齒 頂級掠食者生存武器面臨威脅

鐵道也會「熱到併軌」!日本JR鋼軌曾熱到變形、動用大冰塊「冰敷」降溫

鐵道也會「熱到併軌」!日本JR鋼軌曾熱到變形、動用大冰塊「冰敷」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