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警報!建築物重量導致地層下陷加劇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美國紐約市在長期承受大量建築物重量之下,地層正在下陷,加上紐約市海平面上升速度高居全球的2倍以上,恐為紐約市招致洪災等危機。 圖/Unsplash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美國紐約市在長期承受大量建築物重量之下,地層正在下陷,加上紐約市海平面上升速度高居全球的2倍以上,恐為紐約市招致洪災等危機。 圖/Unsplash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美國紐約市在長期承受大量建築物重量之下,地層正在下陷,加上紐約市海平面上升速度高居全球的2倍以上,恐為紐約市招致洪災等危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據推估,紐約市2050年海平面將上升8至30英寸(20.32至76.2公分)。更重要的是,科學家預期由於人為引發的氣候危機,類似東北風暴(nor'easter)、颶風這類極端降雨事件將更頻繁地出現。

美國地質調查所(US Geological Survey)專家帕森斯(Tom Parsons)說:「我們離海水倒灌還有一段很長的路…但我們在紐約市經歷過數次嚴重的颶風事件,像颶風珊迪(Sandy)及艾達(Ida)帶來的暴雨使得城市淹水成災,都市化帶來的部分影響也使得水災發生。」

這篇論文發表在期刊「地球的未來」(Earth'sFuture)上,旨在展示沿海、河濱或湖濱地區的高樓大廈何以增加未來洪災風險,以及應採取相關措施來降低潛在的危險衝擊。

研究人員藉當時紐約市5個行政區約108萬座建築物的質量,計算出這些建築物的重量約為7620億公斤,相當於約190萬架滿載的波音747-400客機。

研究團隊接著利用模擬的方式,計算出這些重量對地面的影響,並和顯示實際地表地質情況的衛星數據進行比較。帕森斯說,這項分析揭露紐約市「平均每年下陷約1至2毫米,部分下陷較嚴重的地區每年下陷約4.5毫米」。

然而,並非所有地層下陷都是建築物造成的,帕森斯說:「我們可想見在非常鬆軟的土壤和人工填土的地面上建造建築和地層下陷的關聯…在其他地方,我們則看到難以解釋的地層下陷。它有很多不同的成因,例如上個冰河時期後發生的後冰期回落,或是抽取地下水。」

研究表明,地層下陷可能比海平面上升更早構成洪災威脅,而且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紐約市。

帕森斯說:「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我來自羅德島大學(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的合著者研究了世界各地共99座城市,不只有沿海城市也有內陸城市,其中絕大多數都存在地層下陷問題。」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第九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揭曉: 創新行動者齊聚 跨界交流再創永續影響力

第九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揭曉: 創新行動者齊聚 跨界交流再創永續影響力

族群獲控制!彰化綠鬣蜥去年移除4589隻 捕獲個體趨小、成效顯現

族群獲控制!彰化綠鬣蜥去年移除4589隻 捕獲個體趨小、成效顯現

全球第7!eBird在台10年有成 累積138萬份紀錄清單締造驚人成果

全球第7!eBird在台10年有成 累積138萬份紀錄清單締造驚人成果

路透評論:台灣燃氣發電占比創新高 阻礙亞洲與全球潔淨能源趨勢

路透評論:台灣燃氣發電占比創新高 阻礙亞洲與全球潔淨能源趨勢

最新文章

為氣候而走!民間百工百業上街 繞行101籲政府提升「氣候韌性」

為氣候而走!民間百工百業上街 繞行101籲政府提升「氣候韌性」

雪厚到直升機打滑...尼泊爾與西藏降異常大雪 聖母峰暫停開放觀光

雪厚到直升機打滑...尼泊爾與西藏降異常大雪 聖母峰暫停開放觀光

補貼是幫兇?研究:氣候變遷危及健康 政策失敗數百萬人枉死

補貼是幫兇?研究:氣候變遷危及健康 政策失敗數百萬人枉死

台灣最高峰變了...玉山快速升溫、更少寒冷 氣象署:暖化成為常態

台灣最高峰變了...玉山快速升溫、更少寒冷 氣象署:暖化成為常態

COP30前夕...聯合國秘書長:人類無可避免升溫超過1.5°C

COP30前夕...聯合國秘書長:人類無可避免升溫超過1.5°C

何謂「碳炸彈」?全球碳炸彈數量仍高達365個

何謂「碳炸彈」?全球碳炸彈數量仍高達365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