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不在母親節名單裡「但無後生活 不憂不懼」

沒有孩子的生活,可以過得和生兒育女一樣有趣和有收穫。 圖/pixabay
沒有孩子的生活,可以過得和生兒育女一樣有趣和有收穫。 圖/pixabay


沒有孩子的生活,可以過得和生兒育女一樣有趣和有收穫。非媽媽對世界帶來了巨大影響,只不過往往被人輕描淡寫。當非媽媽離開塵世,雖然沒有孩子,卻留下了其他事物的足跡。這個時代,「非媽媽」的比例越來越高了。不論這些女性為什麼沒成為母親,我們都不可漠視這個族群的存在,更不能否定她們對社會的貢獻——是時候將「非媽媽」正式納入女性生活形態了。


女孩子們心裡七上八下,魚貫走進學校多功能教室,咯咯笑著,散發不自在的氣氛。剛開始長大的乳房摩擦棉質衣料,有幾個人的胸部已經很豐滿了。有些很受歡迎的女生,對男生們搔首弄姿,在經過時呆望她們。

教室裡,女生坐在看臺上,還沒有預備好要談論女人的事:生理期、性事和生小孩。女生是怎麼變成女人的。大部分的人都從電影、手足和睡衣派對,學到了一些性愛知識,但今天要談的話題主要是經期。

老師小心翼翼地拿捏尺度,要提供有用的資訊,卻又不能讓女學生們過於恐慌害怕,也不能傳達強烈的性愛意涵。但她傳達的訊息發聾振聵:妳要小心,初經來潮之時就有生育力,有了生育力,就有懷孕風險。

這些女生長大以後大多成為媽媽,女性懷孕產子天經地義。那一天,她成為一名母親。她的人生從此與她創造的生命相連。她再也不一樣了。

可是沒有生小孩的女性呢?我們是誰?為什麼不生小孩?

先來聊聊用字遣詞。在英文裡,沒有生小孩的女性沒有好的稱呼。每個稱呼都讓人聯想到我們不具備的身分,而非我們是誰。

「不孕、不生、無後。」這些字詞透露出批評的意味。非母親、沒有孩子的女性、非人母。沒有一種稱呼我們這些女性的方式不帶負面意涵。

我們只不過是母親的相對面。

沒有小孩的故事情節,沒有絕對的理由

打開電視看上1個小時,你很難不看見,廣告裡有嬰兒互動熱絡的家庭,以及散發慈愛光輝的祖父母,手裡抱著可愛的小不點。美國是全世界最支持人們生小孩的國家之一 ,我們的文化還是對女性生小孩有所期待。但總有一部分女性沒有生孩子。21世紀初,沒生孩子的女性比例為20%,比1980年那時高了一倍。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資料 ,2016年,這個比例下降到14%。

精算師可能會說 ,今天美國沒有生小孩的女性,比較有可能是教育程度良好、住在都市的白人女性;有些人試著生孩子卻沒有成功。12個月以上不避孕還沒懷上孩子,會變成醫學圖鑑上的「生育障礙」(又是一個令人不舒服的字眼)。40到44歲無子嗣女性當中 ,近一成八屬於這個類別。

研究指出,不生並非一項單獨的重大決定 ,而是許多小抉擇的結果。許多人不是明確地選擇不生小孩,只是沒有明確地選擇生小孩而已。換句話說,維持無子女狀態,是專心追求其他目標而延遲生孩子的合理結果。接下來,大自然替我們下決定,步入更年期,使我們失去生育力。都怪學校、工作和終身大事。

一份又一份的研究證實,教育程度較高的女性,比較有可能沒有子女,或生得比較晚。其中一份研究指出,女性每完成一個求學階段(學士、碩士、博士),沒有生小孩的機率就會上升14%。

這些趨勢和統計數字代表的,都是一個一個我們認識、深愛而沒有為人母的人。一旦生了孩子,女性就成為母親,但對大多數沒有孩子的女性來說,沒有孩子這件事,沒有明確的發生時間。沒有小孩背後動機和客觀因素彼此交織,發展成微妙的故事情節,沒有絕對的理由。

研究指出,不生並非一項單獨的重大決定 ,而是許多小抉擇的結果。許多人不是明確地選擇不生小孩,只是沒有明確地選擇生小孩而已。 圖/pixabay
研究指出,不生並非一項單獨的重大決定 ,而是許多小抉擇的結果。許多人不是明確地選擇不生小孩,只是沒有明確地選擇生小孩而已。 圖/pixabay

劃分誰是「非母親」沒有意義

2015年10月,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包括我在內,超過100名女性魚貫進入萬豪飯店宴會廳,參加首次非媽媽高峰會(NotMom Summit)。與會者年齡介於24到69歲,來自美國十四個州、三個加拿大省份,以及英國、冰島和中國。我們來到這裡,花兩天時間聆聽專題演講和參加工作坊,焦點都在沒有孩子的人生。

籌辦高峰會的凱倫‧瑪隆‧萊特(Karen Malone Wright) 是一名充滿活力的60歲女性,高峰會贊助網站TheNotMom.com也由她創辦。萊特先是歡迎大家來到克里夫蘭,然後提出一個問題:「妳成為非媽媽(她自創的說法)是出於選擇還是偶然?」她建議我們用這個問題破冰,來分享彼此的故事並找出共通點,將無子嗣或不生的分野放到一旁。

接下來2天我遇到的女性,大約有一半認為自己是偶然成為非媽媽,另一半表示是自己的選擇。

凱瑟琳在14歲時得知自己有無法懷孕生子的體質。現在她的年紀在二字頭尾巴了,還不能完全接受這個事實。另外遇到一名女性,告訴我她的伴侶也是女性,她們沒有辦法取得共識,決定何時、如何、由誰懷孩子。

在自己選擇不生小孩的人這邊,我聽見各式各樣讓女性選擇不生孩子的類似原因。不只一個人說無法負擔養小孩的花費。還有一個人說地球上人口已經太多,她不想再多生一個。黛比遲遲沒有決定要不要成為媽媽,後來大自然插手了,提早來臨的更年期替她做了決定。少數幾名女性表示與小孩相處不自在,有一兩個人說她們就是不喜歡小孩。

不是媽媽的人,身邊其實也能有許多小孩,跟我們的直覺相反。有些女性因為配偶有小孩成為繼母。有些人領養了別人的小孩,組成多元的家庭。

另外也有人生下孩子,將孩子送養。有些女性因為法院判決而必須與親生骨肉分離。有些女性的小孩在出生時夭折了。這些女性在生理統計數據上都算媽媽,但小孩不在身邊,她們也許和沒有生小孩的女性有許多共通之處。

許多人不是明確地選擇不生小孩,只是沒有明確地選擇生小孩而已。 圖/pixabay
許多人不是明確地選擇不生小孩,只是沒有明確地選擇生小孩而已。 圖/pixabay

有些女性雖然沒生過小孩,卻領養了小孩或照顧年紀比她們小的親戚。專從生理角度來看,可以說和非母親有相仿經歷。有些媽媽也許沒有和孩子住在一起,她們也能在沒有小孩的生活中找到共鳴。

媽媽們也許會好奇,若人生沒有孩子會如何,或是她們的女兒沒有小孩,會過怎樣的人生。明確劃分究竟誰是「非母親」沒有意義,這麼做如同用繩子,想將一隻蜂鳥套住。

無論我們為何沒有小孩,我們遲早都會把焦點從增加家庭人口,轉移到充實自己的人生。就像有生小孩的父母親,沒有孩子變成了我們的一部分身分。若我們沒有適合生小孩的條件,我們會傷心難過,如同哀悼生命中其他的損失。若我們選擇不生,也不需再向誰說明什麼。或許偶爾會對選擇後悔,但就像生兒育女的女性,或許她們也曾後悔過吧。

我們的人生如何建構、要在哪裡生活、與誰交朋友,這些事情都沒有尋常的藍圖。沒有養育孩子的責任,我們缺少明確定義的遵循方向,也沒有顯而易見的角色範本。我們不需要對繼起的年輕生命負責,不會將基因投入未來世代,我們的基因傳承有人生終止線。我們在家族樹上的枝幹沒有分支,也不會開花結果。所以我們塑造人生的方式和其他身為媽媽的人不同。

誰來指引非母親,帶她們從年輕到老年,穿越充滿各種可能性的茫茫大海呢?

歡迎來到無後女性世界

真相總是愈辯愈明。

從多年前在海灘上的那一天起,我為沒有孩子的女性,舉辦了許多場小型聚會。有時來參加的是陌生人,有時是我認識的女性。不管怎樣的場合或與會者,我們都很快就聊了起來。

非媽媽高峰會結束後,我往南開了3個多小時的車來到代頓。有10幾名與我素未謀面的女性,回應了代頓大學女性與性別研究學系張貼的公告,前來參與我舉辦的「無後人生」討論會。這群由教職員組成的參與者來自多元族裔,年齡從30出頭到六十好幾都有。

簡單說完開場白,我講解了等一下如何討論讓大家齊聚一堂的主題。

在自己選擇不生小孩的人這邊,聽見各式各樣讓女性選擇不生孩子的類似原因。 圖/pixabay
在自己選擇不生小孩的人這邊,聽見各式各樣讓女性選擇不生孩子的類似原因。 圖/pixabay

圖/大塊文化提供
圖/大塊文化提供

「請挑選一張卡片,來反應妳沒有生小孩的背景經歷。」我一面說,一面把色彩繽紛的索引卡,攤在會議室的桌面上。卡片上面寫著問題,描述沒有小孩會如何影響女性的生活。例如:別人知道妳沒有小孩時怎麼說?沒有小孩如何影響妳和朋友之間的關係?妳的生活中有哪些事,可能會令親朋好友感到驚訝?

大家爭相挑選卡片,稍微討價還價了一番。接著我們進入討論,每一名女性負責帶領眾人,討論她拿到的問題。每一個主題都自然地銜接到下一個主題,絲毫沒有冷場,90分鐘分配給不同主題,就這樣飛也似地度過了。當媽媽們聽見別的媽媽描述育兒經驗,會感同身受地點頭,在場女性同樣也對無後人生彼此共鳴。

歡迎來到無後女性的世界。

• 本文摘自:

不當媽會怎樣?:無後生活的N種可能

• 出版社:大塊文化

• 出版日期:2020年04月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糧食追不上人口增長!基因編輯能解救糧食危機?

糧食追不上人口增長!基因編輯能解救糧食危機?

台南啟用首座「毛孩森活村」!期待認養、減少人犬衝突

台南啟用首座「毛孩森活村」!期待認養、減少人犬衝突

台灣離岸風電的未來...挑戰與機會並存的「逐風之道」

台灣離岸風電的未來...挑戰與機會並存的「逐風之道」

更好的社福生態 更好的生活氛圍

更好的社福生態 更好的生活氛圍

最新文章

義大利「禁止海外代孕」新法上路 反對者批:中世紀法條

義大利「禁止海外代孕」新法上路 反對者批:中世紀法條

發票藏危機?熱感應紙恐增加乳癌風險 建議多用手機載具

發票藏危機?熱感應紙恐增加乳癌風險 建議多用手機載具

男托育員上線!從電機科到幼保系 黃偉綸的跨領域人生

男托育員上線!從電機科到幼保系 黃偉綸的跨領域人生

比全球標準高八度!日本女性聲音尖細、用假聲說話 只為符合社會期待

比全球標準高八度!日本女性聲音尖細、用假聲說話 只為符合社會期待

異次元對策無效?日本擋不住少子化 新生兒提前19年跌破70萬

異次元對策無效?日本擋不住少子化 新生兒提前19年跌破70萬

同志爸爸的跨海求子路...心懸4年 終於升格當奶爸

同志爸爸的跨海求子路...心懸4年 終於升格當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