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接不住的衝突少年?樂窩用戴著拳套的雙手,接住飄落在都市的原民孩子

熱原拳擊隊的孩子們在南靖部落的豐年祭上表演拳擊有氧。
 圖/樂窩社區服務協會提供
熱原拳擊隊的孩子們在南靖部落的豐年祭上表演拳擊有氧。 圖/樂窩社區服務協會提供

台灣選手,站上國際舞台困難重重,2022年9月,遠在歐洲保加利亞國際拳擊邀請賽中,台灣代表隊的蘇靜雯選手勇奪63公斤級金牌。這次來自三峽,年輕的蘇靜雯首次在國際賽摘下金牌。風光奪金,背後是靠著熱原拳擊隊夥伴相互支撐、扶持,才有了這榮耀一刻。

在都市長大的原住民孩子,阿美族的蘇靜雯從小歷經父母離異、幼弟早逝等人生變故,有段時間只想逃學,躲在家裡什麼事也不做。在那段混亂且找不到方向的日子裡,接住蘇靜雯的正是熱原拳擊隊。

曾是拳擊國手的陳哲宇,是熱原拳擊隊的靈魂角色。他在2010年來到新北市三峽的隆恩埔國宅社區擔任管理員,看見原住民少年們逃學逃家、走向歧途深感惋惜。受到當時在社區服務,現為樂窩社區服務協會執行長的楊佳賢鼓勵下,陳哲宇決定成立拳擊隊擔任教練,用擅長拳擊運動,陪伴孩子們改變。

蘇靜雯選手代表台灣參與2022保加利亞國際拳擊邀請賽榮獲金牌。
 圖/樂窩社區服務協會提供
蘇靜雯選手代表台灣參與2022保加利亞國際拳擊邀請賽榮獲金牌。 圖/樂窩社區服務協會提供

離鄉背井到都市打拼,卻失去了紮根的泥土

身為樂窩拳擊隊背後的催生者,楊佳賢在隆恩埔國宅社區深耕逾十年。過去幾年來,他看見城市的青春原住民孩子們,面對不曾停止的潛藏歧視、眾多生活文化的差異,被壓得喘不過氣。

他們的父母輩,多數是在1970-80年代,離開花東原鄉,來到都市謀生。在以漢人為主流的社會裡生存,從事廠工、礦工、漁工、板模與鋼筋業等勞力工作,生活並不穩定,還面臨許多城、鄉與原漢文化的衝擊適應挑戰,為求溫飽,犧牲對家庭與孩子的照顧。

「社區裡的原住民家庭多半收入微薄,當孩子們在學校受到欺凌訕笑,便會為了不被欺負而加入幫派、逃家、翹課,與其說是逞兇鬥狠,更像是對未來感到絕望。」他說。

看見這些孩子,楊家賢起初心想:「我可以陪這些孩子們讀書,所以開了課輔班,但後來發現他們的問題並不只是不愛念書而已。」為了翻轉這群都市原住民的生命困境,楊佳賢、陳哲宇以及夥伴們用了近十年的時間,整合三峽國中及明德高中的拳擊隊等各種資源。

2018年,「新北市樂窩社區服務協會」正式成立,並將服務範圍擴大至鄰近的南靖部落與三鶯部落,發展在地社區支持網絡,從孩子到大人,陪伴每一位居住在都市部落的原住民。

楊佳賢表示:「原住民孩子與部落應該是緊緊相依的,我們以共同工作、生活的方式,嘗試復甦原住民族文化傳承、族群認同及自我照顧的功能」。例如,樂窩結合兒童課後照顧及婦女部落廚房,不但讓孩子們下課後得以溫飽、有人看顧,也透過飲食文化的傳承教育,讓部落的婦女重拾傳統料理的智慧,進而建立自信。此外,透過樂窩的長期耕耘,也期待讓更多人了解隱藏在社會邊緣的都市原住民議題。

但剛開始,拳擊隊的成立相當受到家長反對,他們認為打架的孩子,學了拳擊肯定會變得更愛鬧事、難以管教;但陳哲宇和樂窩的社工透過身教與明確的團隊秩序,讓孩子們有規則可循,同時設計出可靠拳擊成績持續升學的道路,也吸引更想找到方向的孩子加入拳擊隊。

慢慢地,孩子們的生活作息以及待人處世都在潛移默化中往正向發展;家長們從原本的不看好,到後來看著孩子全心投入拳擊,在訓練中留下的各種傷痕,態度轉變為支持卻又心疼,「拳擊改變了我,我也希望用拳擊隊帶著這些衝突少年一起改變。」陳哲宇說。

熱原拳擊隊選手的訓練場地。
 圖/樂窩社區服務協會提供
熱原拳擊隊選手的訓練場地。 圖/樂窩社區服務協會提供

即便近年來,拳擊運動逐漸被大眾所認識,但因國宅社區政策改變,拳擊隊原本使用的場地被迫拆遷,一度面臨解散危機,包含楊佳賢及陳哲宇在內的3名全職社工與30多個孩子險些無處可去,幸好透過募資行動,許多民眾得知拳擊隊的故事後熱情捐款,讓拳擊隊獲得足以再經營兩年的資金。「樂窩想要永續經營下去,還是有經費、場地、人力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楊佳賢說。

熱原拳擊隊正在進行「肌力與體能訓練」系列課程。 圖/樂窩社區服務協會提供
熱原拳擊隊正在進行「肌力與體能訓練」系列課程。 圖/樂窩社區服務協會提供

建立Adawang 傳承都市原住民的文化

除了透過拳擊讓都原孩子找到人生方向,樂窩正推動「Adawang-都市原住民聚會所共建計畫」,陪伴找尋文化的根。

「Adawang」是阿美族語中聚會所的意思;對原鄉部落原住民而言,聚會所代表了整個部落向心力的凝聚,舉凡耆老的知識分享、生活教育、與其他部落的交流互助及文化傳承等行為大多都在聚會所中進行。

然而座落城市,樂窩服務範圍內隆恩埔國宅、南靖部落與三鶯部落等地,不僅沒有聚會所,連可以供大家聚集活動的地方都沒有,楊佳賢認為:「都市原住民彼此間很難有橫向的連結,許多都原孩子們不知道是自己從哪來的,成為『失根的一群』。」

透過都市原住民聚會所共建計畫,達到協助青年孩子融入社區、陪伴空巢期長者、傳騰部落文化等功能,除了能幫助都原孩子們透過文化教育來認識自己、療癒過去的迷惘傷痕外,同時也能將社區中的老人家重新拉回部落群體,橫跨世代共同重塑傳承文化。

熱原拳擊隊的選手培力計畫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圖/樂窩社區服務協會提供
熱原拳擊隊的選手培力計畫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圖/樂窩社區服務協會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超單身時代」催生AI情人?中國每5人就有1單身 虛擬戀愛App用戶數翻倍

「超單身時代」催生AI情人?中國每5人就有1單身 虛擬戀愛App用戶數翻倍

最新文章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擺脫汙名化!專家推情緒障礙正名為「神經多樣性」 撕標籤、提升就醫意願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綠色療癒力量!台中農改場X榮總推園藝療育 助思覺失調患者重返職場

「最弱勢」變「生力軍」?心智障礙者也能是大缺工時代的潛力股

「最弱勢」變「生力軍」?心智障礙者也能是大缺工時代的潛力股

兒童早療變晚療...17處偏遠地區無篩檢院所 全國兒童篩檢僅46.2%

兒童早療變晚療...17處偏遠地區無篩檢院所 全國兒童篩檢僅46.2%

體驗拾荒者勞動日常!「拾習生計畫」實作撿回收 翻轉刻板印象、汙名化

體驗拾荒者勞動日常!「拾習生計畫」實作撿回收 翻轉刻板印象、汙名化

拾荒者處理全台近1成回收量...付出卻遠高於收入 陷入又老又窮困境

拾荒者處理全台近1成回收量...付出卻遠高於收入 陷入又老又窮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