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失能家人 不能只靠愛與責任

51歲的張先生去年11月中風,原本擔心復健漫漫長路,幸好新北市幫忙擬定復健計畫,每周還有職能和物理治療師到家中協助,改變他成為失能者的命運。 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51歲的張先生去年11月中風,原本擔心復健漫漫長路,幸好新北市幫忙擬定復健計畫,每周還有職能和物理治療師到家中協助,改變他成為失能者的命運。 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51歲的張先生,去年11月某天出門買早餐給全家吃,途中一陣暈眩,返家後發現臉、手都麻痺,右側肢體癱軟,診斷為腦中風。出院治療後返家,原本擔心復健漫漫長路,幸好新北市提供「黃金自立給付包」,除了幫忙擬定治療計畫,每周還有職能和物理治療師到家中協助復健。

經過3個月的協助,張先生已經可以自在彈吉他。張太太說出所有中風家屬心聲:「如果沒有政府協助,我和孩子可能都要被逼得走投無路!」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如同張先生如此好運。

照顧和受顧 還是一樣累

罹患急性腦中風的張先生,透過新北市的醫療福利政策,讓他在黃金復健期能有專業醫療服務。 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罹患急性腦中風的張先生,透過新北市的醫療福利政策,讓他在黃金復健期能有專業醫療服務。 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當最親的家人失能,多數人以「愛」及「責任」扛下照顧重擔,但照顧工作非易事,被照顧者可能得不到專業照顧,照顧者則在壓力下情緒崩潰、淪為病人,甚至導致照顧悲劇。台灣過去5年來,發生逾50件照顧悲劇,長照2.0計畫雖納入照顧者,但看似大盤的長照服務牛肉,能讓需求者飽足安適嗎?

醫院是發現失能者的第一個場域,出院準備是連結長照的快速通道,但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文化大學教授陳正芬感嘆:「大部分民眾沒聽過『出院準備』,醫院大半不會主動告訴有需要的病人出院後可運用哪些資源;好一點的,就塞給你一些機構DM。」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說,大部分醫院只做到約診、居家護理指導等,家總調查,5成6民眾出院後有長照需求,只有不到1成曾透過醫院協助連結長照服務,出院準備服務若沒做好,醫療、長照斷鏈。

陳正芬說,目前許多縣市積極推動出院準備服務,但只限特定疾病患者、無法跨縣市,「服務的靶心實在太小」。她舉例,一位奶奶在三總開刀,安排出院後續長照事宜時,她居住地的長照管理中心無法跨區評估,奶奶必須先出院,再通知照管中心,但出院後的這段等待期,就失去復健與照顧的先機。

制度不完備 摸石頭過河

至於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ABC,是長照2.0亮點,看似小露成績,但不乏長照服務提供單位抱怨,臨時推動新制,制度不完備,導致狀況混亂,服務量能沒有備齊,照管中心轉介的個案不可能一次都收下,更接不下狀況複雜個案,只好自己「摸著石頭過河」。

此外各縣市資源不同,長照2.0沒完備制度及資源導入,衛福部總喊「滾動修正」,對長照服務單位來說,等於交通順向突然變逆向,沒安全感。

資源沒整合 拉不動醫院

衛福部號稱整合衛政及社政,實質上卻完全脫鉤,資訊沒有整合,文書作業就重複。衛福部在前部長林奏延任內,曾提出成立長照專責單位「長照司」,希望資源整合,眼見衛福部雖端出新試辦計畫想扭轉局勢,但誘因不足,拉不動醫院。長照10年讓民眾無感,長照2.0上路,但台灣愈來愈老,還有多少個10年?

作者文章

野火、熱浪...全球8月均溫比工業化前高1.29度 排名史上第三熱

野火、熱浪...全球8月均溫比工業化前高1.29度 排名史上第三熱

玉山大淨山首週好驚人!清出38公斤垃圾 發臭雞胸肉、鐵條都有

玉山大淨山首週好驚人!清出38公斤垃圾 發臭雞胸肉、鐵條都有

遺世秘境現身!曾文水庫滿水位才看得到的「飛鷹峽谷」瀑布

遺世秘境現身!曾文水庫滿水位才看得到的「飛鷹峽谷」瀑布

新加坡看上核能了?為擺脫燃氣發電 政府展開小型反應爐SMR可行性研究

新加坡看上核能了?為擺脫燃氣發電 政府展開小型反應爐SMR可行性研究

最新文章

從想吃飽到營養好...親職化兒童的「雙缺」問題有解?

從想吃飽到營養好...親職化兒童的「雙缺」問題有解?

青少年安眠藥使用率翻倍...「非醫療使用」比例高於成人 恐釀成癮風險

青少年安眠藥使用率翻倍...「非醫療使用」比例高於成人 恐釀成癮風險

揹著寶寶逃難!蘇丹內戰2年、2460萬人嚴重缺糧 戰火下的最大人道危機

揹著寶寶逃難!蘇丹內戰2年、2460萬人嚴重缺糧 戰火下的最大人道危機

庇護工場只進不出?轉銜率僅3%、老化問題浮現 勞動部急謀退場新制

庇護工場只進不出?轉銜率僅3%、老化問題浮現 勞動部急謀退場新制

社福攜手解難題 匯聚力量不孤單

社福攜手解難題 匯聚力量不孤單

一甲子禁令解除!泰雅族人終獲石門水庫合法釣魚權 傳統漁獵活動得以延續

一甲子禁令解除!泰雅族人終獲石門水庫合法釣魚權 傳統漁獵活動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