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少一半、人口外移、百年漁業萎縮…南方澳成立自己的「文化部」

南方澳漁港是全國三大漁港之一,近年面臨產業萎縮、人口老化等問題,亟需轉型,地方人士成立南方澳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盼「文化產業化」。 記者陳敬丰/攝影
南方澳漁港是全國三大漁港之一,近年面臨產業萎縮、人口老化等問題,亟需轉型,地方人士成立南方澳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盼「文化產業化」。 記者陳敬丰/攝影

宜蘭南方澳漁港是全國三大漁港之一,啟用百年,卻面臨漁獲和漁船減少、人口老化與外移等危機,地方人士相信百年漁港必須進行產業轉型,將漁村文化與產業結合促進觀光;為了整合南方澳多元的文化資源,南方澳文化產業發展協會經過半年籌備後,於9月7日成立。

近年海洋資源越見萎縮,南方澳也深受影響,以最具代表性的鯖魚為例,據漁業署統計,2010年宜蘭的捕獲量超過5萬公噸,去年僅剩1萬8000餘公噸;從業人口也不斷減少,蘇澳區漁會表示,南方澳漁業最盛時期,共有1400多艘漁船在籍,如今僅剩680餘艘,銳減一半以上。

地方人士指出,除了漁業萎縮,百年漁港的整體人口結構都面臨高齡化、年輕人出走等問題,產業轉型勢在必行。在南方澳深耕數十年的文史工作者廖大慶說,南方澳有非常多元的文化資源,比如漁業文化、宗教信仰,甚至近年外籍漁工帶來的東南亞音樂、食物等,發展潛力巨大。

南方澳地方文史工作者廖大慶指出,南方澳文化多元,除了漁業、廟宇,近年的東南亞漁工也帶來豐富的文化。 記者陳敬丰/攝影
南方澳地方文史工作者廖大慶指出,南方澳文化多元,除了漁業、廟宇,近年的東南亞漁工也帶來豐富的文化。 記者陳敬丰/攝影

廖大慶回憶,今年是建港百年,許多慶祝活動接踵舉行,然而卻頗有「各唱各調」、難以串連的問題,半年前由蘇漁理事長蔡源龍任主任委員,與地方人士開始籌畫組建南方澳文化產發展協會,旨在整合漁港各地的文化資源,「就像是南方澳的文化部」。

廖大慶指出,具體作法比如培訓在地導覽員,與旅宿業者合作,推出南方澳文化導覽遊程,讓觀光客不再只是走馬觀花、買完海產就走;將各地方工作者撰寫的文章、拍攝的影片相片集結出版,並定期舉辦藝文活動,「趁著產業還在,讓產業文化化」,創造商機也能吸引年輕人返鄉。

南方澳文化產業協會經過半年籌備,9月7日正式成立,邀請縣長林姿妙、前代理縣長陳金德、蘇澳鎮長李明哲等人出席。林姿妙表示,文化是宜蘭的根,縣府會全力支持相關產業發展。

南方澳文化產業協會今天成立,相關人士與會員出席。 記者陳敬丰/攝影
南方澳文化產業協會今天成立,相關人士與會員出席。 記者陳敬丰/攝影

蘇澳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約半年前組建籌備委員會,9月7日協會正式成立,將事務交接給協會新任理事長。 記者陳敬丰/攝影
蘇澳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約半年前組建籌備委員會,9月7日協會正式成立,將事務交接給協會新任理事長。 記者陳敬丰/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社福攜手解難題 匯聚力量不孤單

社福攜手解難題 匯聚力量不孤單

亞洲動保大會在台首度主辦!賴總統:台灣做到零撲殺就是對生命尊重

亞洲動保大會在台首度主辦!賴總統:台灣做到零撲殺就是對生命尊重

兩週燒黑35萬公頃焦土...西班牙鄉村野火累計4死 凸顯氣候、城鄉雙重挑戰

兩週燒黑35萬公頃焦土...西班牙鄉村野火累計4死 凸顯氣候、城鄉雙重挑戰

第11屆傳善獎公布8家獲獎機構 挹注1.2億助力社福創新發展

第11屆傳善獎公布8家獲獎機構 挹注1.2億助力社福創新發展

最新文章

孤獨死解方?小鎮醫師推「社會處方箋」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孤獨死解方?小鎮醫師推「社會處方箋」打造失智友善社區

漁村觀光讓身體也記得?遊客如何跳脫行銷框架 創造獨一無二的記憶?

漁村觀光讓身體也記得?遊客如何跳脫行銷框架 創造獨一無二的記憶?

吃一口有故事的海鮮!解密台灣漁村觀光「地方感」打造術

吃一口有故事的海鮮!解密台灣漁村觀光「地方感」打造術

全員逃走中真實上演!京都觀光過熱 年輕人紛紛「脫京」已蟬聯14年遷出冠軍

全員逃走中真實上演!京都觀光過熱 年輕人紛紛「脫京」已蟬聯14年遷出冠軍

住不起的宮古島...被觀光熱潮反噬 房租飆漲直逼東京、缺工青年卻「回不去」

住不起的宮古島...被觀光熱潮反噬 房租飆漲直逼東京、缺工青年卻「回不去」

永續變日常!統一超商首創多語系繪本 帶大小朋友加入「稻田裡的生物派對」

永續變日常!統一超商首創多語系繪本 帶大小朋友加入「稻田裡的生物派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