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育家」小店也有大理想

詹益耀與江惠鈴從社區服務的第一線退下來之後,轉身投入環境教育,在竹塘推廣減塑理念,讓地球更好更環保。 圖/江建泰攝影
詹益耀與江惠鈴從社區服務的第一線退下來之後,轉身投入環境教育,在竹塘推廣減塑理念,讓地球更好更環保。 圖/江建泰攝影

在彰化竹塘經營永興裕雜貨店的老闆詹益耀與老闆娘江惠鈴,是地方有名的慈善夫妻,從接送長輩進城看診、提供弱勢戶生活物資,到媒合社區內的教育資源,每一場公益行動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

不過,詹益耀不斷強調,這些行為只是「照顧」,不能說是「慈善」,因為詹家祖先早於明末清初就到竹塘發展,當地人幾乎都姓詹,關懷自家人只是宗親互助。

因此,接送長輩到二林、竹塘等城鎮就診拿藥,那是批貨順便載去就醫、提供弱勢家戶生活物資或暫時賒帳,只是月結付款的商業行為、媒合社區大學的教育資源也是隨口介紹。

儘管在詹益耀口中只是順手之舉,但仍然填補偏鄉社福、醫療資源不足的缺口,直到近年來社政系統逐漸完善,村裡設置醫院專車接駁點、社福團體進駐社區,詹益耀與江惠鈴才慢慢退出第一線。

不過,長期關注地方事務的夫妻倆卻沒有因此空閒下來,反而投入環境教育,與慈濟合作回收,根據厚薄、密度等細分各種塑膠,也在店門口設置回收桶,提供來往村民放置紙類或玻璃罐等。

永興裕雜貨店前30年專注在「照顧宗親」、30年後則是「照顧地球」。 圖/江建泰攝影
永興裕雜貨店前30年專注在「照顧宗親」、30年後則是「照顧地球」。 圖/江建泰攝影

「如果說30年前缺的是白米、糧食,30年後缺的就是教育。」詹益耀強調,為了推廣減用塑膠袋的理念,他們還自費製作5百個可承重10公斤的提袋,親自分送到村內每一戶,就是希望能減少使用塑膠袋,讓地球更好更環保。

如果說雜貨店的前30年是在「照顧宗親」,提供生活日常所需;那麼30年後,雜貨店上架的就是詹益耀與江惠鈴對於環境保護的堅持,以及「照顧地球」的信念。不論是哪一種,他們對這片土地的心意,始終如一。

主題報導>>>【屹立於新時代】巷口柑仔店的轉型路 獻給島嶼的台式浪漫

作者文章

看得到但用不到?大學生免費諮商僅2成使用 不僅難預約且怕被貼標籤

看得到但用不到?大學生免費諮商僅2成使用 不僅難預約且怕被貼標籤

地底工程師:蚯蚓每年能翻動350億噸落葉層!植物生長增2成更助增強免疫力

地底工程師:蚯蚓每年能翻動350億噸落葉層!植物生長增2成更助增強免疫力

風水輪流轉?發展綠能不再是富國專利 新興國家反成減碳主角

風水輪流轉?發展綠能不再是富國專利 新興國家反成減碳主角

莫拉克災後重建的觀光只會複製脆弱?部落反思:擺脫利潤優先

莫拉克災後重建的觀光只會複製脆弱?部落反思:擺脫利潤優先

最新文章

呼應COP30 從氣候到健康 味全用「食」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行動

呼應COP30 從氣候到健康 味全用「食」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永續行動

【專欄投稿】把農場變教室、舉辦文化節 讓農業走出一條「共生」的路

【專欄投稿】把農場變教室、舉辦文化節 讓農業走出一條「共生」的路

在地媽媽成重建主力!莫拉克旗美九區婦女集結 創造災後新契機

在地媽媽成重建主力!莫拉克旗美九區婦女集結 創造災後新契機

【專欄投稿】農業M型化...大農靠資本、小農靠家庭 誰來解救卡在中間的「中農」?

【專欄投稿】農業M型化...大農靠資本、小農靠家庭 誰來解救卡在中間的「中農」?

獵奇或反思?以悲劇為核心 「黑暗旅遊」版圖逐漸擴大

獵奇或反思?以悲劇為核心 「黑暗旅遊」版圖逐漸擴大

亞太黑暗旅遊崛起!從戰爭到天災 創傷歷史下的「記憶空間」皆成熱門景點

亞太黑暗旅遊崛起!從戰爭到天災 創傷歷史下的「記憶空間」皆成熱門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