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奇異果的人3/氣候風險也能攤提!從「選擇」開始、定義永續新關係

國外研究顯示,全球「食物」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有18%來自「運輸販售」,對於每年吃下3萬公噸奇異果的台灣,選擇「吃在地」,可以是實踐永續最直接的途徑之一。

基礎建設、關鍵原材料為本業的國際企業—華新麗華,從負責任的消費做起,自2021年與「將豪農場」合作,透過契作、認養的模式,形同給予農民一份保單,也是預約一個永續的未來,並透過員工參與果園體驗,更認識台灣在地奇異果。

從日常的消費做起,任何人都能是永續實踐家,華新麗華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2「責任消費與生產」、SDGs13「氣候行動」,讓台灣這座島嶼的永續夢,不再何去何從。

圖說/華新麗華與「將豪農場」合作,透過深度體驗採果過程,讓員工認識台灣在地奇異果。 圖/王品翔 攝影
圖說/華新麗華與「將豪農場」合作,透過深度體驗採果過程,讓員工認識台灣在地奇異果。 圖/王品翔 攝影

氣候風險也能攤提 華新麗華與在地農民一起共好

2022年8月,海拔近1000公尺的「將豪農場」很熱鬧,隨著農場創辦人涂旭帆的步伐,一群人穿梭在奇異果樹林間,從樹上採摘近9分熟的奇異果,再小心翼翼地放進籃子裡,他們是華新麗華的員工,體驗著屬於台灣的奇異果故事。

華新麗華最初的想法,在於氣候變遷是大家造成的,不應該讓農業單獨承擔, 決定想嘗試「分擔氣候風險」的認養概念,最後找到理念相同的「將豪農場」接洽,並成為第一家合作的企業。

事實上,在競爭激烈的農產品市場,小規模種植的農民,不獲通路及盤商親睞、缺乏議價的話語權,導致難以生存,許多企業開始「直接向農夫購買」,展現企業社會責任。但若僅止於單純的支持與購買,當遭遇氣候不佳,導致農產品遇到滯銷、不足時,對於企業來說是零風險,但給農民的是缺乏「保障性」。

圖說/華新麗華與「將豪農場」的類契作模式,先預訂產量及品質,並預支栽種成本,即便極端氣候造成果損衝擊,農民至少不會虧本,攜手面對氣候危機。 圖/王品翔 攝影
圖說/華新麗華與「將豪農場」的類契作模式,先預訂產量及品質,並預支栽種成本,即便極端氣候造成果損衝擊,農民至少不會虧本,攜手面對氣候危機。 圖/王品翔 攝影

華新麗華與「將豪農場」的類契作模式,藉由認養指定範圍的果園,在奇異果生產前,先預訂產量及品質,並預支栽種成本,即便極端氣候造成果損衝擊,農民至少不會虧本,能獲得穩定的收益,形同企業、農民攜手面對氣候危機。

涂旭帆提到,台灣在2021年上半年先經歷嚴重乾旱,後續又遭遇強降暴雨,果園災損嚴重,當時華新麗華認養的區塊也受到波及;2023年上半年也歷經乾旱、缺水,造成開花率及結果量下降,因為有「氣候攤提」的契作認養模式,才不至於血本無歸,「大家彼此互相支持,真的很感謝」。

邁向2050淨零碳排 喚起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珍惜

值得一提的,這樣的共好概念,在歐美、日本等國家非常盛行,稱為「社區支持型農業」或「社群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CSA),生產者和消費者透過直接、緊密的連繫,為環境帶來正面效益,與大自然和諧共存。

「我們期許透過支持在地農業,喚起更多人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珍惜」華新麗華相信,當全球暖化越來越嚴重,沒有人應該獨自承受,陪伴農民同行,不會是一家企業的事,更應該是眾人之事,讓友善耕作能夠獲得支持,也認識更多屬於台灣的農業故事。

圖說/從2020年開始,華新麗華認養「將豪農場」的部分奇異果園。透過支持在地農業,期許更多人一起珍惜台灣這片土地。 圖/戴嘉瑩 攝影
圖說/從2020年開始,華新麗華認養「將豪農場」的部分奇異果園。透過支持在地農業,期許更多人一起珍惜台灣這片土地。 圖/戴嘉瑩 攝影

與「將豪農場」的合作邁入第3年,華新麗華持續用行動力,關懷環境永續課題。從2018年起與中興大學農資學院合作,推動台灣原生植物種源保護及復育工程;每年舉辦有機市集推廣「吃在地.食當季」友善耕作的飲食理念。

更於2023年規劃響應「蔬食日」,鼓勵同仁用「吃」實踐永續低碳生活,並透過BBC《美食拯救地球Feast to Save the Plane》紀錄片宣導,讓同仁更關注與瞭解氣候變遷議題。

另外,面對台灣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華新麗華也從自身本業做起,透過產業升級及能源布局,攜手供應鏈的夥伴,一起做低碳轉型,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朝向再生、循環經濟、新能源的目標邁進。

選擇我們要的明天 重新定義永續新關係

堅持小細節的青農、產地到餐桌的溝通、氣候變遷下的無奈,關於台灣在地奇異果的故事,也是台灣農業困境的縮影,所謂永續農業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每次「選擇」產生的影響,其實遠比想像的多更多。

2018年聯合國倡議「ACT NOW」個人低碳生活公約,包括「選擇友善環境產品」、「減少食物浪費」等,鼓勵從日常裡,朝向低碳生活前進,發揮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力。

「選擇」不只是一個行動,更可以是一種態度,如同華新麗華的共好思維,讓台灣的在地奇異果,被更多人看見與關注。而無關乎奇異果,生活、工作、現在、未來,開始為自己的選擇付出責任,一點一滴的小改變,預約更好的明天。

圖說/華新麗華相信,當全球暖化越來越嚴重,沒有人應該獨自承受,陪伴農民同行,不會是一家企業的事,更應該是眾人之事,讓友善耕作能夠獲得支持。 圖/王品翔 攝影
圖說/華新麗華相信,當全球暖化越來越嚴重,沒有人應該獨自承受,陪伴農民同行,不會是一家企業的事,更應該是眾人之事,讓友善耕作能夠獲得支持。 圖/王品翔 攝影

完整閱讀:《遇上奇異果的人》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風災後都變垃圾?光電板成燙手山芋 環境部:未來大型案場須提抗災計畫

風災後都變垃圾?光電板成燙手山芋 環境部:未來大型案場須提抗災計畫

光電成本比他國貴20%!義大利綠色轉型卡關 恐難達歐盟2030減碳目標

光電成本比他國貴20%!義大利綠色轉型卡關 恐難達歐盟2030減碳目標

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畫:75位青年透過「流浪旅行」,在城市探索中看見自我的光芒

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畫:75位青年透過「流浪旅行」,在城市探索中看見自我的光芒

最新文章

一場跨界的永續幸福接力!百貨建材循環再生 打造萬里共感新空間

一場跨界的永續幸福接力!百貨建材循環再生 打造萬里共感新空間

給「小大人」選擇的權利 雀巢陪伴親職化兒童邁向成長起點

給「小大人」選擇的權利 雀巢陪伴親職化兒童邁向成長起點

鞋全家福的永續步伐:從足下,走進社會的需要

鞋全家福的永續步伐:從足下,走進社會的需要

聚焦健康、科技與地球共生 2025勞力士論壇集結國際講者 跨域對話永續未來

聚焦健康、科技與地球共生 2025勞力士論壇集結國際講者 跨域對話永續未來

知識推廣到科技防堵 國泰世華「防詐4盾」全方位打擊詐騙

知識推廣到科技防堵 國泰世華「防詐4盾」全方位打擊詐騙

兆豐銀「T+2延後交易」與各界聯合打詐

兆豐銀「T+2延後交易」與各界聯合打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