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永續綠城市的「初心」 用一棟建築,延續土地與人的情感

被視為「碳排大戶」的營建產業,在全球開始積極減碳的浪潮下,該如何創造永續新價值?

從台中起家、成立11年的磐鈺營建機構,捨棄只有追求利益的途徑,更重視環保減碳的建築目標,從建築選材到減碳技術,把關落實綠色建築的信念,並號召全體員工身體力行為,將「低碳、減碳到負碳」一步步落實於城市發展。

磐鈺營建機構9月1日發布ESG專書,回顧創立之初,原來永續早已成為企業營運的核心概念,如同磐鈺營建機構董事長張立杰堅持的信念,「在城市中創造自然」,讓各界看見「城市正在變綠」的永續實踐力。

穩紮穩打11年 腳踏實地「走出」獨特ESG策略

所謂「ESG」,分別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Social)、公司治理(G,governance)的縮寫,是當代評估企業永續的重要指標之一。

「沒有想過我在做的事是ESG,只是想把每一次隱藏在建築內的永續行動記錄下來」張立杰表示,一開始的決策,就決定了一棟建築存在的永續價值,所以必須想得更多、看得更遠。

蓋好一棟房子,是營建產業首要目標,但磐鈺從創立開始,便以「在城市中創造自然」為核心價值,將「綠色建築」作為開發原則,11年來持續為地球共好盡一份心力。

不過,如何打造兼顧人與自然共生的居住環境?磐鈺最先想到的是植栽,借助科技的力量,磐鈺模擬建物四季日照變化及風場環境,依照座向特性配置適合的植栽與室內通風,打造最舒適的居住環境,從大自然的身上吸收光與風的量能,便能從根本減少能源消費。

圖說/台中舊城區的老建築承載每一個時代的生活回憶,即便土地上的老舊建物被拆除,這片土地的生命故事仍會再上演新的篇章。 圖/磐鈺營建機構 提供
圖說/台中舊城區的老建築承載每一個時代的生活回憶,即便土地上的老舊建物被拆除,這片土地的生命故事仍會再上演新的篇章。 圖/磐鈺營建機構 提供

除了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在建築中採用綠建材、導入節能設備等作法,磐鈺找到落實低廢的新方向,由於供顧客鑑賞的臨時樣品屋,在銷售完畢即拆除,經常造成大量耗材與環境污染,磐鈺透過循環再利用舊有建材、降低廢棄物產生,為這片土地打開延續生命的大門。

在9月1日發表的ESG專書當中,磐鈺細數過去11年來的永續點滴,從吸收大地給予的創造靈感,到真正落實於建築工法,希望讓更多人理解到,磐鈺一直以來的設計靈感都與這片土地有關。

重視人與土地的連結 城市慢慢變綠了

事實上,根據聯合國最新統計,營建產業產生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已占全球約38%;另一方面,2023年7月全球創下高溫新紀錄,熱浪席捲世界各國,在被極端氣候的籠罩下,各界也思考如何幫助城市降溫。

為建築穿上綠色大衣,是磐鈺對永續城市的想像。2019年國內首座具體實踐高空綠化的住宅大樓「磐鈺雲華」,替住戶們找回親近自然的喜悅,磐鈺採用專利技術「擴張網」,讓富有生命力的蔓藤植物攀附在石材外牆上,使其綠覆率高達260%,打造一棟會呼吸的建築大樓,為國內立下創舉。

圖說/磐鈺以「擴張網」專利技術建造國內首座具體實踐高空垂直綠化的住宅大樓─磐鈺雲華。 圖/磐鈺營建機構 提供
圖說/磐鈺以「擴張網」專利技術建造國內首座具體實踐高空垂直綠化的住宅大樓─磐鈺雲華。 圖/磐鈺營建機構 提供

然而,「綠植不能只是曇花一現的高空裝飾!」張立杰侃侃而談,認為在城市中創造自然的目標只達成一半,磐鈺很早一步認知到,必須有不斷源的經費才得以續寫這份綠意。

因此「磐鈺雲華」地下500坪公共停車場開放大眾使用,並將每年獲取200多萬專款用於維護植栽,不僅都市環境獲得改善,永續綠意的美意也持續下去,讓大家看見「城市正在慢慢變綠」。

讓這場永續行動繼續下去!傳遞共善共好的認同價值

除了打造友善環境的宜居建築之外,磐鈺也從號召同仁身體力行、關懷社會並實踐公益,透過定期參與淨街、淨灘、認養道路等實際行動,從自身出發減少環境汙染,步伐也跟著街道的輪廓走出對這片土地的省思,回歸聚焦建築的基礎設計,讓自然元素成為居住生活節能減碳的利器,發展建築永續的可能性。

圖說/磐鈺號召全體員工定期參與淨街活動,立志當「彎下腰去做」的建築工匠,從自身出發減少環境汙染的過程進一步省思建築與環境的關係。 圖/磐鈺營建機構 提供
圖說/磐鈺號召全體員工定期參與淨街活動,立志當「彎下腰去做」的建築工匠,從自身出發減少環境汙染的過程進一步省思建築與環境的關係。 圖/磐鈺營建機構 提供

談到9月1日發布的ESG專書張立杰說,在梳理的過程,讓他深刻體悟永續行動一直是個沒有標準答案的ESG實驗,打造專屬住戶的理想生活是建築工匠的夢想,興築的過程是一場「低碳、減碳到負碳」永續實驗的開端。

距離實現負碳的目標,或許仍有一段路,但對磐鈺而言,將這份秉持友善環境、期許社會共好共榮的初心,內化成為企業DNA,由內而外傳遞共善共好的認同價值,便是讓這場永續行動繼續下去的動力。

圖說/磐鈺營建機構董事長張立杰秉持「在城市中創造自然」的信念,在台中舊城區尋找建築永續的可能性。 圖/磐鈺營建機構 提供
圖說/磐鈺營建機構董事長張立杰秉持「在城市中創造自然」的信念,在台中舊城區尋找建築永續的可能性。 圖/磐鈺營建機構 提供

作者文章

別等末日才後悔!全球71%濕地面臨消失危機 守護「垂直濕地」要趁早

別等末日才後悔!全球71%濕地面臨消失危機 守護「垂直濕地」要趁早

性別凍結...美國五角大廈停招跨性別者 並中止軍人性別轉換治療

性別凍結...美國五角大廈停招跨性別者 並中止軍人性別轉換治療

好自私...草莓農私自架網 多隻保育鳥類慘死網上

好自私...草莓農私自架網 多隻保育鳥類慘死網上

懶惰才不會被淘汰!樹懶教你「懶」與「慢」的生存哲學

懶惰才不會被淘汰!樹懶教你「懶」與「慢」的生存哲學

最新文章

當年輕人不再吃小米...基金會攜手部落農友保種、帶1.4噸有機小米進入校園

當年輕人不再吃小米...基金會攜手部落農友保種、帶1.4噸有機小米進入校園

丟垃圾像叫外送一樣簡單!「垃可」如何把倒垃圾變成一門千萬生意?

丟垃圾像叫外送一樣簡單!「垃可」如何把倒垃圾變成一門千萬生意?

一碗暖心湯圓,張淑芬給台積同仁真切話語、與熊本社區建立暖心連結

一碗暖心湯圓,張淑芬給台積同仁真切話語、與熊本社區建立暖心連結

展望未來讓「好事」持續不斷!懷世代公益加速器  為好的價值找對的方法

展望未來讓「好事」持續不斷!懷世代公益加速器 為好的價值找對的方法

台灣諾和諾德驅動改變 支持都原青年「洄游」的健康能量

台灣諾和諾德驅動改變 支持都原青年「洄游」的健康能量

最奇怪的職業?機器人也有感知 AI也需要「人權律師」

最奇怪的職業?機器人也有感知 AI也需要「人權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