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來了別怕!一張圖看懂「緊急避難包」裝什麼?

圖/pexels
圖/pexels

台灣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是地震高風險區,要如何防災、避免地震,成為全民常識。消防署指出,地震發生時,最重要的是「保護頭部、頸部」避免受傷,應立即採「趴下、掩護、穩住」,躲在桌下或是牆角;若在室內應優先保護自己,不要慌亂逃出戶外,若在戶外,則相對安全,應拿起隨身物品保護頭頸部,靜待地震結束。

消防署推廣地震防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圖/消防署提供
消防署推廣地震防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圖/消防署提供

消防署在「消防防災館」詳細說明地震防災知識,分三大部分「災前的準備、災時的應變與災後的整理」。災前準備,包括事先了解自家的風險,建築是否老舊?位於土壤液化帶?是否有瓦斯管線等;另外也建議固定好家具、準備「3日份的防災包」,和地震相關保險。

災時應變,地震搖晃時,千萬不要慌亂逃出戶外,應優先保護頭頸避免受傷,立即採「趴下、掩護、穩住」,如果就近有掩蔽物,就直接躲進去,躲在桌子下時可握住桌腳,當桌子隨地震移動時,桌下的人也可隨著桌子移動,形成防護屏障;附近有牆壁也可以朝牆角靠攏再趴下保護頭頸部,但需注意牆壁上頭是否有潛在危險掉落物。

若地震時在戶外,相對較安全,盡可能放低重心蹲低,拿起隨身物品保護頭頸部,靜待地震結束,千萬不要嘗試跑入戶內。若地震時在開車,應馬上安全減速,開啟警示燈,靠路邊空曠處停車,確認地震停止後再繼續前進。

若地震時在床上,請繼續待在床上、保持警覺,轉身趴下並隨手拿起枕頭保護頭頸,慌亂起身避難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危險,直到地震結束確認安全為止。若在廁所,也不要急著離開,建議要把身體壓低,持物品保護頭頸部。

災後整理部分,先確認家人是否平安、是否有斷水斷電等,若是受困,不要輕舉妄動,請保持冷靜,確認自己有沒有受傷,並打119或「製造噪音」,再想辦法讓外面的人知道自己的位置與情況。

消防署呼籲民眾在家隨時準備好3天份的緊急避難包。 圖/消防署提供
消防署呼籲民眾在家隨時準備好3天份的緊急避難包。 圖/消防署提供

消防署推廣地震防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圖/消防署提供
消防署推廣地震防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圖/消防署提供

消防署推廣地震防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圖/消防署提供
消防署推廣地震防災3步驟「趴下、掩護、穩住」。 圖/消防署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荷蘭如何從過去「人人瘋買車」,走到如今「人人自行車」的時代?

風災後都變垃圾?光電板成燙手山芋 環境部:未來大型案場須提抗災計畫

風災後都變垃圾?光電板成燙手山芋 環境部:未來大型案場須提抗災計畫

光電成本比他國貴20%!義大利綠色轉型卡關 恐難達歐盟2030減碳目標

光電成本比他國貴20%!義大利綠色轉型卡關 恐難達歐盟2030減碳目標

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畫:75位青年透過「流浪旅行」,在城市探索中看見自我的光芒

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畫:75位青年透過「流浪旅行」,在城市探索中看見自我的光芒

最新文章

一場跨界的永續幸福接力!百貨建材循環再生 打造萬里共感新空間

一場跨界的永續幸福接力!百貨建材循環再生 打造萬里共感新空間

給「小大人」選擇的權利 雀巢陪伴親職化兒童邁向成長起點

給「小大人」選擇的權利 雀巢陪伴親職化兒童邁向成長起點

鞋全家福的永續步伐:從足下,走進社會的需要

鞋全家福的永續步伐:從足下,走進社會的需要

聚焦健康、科技與地球共生 2025勞力士論壇集結國際講者 跨域對話永續未來

聚焦健康、科技與地球共生 2025勞力士論壇集結國際講者 跨域對話永續未來

富邦金控「AI防詐三部曲」 從源頭阻斷詐騙案件

富邦金控「AI防詐三部曲」 從源頭阻斷詐騙案件

破解假語音假訊息 中華電信防駭守門員、AI電話秘書全面防詐

破解假語音假訊息 中華電信防駭守門員、AI電話秘書全面防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