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禁用塑膠杯政策上路!光靠使用紙杯,真的能解決環境問題嗎?

光靠使用紙杯,真能解決環境問題嗎? 圖/pexels
光靠使用紙杯,真能解決環境問題嗎? 圖/pexels

因應國際趨勢並落實減塑政策,環保署訂定《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辦法》,規定在2024年底前,各縣市皆須規畫飲料店限用一次性塑膠杯的制度,而台北市政府環保局率先宣布12月1日起轄內飲料店不得提供塑膠一次用飲料杯(包含生物可分解塑膠材質之PLA杯),可謂全國推動減塑政策上的一大里程碑。在施行減塑政策的同時,許多餐飲業者紛紛表示已經備好紙容器來因應這個改變,然而紙製容器真的比較好嗎?

其實禁止使用特定材質製品的法規在環保歷程上並不罕見,但這類型的禁用規範往往會衍生其他環境問題。例如,美國舊金山在2007年公告禁用塑膠袋,然而在政策施行後,舊金山的紙袋消耗量卻比過去增加了四倍,平均一年使用了八千四百萬個紙袋。

回過頭來看看台灣,台南在2012年公告禁用保麗龍杯,是全國第一個禁用保麗龍杯的都市,但長期關注海洋廢棄物的環保團體針對台南沿岸的海廢進行調查,發現保麗龍製品的確少了很多,不過紙製、塑膠製等其他材質的飲料杯卻都增加了。

我們都知道紙的製造過程需要砍樹、大量用水,並使用強力漂白劑等化學藥品來製造紙漿,而紙杯在製造過程中所排放的溫室氣體也不一定比塑膠杯少,尤其為了防水,紙杯的內側勢必會有一層塑膠淋膜,同樣有塑膠微粒溶入食物中的風險。事實上,紙並沒有比塑膠天然多少,紙製品的環保光環其實是一個迷思,在許多情況上不一定如此。

因為工作關係,我常常需要參加各類型會議。每次看到紙餐盒,總是會習慣地把盒上印的宣傳文字讀過一遍,有時候會發現紙餐盒上印著很令人疑惑的標語,像是「紙餐盒是最環保的包裝」、「請多使用紙餐具,以避免二次公害」等,看了這些標語總覺得好氣又好笑,彷彿用紙容器就能解決所有環境問題一樣,況且若民眾誤以為紙容器沒有環境危害,可能會造成反彈效應(rebound effect),讓實際上的總使用量不減反增。

目前寫在紙餐盒上的環保標語,正確來說應該要改成警語,寫成:「紙餐具的製造會產生二氧化碳,紙餐具內側含有無法回收的塑膠淋膜,請減少使用」這樣才能達成環保教育的效果,也能避免紙餐盒的濫用。

減塑政策勢在必行,眼下用紙製容器的確能減少塑膠製品的用量,但從長遠的觀點來說卻完全無法解決廢棄物和資源耗竭的問題。為了避免民眾對材質產生迷思及減少誤會,除了禁止單一材質外,提出對一次性用品的完整規範並透過正確的環保宣導、環境教育來改變消費行為,更是我們未來該繼續努力的方向!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綠能也有價格戰?中國製風機成本僅歐洲同業的1/3 大廠也難敵

綠能也有價格戰?中國製風機成本僅歐洲同業的1/3 大廠也難敵

Hour of  AI  in Taiwan史上最大的全球AI學習活動

Hour of AI in Taiwan史上最大的全球AI學習活動

被忽視的獸醫...高流動率、輿論壓力、人道標準高 公職獸醫成政策下的犧牲品

被忽視的獸醫...高流動率、輿論壓力、人道標準高 公職獸醫成政策下的犧牲品

川普重整能源部!優先石油核能 取代再生能源與能源效率

川普重整能源部!優先石油核能 取代再生能源與能源效率

最新文章

台北市推動校園碳盤查!明年擴大至107校 目標透過節電、種樹達「碳中和」

台北市推動校園碳盤查!明年擴大至107校 目標透過節電、種樹達「碳中和」

淨零關鍵!看中西海岸潛力 台灣明年啟動萬噸級「碳封存」試驗

淨零關鍵!看中西海岸潛力 台灣明年啟動萬噸級「碳封存」試驗

看得到但用不到?大學生免費諮商僅2成使用 不僅難預約且怕被貼標籤

看得到但用不到?大學生免費諮商僅2成使用 不僅難預約且怕被貼標籤

公有場館帶頭!台北市首設「多元生理用品放送機」 每人每20日可免費領1次

公有場館帶頭!台北市首設「多元生理用品放送機」 每人每20日可免費領1次

水域意外頻傳...但安全管理僵化、違規開罰率低 專家批制度停滯10年

水域意外頻傳...但安全管理僵化、違規開罰率低 專家批制度停滯10年

台灣「高溫假」怎麼訂?交通部:不會放整天 擬採時段休息、給予津貼

台灣「高溫假」怎麼訂?交通部:不會放整天 擬採時段休息、給予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