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台灣新創圈」!AAMA 「搖」出百位創業家
近年新創圈出現的好消息不少,不少新創團隊獲得注資,國發會去年宣布孕育出兩支新創獨角獸「睿能創意(Gogoro)」與沛星互動;國家隊品牌「StartUp」更於去年宣布成軍。
比起幾年前,台灣新創環境似乎變得不太一樣了。其中,有位關鍵人物默默為新創生態圈「施肥」,知道的人都習慣喊他一聲校長,他是AAMA台北搖籃計畫創辦人顏漏有。
「什麼『總』字、『董』字,我聽起來都有點怪怪的,還是叫我校長吧!」一見面,顏漏有率先為這幾年的身分做了註解。
2011年,顏漏有還是勤業中國華北區總經理,擁有超過三十年投資資歷,心裡卻有一股念頭,強烈呼喊著想回台灣貢獻。「至於主題是什麼?其實我並不知道。確定的是,自己很想回台灣做點事。」顏漏有說。
返台的決定最後如願,顏漏有休息了好一陣子,而讓他把30多年經驗化成孕育台灣新業生態的契機,是他獲邀擔任一場創業競賽的評審。看著台灣年輕創業家簡報,顏漏有想起,曾經在北京推動AAMA搖籃計畫,心想何不也在台灣推動。
2012年,以公益出發,致力幫忙創業圈的AAMA台北搖籃計畫正式啟動,顏漏有一下就找來了10位創業家、高階經理人,擔任創業導師,包括Pchome董事長詹宏志、AVEDA肯夢創辦人朱平、Google Taiwan總經理簡立峰等人都被顏漏有找來幫忙,貢獻時間經驗,甚至在投資者不青睞、政府資源尚未到位前,自掏腰包籌資擔任天使投資人。缺乏資源、人脈的年輕創業家不再單打獨鬥。
AAMA計畫 「搖」出百位創業家
2020年,AAMA計畫邁入第7屆,超過200多位創業家從計畫「畢業」,70多位台灣創業家加入擔任導師。為了長期營運推動,今年7月AAMA台北搖籃計畫,轉而成立基金會。
每年都在超過100件申請者中,篩選出20位,開始兩年的計畫。為何是兩年?「要培養信任感,尤其要能在彼此面前啟齒說失敗,是需要信任的。」
儘管計畫導師個個大有來頭,顏漏有深知過去成功法則並不適用未來,過去的成功不等於保證未來成功。在計畫,他總是一再強調「成功不可複製,但智慧可以傳承。」因此,計畫中,創業師生間的互動與其說是「指導」,更精確的用詞是「共學」。
隨著計劃推從第一期推展至第七期,互相學習的對象除了創業導師、同期同學,還有漸漸累積出的學長姐。不若北京AAMA搖籃計畫,在高度競爭下,功能目的導向強烈,相互的交往多了份獵尋機會的味道,台灣AAMA多了陪伴、分享。
下一階段,更鼓勵大企業攜手新創團隊,由外而內驅動新創,一起共創。顏漏有解釋,美國矽谷或是中國大陸,許多新創團隊多有大型企業的投資。但類似的創投生態,在台灣卻極為少見,縱有零星案例合作,也多半立基在同樣的產業之上。現在,AAMA希望鼓勵不同產業一同共創。「夥伴彼此共學、攜手打造共創平台,到台灣社會共好,這是AAMA期待的目標。」
比起七、八年前,台灣新創生態缺人、缺錢、缺關注的「三『缺』狀態」,顏漏有觀察,新創生態系變好了。「資金、人才、法律、政策面向,都有改善。」他說。顏漏有觀察,AAMA計畫推動以來,每2-3年,大致可以看見不同趨勢,幾年前提案者多半集中於社群行銷、電商服務,這幾年又馬上變得不同。「AI人工智慧、雲端應用、大數據、區塊鍊的創業類型變得熱門。」
儘管這幾年台灣新創界多了更多活水,若要邁向下一步,台灣還需要更多懂得國際語彙、國際市場的人才。例如,成功走向國際的文創平台Pinkoi,創辦人顏君庭就擁有美國矽谷經驗,創辦初始就設定進攻國際市場;主攻旅遊服務平台KKday,也有類似發展元素。「數位服務平台+亞洲市場的開拓,將會是最佳時機點。」顏漏有預測台灣新創發展的下波機會。
共學共創到共好 打造生態系
近來,數位「軟」商機當道,台灣也正從擅長的硬體思維中轉換,而不同於硬體思維,所要打造平台的「生態系」思維,也正是現下所需。前陣子,顏漏有應邀前往台大EMBA畢業典禮致詞,演講主題就是「社會創新」。既是AAMA創辦人,亦是社企流iLab育成計畫校長,關於商業創新、社會企業,以致近年發展而生的社會創新,顏漏有非常清楚之間的區別。
「商業創新是為了滿足,社會企業要透過商業的手段,解決社會問題;而社會創新講求的是一種集體(colletive),強調的是一種利害人(stakeholder)關係。不管是一般人、企業,不同機構、角色都一起被涵納進來找尋找解方。」而今年台灣成功的防疫,就是一次將所有的人集結,展現數位社會創新的完美案例。
而如同社會創新所講求的生態系的一同共創,AAMA搖籃計畫也是希望透過打造完善生態系、搭建平台的方式,跳脫傳統框架,秉持「共學、共創,繼而推動社會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