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綠建築的完美結合!北美館打造「森林美術館」新地標

地下層展間高落的量體,將形塑公園中波浪起伏的立體地景。 圖/北美館提供
地下層展間高落的量體,將形塑公園中波浪起伏的立體地景。 圖/北美館提供

北美館擴建工程是近年的重大公共工程開發案,新館將打造成獨特的覆土式地下美術館,台北市都審委員會今首次審議,申設單位欲徵求同意先行取得雜項執照後施工,經討論後,都審會同意地下連續壁的雜項工程先行,至地面層景觀部分,則請申設單位依委員意見修正,再提都審委員會審議。

台北市立美術館1983年成立,是台灣首座現當代藝術博物館,營運迄今多年,館舍老舊、空間及設備不敷使用,因此台北市文化局提出新的首都美術館計畫,打造前瞻性的藝術園區。北美館擴建工程採統包方式,總經費52.34億、統包工程經費44.31億,去年由福清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得標。

建築團隊以塑造「森林美術館」意象為目標,地面層以大量綠化及景觀設計留給市民森林般的開放空間,規劃一棟地上1層、地下2層的建築物,作為展演映空間、多媒體儲存空間、教育服務空間、行政空間及停車場等用途,去年9月30日開工動土,預計2027年完工。

申設單位今表示,依據統包精神「邊設計、邊施工」,希望徵求都審委員會同意先行施工,因雜照的地下工程與地上外觀的關係不是非常密切,盼能單獨申請並取得雜項執照,以進行地下室工程開工,爭取早日完工使用。

台北市都審委員會建議,北美館擴建案為地下美術館,地面層規劃設計仍應回應公園使用的定位、維持公園綠意。

委員會指出,該案目前規劃設計的地形似小土丘,因斜坡與中山北路側的人行方向垂直,應注意大雨衍生的地表逕流,以及無障礙通行等友善環境塑造。中山北路也是北市重要景觀綠廊,大量使用者主要從該側進入,應妥善考量北美館與中山北路側的介面及景觀。

都審委員會表示,同意地下連續壁的雜項工程先行,至地面層景觀部分,則請申設單位依委員意見修正,再提都審委員會審議。

北美館本館與新建館舍、周邊設施相對位置的示意圖。 圖/北美館提供
北美館本館與新建館舍、周邊設施相對位置的示意圖。 圖/北美館提供

台北市立美術館1983年成立,是台灣首座現當代藝術博物館。 圖/北美館提供
台北市立美術館1983年成立,是台灣首座現當代藝術博物館。 圖/北美館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全球最老落羽杉在北美!一窺在濕地生活超過2千年的凍齡秘訣

全球最老落羽杉在北美!一窺在濕地生活超過2千年的凍齡秘訣

防範下一次疫情!WHO通過全球防疫「大流行公約」 美國卻表明不會奉陪

防範下一次疫情!WHO通過全球防疫「大流行公約」 美國卻表明不會奉陪

台灣首支再生瓶裝茶!含30% rPET 為塑膠回收找出路

台灣首支再生瓶裝茶!含30% rPET 為塑膠回收找出路

別再靠近了!台灣特有種「台灣魔芋」獨特魅力成危機 違者將開罰

別再靠近了!台灣特有種「台灣魔芋」獨特魅力成危機 違者將開罰

最新文章

路上不起眼的人孔蓋?可能是你在災難中最需要的一間「廁所」️

路上不起眼的人孔蓋?可能是你在災難中最需要的一間「廁所」️

綠屋頂、冷屋頂、太陽能屋頂,哪種屋頂最能降低都市熱島效應?

綠屋頂、冷屋頂、太陽能屋頂,哪種屋頂最能降低都市熱島效應?

讓城市「流汗」散熱!北美館的微氣候地景「毛孔城市」幫台北消暑

讓城市「流汗」散熱!北美館的微氣候地景「毛孔城市」幫台北消暑

退場人行地下道還可以這樣用?永和4處地下道改當滯洪池 發揮防災新價值

退場人行地下道還可以這樣用?永和4處地下道改當滯洪池 發揮防災新價值

當信仰遇上永續:東南亞最大清真寺的綠色革命

當信仰遇上永續:東南亞最大清真寺的綠色革命

木頭竟能蓋高樓?水泥叢林之外的低碳選擇 好處顛覆想像

木頭竟能蓋高樓?水泥叢林之外的低碳選擇 好處顛覆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