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要在2030年揮別一次性紙杯 「借一杯」試驗擴大中

星巴克在美試驗循環杯並分析消費者使用體驗。 圖片來源:Starbucks
星巴克在美試驗循環杯並分析消費者使用體驗。 圖片來源:Starbucks

在未來,人們手中的星巴克,仍然印有經典的美人魚標誌,但將不再是一次性紙杯。今年8月14日到10月22日,美國加州納帕(Napa)和帕塔露瑪(Petaluma)的12家星巴克門市正在進行可重複使用杯子試驗計畫,店內會提供循環杯,顧客也可以攜帶自己的杯子前來消費,並獲得優惠獎勵。

《美聯社》報導,星巴克最終計劃在2030年全面停用一次性紙杯,並於全球推廣循環杯租借服務。

2030年揮別一次性紙杯

據美國《信使報》(The Messenger)報導,美國人每年大約用掉1300億個一次性杯子,其中有約500億個是咖啡紙杯。星巴克的一次性紙杯已成為消費者生活的一部分,但在數年後,星巴克將完全停用這些紙杯。事實上,《美聯社》報導,星巴克早在2008年就說過,希望到2015年,所有的杯子都是可回收或可重複利用,但至今要實現目標,仍遙遙無期。

星巴克指出,鑑於循環經濟是未來趨勢,星巴克正逐漸淘汰一次性塑膠,支持使用回收材料,以及推廣循環利用。星巴克準備把循環杯服務推廣到更多分店,並且從中學到如何用便利、輕鬆又有趣的方式,鼓勵消費者放棄一次性外帶杯、改用循環杯。星巴克期許,到了2030年可以把碳足跡、用水量和廢棄物減少一半。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星巴克,提供個人洗杯機,方便消費者清洗杯子。 照片來源:Starbucks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星巴克,提供個人洗杯機,方便消費者清洗杯子。 照片來源:Starbucks

消費者也可以透過星巴克得來速,以個人杯子購買咖啡。 照片來源:Connor Surdi/Starbucks
消費者也可以透過星巴克得來速,以個人杯子購買咖啡。 照片來源:Connor Surdi/Starbucks

「借一杯」 星巴克在美推循環杯服務

星巴克近年積極推廣稱為「借一杯」(Borrow A Cup)的循環杯服務。目前在美國部分地區展開試驗,若顧客忘記攜帶杯子,可借用星巴克循環杯,並於歸還後享有1美元折扣。試驗結果將與一家專營循環回收系統的公司「TURN Systems」合作,以更了解顧客歸還杯子的行為模式。

星巴克永續長柯伯里(Michael Kobori)表示,未來只是從紙杯變成可重複使用的循環杯,上頭仍會印著星巴克的經典標誌。

此外,星巴克還跟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循環生活實驗室(Circular Living Lab)合作,挑出一些損壞太嚴重,不適合重複使用的杯子,送到實驗室回收,經過磨碎、融化並擠壓成長條形塑膠片,可以製成循環杯回收箱。

這項環保策略卻受到部分顧客質疑。據《Delish》報導,除了有擔心循環杯衛生問題的聲浪,也有顧客會嫌麻煩,循環杯服務在少部分都會區或許還行得通,但出了都市,可能推不動。

另外也有顧客也表示,收集、運輸和清洗循環杯,比起製造和運輸新的紙杯,對環境其實更有害。然而,也有支持者認為,這項政策能保護環境,早該實行了。


參考資料


本文授權轉載自《公民報橘》(原文為:星巴克要在2030年揮別一次性紙杯 「借一杯」試驗擴大中

作者文章

野保vs.動保大戰!野生動物犬殺問題不斷 與動保法政策轉向有關?

野保vs.動保大戰!野生動物犬殺問題不斷 與動保法政策轉向有關?

比往年高2.34°C...日本6月平均氣溫已創下127年來新高

比往年高2.34°C...日本6月平均氣溫已創下127年來新高

道安三箭之一:交通部公布「汽車隔熱紙透光率指引」 明年起新車強制納管

道安三箭之一:交通部公布「汽車隔熱紙透光率指引」 明年起新車強制納管

法國住家冷氣安裝率僅4%?不為電費 抗拒冷氣的主因還是文化習慣、法規

法國住家冷氣安裝率僅4%?不為電費 抗拒冷氣的主因還是文化習慣、法規

最新文章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一石二鳥!科學家利用大腸桿菌 將塑膠垃圾變止痛藥原料

一石二鳥!科學家利用大腸桿菌 將塑膠垃圾變止痛藥原料

2025舊衣回收指南/一次看懂18種回收管道 從社福機構到二手平台都有

2025舊衣回收指南/一次看懂18種回收管道 從社福機構到二手平台都有

點廢成金!台灣肖楠廢棄枝葉「隱藏版」實力:抗菌、抗氧化更勝葉部精油

點廢成金!台灣肖楠廢棄枝葉「隱藏版」實力:抗菌、抗氧化更勝葉部精油

朋友來柑一杯!石岡滯銷柑橘釀成「柑杯酒」 獨特風味為農民找到新出路

朋友來柑一杯!石岡滯銷柑橘釀成「柑杯酒」 獨特風味為農民找到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