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廢翻身-廢棄的鳳梨葉能做什麼?她把它們編成衣

許玓維致力推廣用鳳梨葉取纖維成衣,強調農業循環,降低農廢產生。 圖/李文德攝影
許玓維致力推廣用鳳梨葉取纖維成衣,強調農業循環,降低農廢產生。 圖/李文德攝影

鳳梨葉也能取纖維成衣?台南「纖女鳳梨絲工坊」將被視為廢棄物的鳳梨葉,取纖維後發展鳯梨纖維編織及相關的鳳梨纖維工藝。創辦人許玓維表示,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用鳳梨纖維有多元的發展。

除了用鳳梨纖維編織成衣外,更有手提袋等文創商品,相當多元。 圖/李文德攝影
除了用鳳梨纖維編織成衣外,更有手提袋等文創商品,相當多元。 圖/李文德攝影

許玓維是台南關廟人,在花蓮就學時,習得了原住民編織,了解到有很多自然素材可以取用,很嚮往自己做東西自己使用,於是觸動了她想自己完成的夢想。

畢業後,她先投身關廟埤頭宋江陣的彩繪臉譜調查,花了3年田調及影像記錄。完成宋江陣相關資料整理與考據。這時,原本用自然媒材做編織的想法又被喚醒。

許玓維選擇在台南落腳,透過各項計畫爭取經費,成立「纖女鳳梨絲工坊」,顧名思義用的是鳳梨葉,刮出纖維做編織。

她說,剛成立工作坊時,需要拿著湯匙刮鳳梨葉非。一天5個小時,只能取得50片鳳梨葉共12.5公克的纖維,相當費時又費工;獲得水保局計畫支持後,開始以機器取纖,1天能夠取得2公斤,快上許多。

由於鳳梨纖維轉為紡織線還要先經過捻線,更需要人工花費心力。許玓維指出,光是一件背心,就要將纖維洗曬2次,加上捻線編織成形,最起碼都要3個禮拜才能完成。此外,她更將20%鳳梨纖維及縲縈混紡,完成了一件又一件上衣。

許玓維表示,鳳梨纖維成衣的好處,除了透風外,更因是自然材質編織而成,對於環保循環更是有益。另一方面也是讓過去是為農廢的鳳梨葉也有全新的風貌。

許玓維說,由於鳳梨纖維取材成本高,未來更將結合植物染布一起編織成衣。不過希望未來能夠有更多領域也能夠投入鳳梨纖維的開發,如生物科技或者牙線,讓鳳梨纖維有更多元的發展。

延伸閱讀

>>這塊木板用衣服做的-雄材大智讓「舊衣變木材」!

>>零廢棄花店-落葉落果也是花圈主角,隨地撿拾美麗

>>蛋盒蓋舞台-《自然而然劇團》二手資源演一線故事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塔塔加三山新科技!登山步道裝流量計數器 幫助掌握園區人流、優化管理

塔塔加三山新科技!登山步道裝流量計數器 幫助掌握園區人流、優化管理

百年傳統技藝「剖香腳」再現!現場展演手工製香 希望吸引年輕世代關注

百年傳統技藝「剖香腳」再現!現場展演手工製香 希望吸引年輕世代關注

厲害鼠!非洲巨鼠「掃雷」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3年多嗅出109顆地雷

厲害鼠!非洲巨鼠「掃雷」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3年多嗅出109顆地雷

小琉球要有紅綠燈了!全島第一支交通號誌 民眾看法卻兩極

小琉球要有紅綠燈了!全島第一支交通號誌 民眾看法卻兩極

最新文章

花藝也可以很永續!「藍花手作」用枝椏取代塑膠 創造可自然分解的友善花藝

花藝也可以很永續!「藍花手作」用枝椏取代塑膠 創造可自然分解的友善花藝

日本官員用廚餘培養環保「麴飼料」 一舉解決垃圾和豬臭味!

日本官員用廚餘培養環保「麴飼料」 一舉解決垃圾和豬臭味!

不要的蔬果皮也能變零食?健康與減廢的高纖能量棒誕生

不要的蔬果皮也能變零食?健康與減廢的高纖能量棒誕生

「墾丁不只大街!」越野賽事用海廢做獎牌 結合在地社區推環保戶外運動

「墾丁不只大街!」越野賽事用海廢做獎牌 結合在地社區推環保戶外運動

展覽帆布不浪費!日常經典回收展覽輸出物 製成環保商品、重新融入日常

展覽帆布不浪費!日常經典回收展覽輸出物 製成環保商品、重新融入日常

廢貝殼變身建材! 創新混凝土如何解決淹水難題?

廢貝殼變身建材! 創新混凝土如何解決淹水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