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廢助攻分解!「牡蠣殼」變身成「可分解」餐盤

水試所嘗試把牡蠣殼加入PBS生物可分解材料中,製成餐盒套組。 圖/(左)freepik、(右)水試所提供
水試所嘗試把牡蠣殼加入PBS生物可分解材料中,製成餐盒套組。 圖/(左)freepik、(右)水試所提供

農委會水試所在生物可分解材料(如PBS)中加入牡蠣殼,成功開發牡蠣殼/PBS生物性材料,最多可取代20%的PBS原料,不僅能有效降低製造成本,且可大量去化牡蠣廢殼,並因應未來世界各地課徵塑膠產品稅的發展趨勢,達到環境友善和循環減廢。

水試所表示,傳統塑膠製品如 PS、PP、PE、PVC等,在使用後大部分進入垃圾場或散落周遭環境中,流入海洋中,因其無法分解,易造成海洋汙染與塑膠微粒(粒徑小於5mm的塑膠碎片)危害等問題。此外,塑膠在生產過程及焚化處理時所產生的溫室氣體也造成大量的碳排放,嚴重威脅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中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控制在1.5度C以內」的氣候目標。

水試所說,生物可分解材料(biodegradable material)在特定條件下經堆肥處理後,可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無機化合物,供植物吸收利用,最終回歸大自然中。

水試所利用牡蠣殼加入生物可分解材料PBS中,所製成的牡蠣殼/PBS複材,具有與市售PBS相當的機械性能,可射出成型製成生物可分解餐盒、碗盤等,同時發現牡蠣殼的添加,能有效提升材料的熱穩定性。

在重金屬溶出試驗中,牡蠣殼/PBS複材也符合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且該複材經堆肥處理45天後(於標準作業溫度58±2℃下),其崩解度可達95.1%,顯示其具有相當的崩解能力及可分解性。

水試所也嘗試把牡蠣殼加入PBAT與PBSA等聚酯類開發生物可分解料源,未來可依不同原料特性應用於食品容器、包裝、農用材料等,具有商業開發潛力。

水試所嘗試把牡蠣殼加入PBS生物可分解材料中,製成餐盒套組。 圖/水試所提供
水試所嘗試把牡蠣殼加入PBS生物可分解材料中,製成餐盒套組。 圖/水試所提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超過1/4死於人類活動...鯨豚至少20%死亡跟混獲漁業有關

超過1/4死於人類活動...鯨豚至少20%死亡跟混獲漁業有關

力拚本土碳匯示範場域!屏東推人工林碳匯專案、打造森林碳權品牌

力拚本土碳匯示範場域!屏東推人工林碳匯專案、打造森林碳權品牌

停擺氣候研究!川普政府擬砍海洋大氣總署預算、裁氣候研究部門

停擺氣候研究!川普政府擬砍海洋大氣總署預算、裁氣候研究部門

連續2年暫停捕鯨!冰島因景氣不佳 表示暫停夏季捕鯨季

連續2年暫停捕鯨!冰島因景氣不佳 表示暫停夏季捕鯨季

最新文章

肉桂不只能吃 還能防農作疾病?效果佳、無化學成分、不擔心殘留

肉桂不只能吃 還能防農作疾病?效果佳、無化學成分、不擔心殘留

咖啡農靠咖啡渣翻身?咖啡渣製成拜拜香大賣400斤 年收入逼近500萬

咖啡農靠咖啡渣翻身?咖啡渣製成拜拜香大賣400斤 年收入逼近500萬

花藝也可以很永續!「藍花手作」用枝椏取代塑膠 創造可自然分解的友善花藝

花藝也可以很永續!「藍花手作」用枝椏取代塑膠 創造可自然分解的友善花藝

日本官員用廚餘培養環保「麴飼料」 一舉解決垃圾和豬臭味!

日本官員用廚餘培養環保「麴飼料」 一舉解決垃圾和豬臭味!

不要的蔬果皮也能變零食?健康與減廢的高纖能量棒誕生

不要的蔬果皮也能變零食?健康與減廢的高纖能量棒誕生

「墾丁不只大街!」越野賽事用海廢做獎牌 結合在地社區推環保戶外運動

「墾丁不只大街!」越野賽事用海廢做獎牌 結合在地社區推環保戶外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