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小資鏟屎官!工研院開發:把廢豆渣變貓便所
台灣人愛吃豆類食品,一年進口約250萬噸的大豆,製作成豆漿、豆腐、豆干等各種食品,但在享受美食的背後,相對的也衍生產出約40萬噸的豆渣。為解決龐大豆渣處理的難題,工研院團隊特別研究豆渣成分,研發出低成本乾燥保存技術,讓豆類製品剩餘物經過循環經濟的科技變身,也能變成受養貓族歡迎的貓用豆腐砂,開創豆渣再利用的新商機。
工研院中分院副執行長李士畦表示,豆渣在常溫下置放,不到三天就會腐敗發臭,進而對環境、空氣都造成汙染;過去豆渣最常見的處理方式為轉售給養豬業者做豬飼料,或是堆肥處理,近年又因為非洲豬瘟的影響,多數養豬業者不願意再收購豆渣做為豬飼料,因此傳統的豆渣去化方式面對極大考驗。工研院以科技協助豆渣去化,善用每一分資源,把剩餘物變「綠金」,解決業者的困擾。
李士畦進一步指出,豆渣本身富含水量,吸水性高,要能再利用,最大的困難點在於它的乾燥及脫水,這一點讓研發團隊傷透腦筋,要有效降低豆渣水份,又不能太乾焦掉,為了要符合再利用的條件,研發團隊在研究初期花了很多時間,一批一批的測試,每次幫豆渣脫水的過程,都要花上接近一天的時間,也都要守在豆渣旁,觀察水份變化。
後來研發團隊以智能型低溫乾燥技術,透過遠端自動監控室內溫度與濕度變化,將原本含水量高達80%以上的豆渣,依據不同產品配方需求,調整適當含水率後,成為基礎材料,再運用材料吸水性強的特質,調配製成貓砂(豆腐砂),也為目前多為大陸進口的貓用豆腐砂市場,開啟一條國產自製的路。
工研院目前已協助桃園豆腐公會廠家開發豆渣應用技術與料源整合規劃服務,期望能結合循環經濟議題,將原需耗費成本清運之豆渣廢棄物,有效轉化為深具附加經濟價值之貓砂(豆腐砂),進而帶動開創零廢棄物的豆腐產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