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台電研發「去碳燃氫」發電機 年少7千噸碳排

蔡英文總統、立委蘇巧慧、經濟部長王美花、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等人共同見證氫能技術發展。 圖/李定宇攝影
蔡英文總統、立委蘇巧慧、經濟部長王美花、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等人共同見證氫能技術發展。 圖/李定宇攝影

為推動電力淨零,中研院與台電研發去碳燃氫,透過將天然氣以高溫裂解為氫氣與固態碳,讓天然氣裂解製氫燃燒,並串聯商用小型發電機組。台電表示,去碳燃氫技術整合國內第1套65kW混氫型微氣渦輪發電機,今年9月成已功混氫10%比例運轉發電,後續將與國內氣體製造商擴展應用規模,目標年底前於興達電廠氫氣混燒,以氫氣替代5%天然氣估算,每年可減少超過7千噸碳排放。

為符合非核家園政策,中央政府正積極邁向終止核電及發展天然氣發電,但天然氣仍產生碳排放,台電與中研院今日上午於台電綜合研究所樹林所區舉行「去碳燃氫發電技術發布會」,蔡英文總統、立委蘇巧慧、經濟部長王美花、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等人共同見證氫能技術發展。

相較目前國內積極推動的天然氣發電,在燃燒過程中仍會產生二氧化碳,需要經費碳捕捉封存。中研院與台電合作將天然氣分解成氫氣及固態碳,氫氣可用於燃燒發電且不產生二氧化碳,固態碳則可售出作為工業原料、建材、或是備用能源。

而目前天然氣發電每噸產生7700度電,總成本2萬2220元,收入卻僅2萬790元,等於不斷燃燒就不斷虧損。但去碳燃氫每噸發電4277度電,成本為1萬8101元,加上售出固態碳的收入後為1萬9048元,成為去碳燃氫的直接成本優勢。

去碳燃氫加上出售固態碳收入,將成為能賺錢的發電方式。 圖/中研院提供
去碳燃氫加上出售固態碳收入,將成為能賺錢的發電方式。 圖/中研院提供

台電指出,去碳燃氫是將天然氣以高溫裂解為氫氣與固態碳(碳黑),該技術過去主要用於工業碳原料產製,近年國際淨零排放趨勢,德、美、澳等國相繼試驗將氫氣應用發電領域。

台電說明,去碳燃氫產製的氫氣可做為發電及工業使用,碳黑則可用於精密、高產值化工業生產原物料。該技術相較既有天然氣蒸汽重組技術,產氫過程所需能量減少近40%,且不會產生二氧化碳,然而過往因工程技術門檻較高,國際亦無商業化量產設備問世,此次與中研院合作,共同讓技術跨出實驗室,實質落地發出電力,更具減碳與經濟效益。

去碳燃氫技術將碳排放降至於零。 圖/中研院提供
去碳燃氫技術將碳排放降至於零。 圖/中研院提供

台電表示,去碳燃氫技術整合國內第1套65kW混氫型微氣渦輪發電系統,今年9月成功以混氫10%比例運轉發電,後續中研院將與國內氣體製造商擴展應用規模,目標年底前於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氫氣混燒。未來在氫氣來源供應穩定、輸儲設施搭配完善,以氫氣替代5%天然氣估算,每年可減少超過7千噸碳排放量,未來更將視技術發展逐步提高混氫比例,進而推展至國內其餘電廠機組。

中研院與台電合作將天然氣分解成氫氣及固態碳,氫氣可用於燃燒發電且不產生二氧化碳,固態碳則可售出作為工業原料、建材、或是備用能源。 圖/中研院提供
中研院與台電合作將天然氣分解成氫氣及固態碳,氫氣可用於燃燒發電且不產生二氧化碳,固態碳則可售出作為工業原料、建材、或是備用能源。 圖/中研院提供

中研院與台電研發去碳燃氫,透過將天然氣以高溫裂解為氫氣與固態碳,讓天然氣裂解製氫燃燒,並串聯商用小型發電機組。圖為示範模組。 圖/李定宇攝影
中研院與台電研發去碳燃氫,透過將天然氣以高溫裂解為氫氣與固態碳,讓天然氣裂解製氫燃燒,並串聯商用小型發電機組。圖為示範模組。 圖/李定宇攝影

中研院與台電研發去碳燃氫,透過將天然氣以高溫裂解為氫氣與固態碳,讓天然氣裂解製氫燃燒,並串聯商用小型發電機組。 圖/李定宇攝影
中研院與台電研發去碳燃氫,透過將天然氣以高溫裂解為氫氣與固態碳,讓天然氣裂解製氫燃燒,並串聯商用小型發電機組。 圖/李定宇攝影

中研院與台電研發去碳燃氫,透過將天然氣以高溫裂解為氫氣與固態碳,讓天然氣裂解製氫燃燒,並串聯商用小型發電機組。圖為示範模組。 圖/李定宇攝影
中研院與台電研發去碳燃氫,透過將天然氣以高溫裂解為氫氣與固態碳,讓天然氣裂解製氫燃燒,並串聯商用小型發電機組。圖為示範模組。 圖/李定宇攝影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彰化再傳石虎路殺...今年來第7隻、2年來第14隻

彰化再傳石虎路殺...今年來第7隻、2年來第14隻

要看趁現在!台北動物園喜迎6隻大紅鶴寶寶 一睹灰褐色毛絨模樣

要看趁現在!台北動物園喜迎6隻大紅鶴寶寶 一睹灰褐色毛絨模樣

日本年吃6.1萬噸鰻魚!其中近3/4靠進口 傳統美食成全球保育辯論焦點

日本年吃6.1萬噸鰻魚!其中近3/4靠進口 傳統美食成全球保育辯論焦點

龜剛欸?蓮池潭烏龜池改建生態島 設計卻違背需求、烏龜爬不上去

龜剛欸?蓮池潭烏龜池改建生態島 設計卻違背需求、烏龜爬不上去

最新文章

航太巨頭轉向地下?波音攜手新創企業封存10萬噸碳排 尋找SAF替代方案

航太巨頭轉向地下?波音攜手新創企業封存10萬噸碳排 尋找SAF替代方案

蘋果挑戰不可能!3D列印Apple Watch錶殼 實現航太級鈦金屬量產、省下大量材料

蘋果挑戰不可能!3D列印Apple Watch錶殼 實現航太級鈦金屬量產、省下大量材料

一宿換一樹 旅客減少房務清潔化作上萬棵樹

一宿換一樹 旅客減少房務清潔化作上萬棵樹

台灣技術輸出!與瓜地馬拉合作 推動全球首個竹子碳權專案

台灣技術輸出!與瓜地馬拉合作 推動全球首個竹子碳權專案

9個月完全降解的尿布?美國新創用真菌消化塑膠 每分鐘30萬片垃圾變堆肥

9個月完全降解的尿布?美國新創用真菌消化塑膠 每分鐘30萬片垃圾變堆肥

洗碗機竟完勝手洗!更省水、更環保 碳排不到手洗的一半

洗碗機竟完勝手洗!更省水、更環保 碳排不到手洗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