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努力也能過好生活!遵守「成長的極限」反而走更遠

2024/04/26 臉譜出版:文/唐妮菈.米道斯(Donella Meadows)、喬詹.蘭德斯(Jorgen Randers)、丹尼斯.米道斯(Dennis Meadows)

編按:在「拚經濟」當道的社會裡,成長經常被視為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企業想要營收每年增加、政府盼望GDP不斷成長……

然而,經濟或生產力真的有辦法無止境的成長嗎?一群專家早在30多年前,便給出了否定答案。1972 年,由全球百位政經領域菁英組成的「羅馬俱樂部」發表《成長的極限》研究報告。「拚經濟」有賺有賠,若不想賠上整顆地球,人類勢必要做出改變。

0
一般人支持追求成長的政策,因為他們認為成長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福利,政府則把追求成長當成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 圖/freepik

誰說「成長=成功」?

一般人支持追求成長的政策,因為他們認為成長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福利,政府則把追求成長當成解決一切問題的方法。

在富國中,人們認為追求成長乃為確保就業機會、社會向上提升和技術進步的必要條件;於窮國中,追求成長似乎是脫離貧窮的唯一方法。許多人認為,必須靠成長提供保護和改善環境所需的資源。政府和企業主莫不卯足全力提高生產力及追求更大幅度的成長。

基於這些理由,成長被視為該慶祝的事。我們只要想想以下的同義詞,如發展、進步、進展、成就、改善、繁榮、成功等,當會有所領會。

以上所談的是成長的心理和制度上的原因。此外,成長還牽涉到從事系統研究的人所稱的結構性原因,也就是人口/經濟系統組成要素之間存在著相互關係的根本原因。

成長可以解決許多問題,但也製造不少問題!

成長可以解決許多問題,但是也製造了不少問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有極限的存在。地球本身是有其限度的。

有形物質,含人口、人類所擁有的汽車、房屋和工廠等,是不可能無限度成長的。但成長的極限並不等於人口、汽車、房屋、或工廠數量的極限(起碼兩者沒有直接的關係)。成長的極限乃是生產率(throughput)的極限──也就是維持人類、汽車、房屋和工廠正常運作所需能源和原料持續不斷生產的限度;也是人類在不超過地球生產或吸收能力的情形下,獲取資源(穀物、草料、森林、魚類)和排放廢物(溫室效應氣體、有毒物質)的速率限率。

人口和經濟依賴地球上的空氣、水、糧食、原料和化石燃料,這些資源會將廢物及污染物還給地球。資源流動的源頭包含礦床、地下水層及土壤中的養分;終點則含大氣層、地表水域及廢物掩埋地。自然界的成長極限,就是地球的源頭提供物質和能源的能力,以及地球的終點吸收污染和廢棄物的能力之限度。

0
我們用不著現今的高生產率,即可讓全世界的人民享有良好的生活水準。 圖/freepik

不用那麼努力 我們仍能享有良好生活水準! 

接下來,我們將探討源頭和終點的現況,透過援引資料提出兩個觀點,其中一個觀點道出好消息,另一個觀點則帶來壞消息。

0
自然界的成長極限,就是地球源頭提供物質和能源的能力,以及地球終點吸收污染和廢棄物的能力。 圖/臉譜出版提供

壞消息是,很多重要資源來源已快耗盡或品質愈來愈差,而且廢物吸收系統的負荷已滿,甚或有「滿溢」的現象。人類經濟活動的生產量,以現今的生產率而言,是無法持續太久的。許多源頭和終點都已飽受壓力,已經開始透過成本增加、人口負擔加重和死亡率上升等現象來抑制成長。

好消息是,我們用不著現今的高生產率,即可讓全世界的人民享有良好的生活水準。降低人口數量、改變消費模式,或採用更多能有效利用資源的技術,都能縮小生態足跡。這些都是我們做得到的。人類的知識足以一方面維持其所需的適量貨品和服務,一方面大幅減輕地球的負荷。理論上,有許多方法可將人類生態足跡(註 1)縮小至其極限範圍內。

註 1:「生態足跡」用於表達「人類對地球的要求」與「地球提供人類需求」之間的關係。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WWF)發表的《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自 1980 年代末期以來,人類每年使用的資源都超過地球所能再生的資源;換句話說,地球社會的生態足跡已經超過地球所能提供的限度。

0
本文摘自:《成長的極限》 圖/臉譜出版提供


但理論不會自動變成實務。我們並未做出能夠縮小生態足跡的改變和選擇,起碼,我們的行動不夠快,無法減輕源頭和終點日益沉重的負荷。我們未做出必要的改變和選擇,是因為沒有直接的壓力要我們這麼做,更因為落實這些改變和選擇需要很長的時間。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臉譜出版

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他要的書,每本書都能找到讀它的人,讀書可以僅是一種樂趣,甚或一個最尋常的生活習慣。

作者文章

我們用不著現今的高生產率,即可讓全世界的人民享有良好的生活水準。 圖/freep...

不努力也能過好生活!遵守「成長的極限」反而走更遠

2024/04/26
《請說「國語」》作者詹姆斯.格里菲斯指出,現在能說流利上海話的上海人,已經剩下不...

世界母語日/粵語、上海話正「被消失」…為何中共強硬消滅?

2024/02/20
香港九七回歸後,民間出現「用普通話教學,學生表現比較好」的說法。圖拍攝於香港。 ...

為何600萬人使用的粵語,可能在1、2個世代內式微?

2024/01/17
常駐立川市兒童未來中心的三名員工都是女性。她們的工作在於搭起來館的小孩子與地區市...

女性的力量 打造「人與人連結」的社區設計

2019/05/02
來直島必訪草間彌生的南瓜作品。圖/報系資料照

從被遺忘的島嶼到現代藝術聖地:直島的誕生

2019/04/24
有太多學生是在白花錢,他們以學費換得的只是高等教育的幻覺,畢竟吸引他們前往就讀的...

高等教育一場空 你讀的科系只是一場幻覺?

2018/12/27

最新文章

美德醫療響應聯合線上「為地球種一棵樹」計畫。 圖/美德醫療 提供

ESG永續開局!美德醫療守護全民健康 共創地球美好未來

2024/05/06
創立ecoBirdy,要以永續商業的力量對現今社會所面對的困境。 圖/Detra...

再生塑膠做玩具-設計師投身循環經濟 給兒童美麗產品和地球

2024/05/05
圖為沃旭能源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運維船及戒護船作業。 圖/聯合報資...

亞太最大!離岸風場完工併聯 台灣風電容量翻倍

2024/05/05
他是曾轟動全台的嫌犯,如今變友善農友,楊儒門表示不後悔,白米炸彈客變溝通稱號。 ...

永續不是口號!白米炸彈客楊儒門 轉作友善彩田米農友

2024/05/04
西非國家馬利遭受停電和熱浪夾擊,可以保鮮食物和帶來清涼的冰塊價格飆漲,有時比麵包...

熱浪加缺電…西非用冰塊降溫 售價比麵包貴

2024/05/04
為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攝...

百大企業僅40家有氣候目標 報告批評:缺乏計畫的承諾是公關伎倆

2024/05/0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