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機回收、租賃再利用…台灣6大科技廠 搶攻循環經濟
科技大廠聯手推動循環經濟,期望透過回收、維修、租賃及再利用等方式,延長電子產品生命周期,達環境永續。但這條循環經濟之路,面臨的是法規及消費習慣挑戰,已有科技大廠積極投入。本報特別製作專題報導,看業者如何打造循環經濟這一門好生意。
基於永續概念,一線科技電子大廠紛紛投入循環經濟商機,鴻海(2317)布局內循環經濟,訴求廠區內材料提煉後回收自用,緯創打造營收百億元的售後維修中心,華碩成立翔碩科技投入二手機買賣,技嘉分割百事益從板卡維修跨入整新機銷售,宏碁更孵化維修團隊海柏特登錄興櫃。
鴻海循環經濟先是以內循環自用為主,打造三座廢棄物零填埋驗證工廠,塑膠內循環率40%等,2023年也宣布旗下優爾材料將與TCL奧博(天津)環保發展公司合作PCR(Post-Consumer Recycled)塑膠。
緯創則在全球廣設售後維修中心,年營業額粗估突破百億元,並在昆山成立緯潤高新材料投入塑膠回收,從顯示器、桌上型電腦、電視機到路由器、伺服器、滑鼠、鍵盤、風扇,每年回收電子廢棄物數千噸,回收PCR塑膠及鋼跟鋁再利用。
華碩2021年成立翔碩科技,投入舊機回購及整新機銷售服務,誓言要從台灣出發,朝電腦回收界第一品牌邁進。
技嘉科技旗下百事益擁有最大的DIY板卡售後維修能力,年營收超過10億元,現在也延伸服務朝二手機銷售、推甜檸檬認證,並開發企業電腦租賃、整新再出租業務,打造循環經濟通路,預估延長電腦使用壽命三分之一以上。
宏碁科技近年整理分割歐洲及亞太兩區維修團隊,分別成立enfinitec及海柏特(High point),其中海柏特已登錄興櫃,上半年營收4.56億元,揭露修理家電的毛利率17.5%,EPS 0.85元,集團董事長陳俊聖更直言這是一門「反景氣」生意,景氣愈差生意愈好,願意修理家電的人愈多。
不過,外循環經濟挑戰也不少,鴻海集團D次集團子公司新能循環科技今年5月在官網突然宣布停業,過去兩年,鴻海集團攜手全家便利商店合作收購iPhone等高階品牌二手機,計畫整新後再出售,但才營運兩年就宣告退場。
循環經濟是一門利他又利己的生意,為何新能循環科技難以走下去?一位不願具名業者分析,台灣消費者還沒有建立電子產品回收習慣是主因,許多人習慣把舊手機跟電腦堆在家裡,其次,經營循環經濟需要一點耐心,進軍二手手機回收市場,企業主需要給更長時間。
不過,通路選擇是關鍵,新能循環科技選擇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全家門市據點雖夠多,便利性高,但因店員無相關電子產品訓練,回購機制是利用網頁輸入規格及拍照,由電腦做手機回購價估算,消費者打包後交給店員寄回,店員不負責檢查設備狀況,收回的商品品質狀況究竟如何?回購價是否制訂妥當?都會是攸關二手機生意成敗關鍵。
循環經濟的另兩個挑戰在於採購法與財務稅制習慣。
政府採購法中也並無相關規範,今年起政府也計畫擬定「循環採購指南」,由公部門率先示範「以租代買」,讓租期屆滿設備可以再利用,延長使用期限,未來使二手電腦經濟可望更為蓬勃發展。
從會計制度面而言,台灣多數中小企業仍習慣「買斷」,採購一批電腦是增加資產,折舊完畢就再買一批新機,是企業財務部門相當習慣的做法,若要改為付費租賃設備,一位主管坦言:「董事會會質疑,為何要給別人賺?」觀念溝通上也有不小阻礙。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