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無視「紅魚保育協議」持續捕撈,紅魚數量難以回復

帶有橘紅色外表的紅魚肉質鮮嫩,是歐美國家喜愛食用的魚種之一,正面臨保育危機。 圖片來源:衛報
帶有橘紅色外表的紅魚肉質鮮嫩,是歐美國家喜愛食用的魚種之一,正面臨保育危機。 圖片來源:衛報

紅魚主要分佈在靠近格林蘭與冰島地區,因為肉質鮮嫩、魚刺少而受到歐美國家的喜愛,然而過度的捕撈加上紅魚生長速度緩慢,因此近幾年面臨到數量銳減的保育議題,目前相關經濟區已停止捕撈,唯獨俄羅斯不願遵守。

在伊爾明厄海,靠近格林蘭與冰島地區是紅魚主要分布的地區,其特徵有橘紅色的外表、大大的魚眼,體型大約為50公分。紅魚的生長速度非常緩慢,大約在10~15歲時才達到育齡的階段,且卵必須在雌魚體內6個月,而後產卵並在水中孵化,此外紅魚的壽命可長達60年之久。

紅魚的產量受到威脅 多數經濟區已停止捕撈唯獨俄羅斯不願遵守

由於紅魚的肉質緊實、魚刺少,非常受到歐美國家喜愛,因此在近3年來受到大量的捕撈。2020年冰島、德國和俄羅斯的科學家調查紅魚的數量發現正在急速下降。其實早在2017年位於丹麥的漁業諮詢機構國際海洋勘探理事會(ICES)即建議停止所有的紅魚捕撈,幾乎所有捕捉紅魚的國家和經濟區,包含歐盟、英國、冰島、挪威、法羅群島和格陵蘭都遵守了這項規定,唯獨俄羅斯不願遵守。

俄羅斯在2022年3月後入侵烏克蘭,因而暫停了ICES的活動參與,也因此未停止捕撈紅魚、捕獲數量非常令人擔心,在2017年ICES建議停止所有的紅魚捕撈之前,俄羅斯捕獲了24361噸紅魚。 到了2021年,在其他國家停止捕撈後,俄羅斯仍然捕撈了近2萬2千噸。

圖為在各國停止捕撈紅魚之前,於2014年3月拍攝在冰島卸下的紅魚。 圖片來源:衛報
圖為在各國停止捕撈紅魚之前,於2014年3月拍攝在冰島卸下的紅魚。 圖片來源:衛報

因生長緩慢、生物習性未知 紅魚復育問題令人憂心

由於紅魚的生長速度緩慢,根據《衛報》於2023年2月27日的報導指出,ICES總書記Alan Haynie憂心地表示,即使在目前低度捕撈的情況下,紅魚也難在10年內恢復原本的數量。科學家也擔心紅魚的幼魚庫存不夠,再加上對於紅魚的習性了解不多,因此在保育上也必須更加重視。


本文授權轉載自《食力foodNEXT》(原文為:烏俄戰爭連漁業也受影響!俄羅斯不理會保育共識過度捕撈 紅魚10年內難以回覆原本數量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化廢為寶!田尾國小師生攜手把次級品非洲菊 搖身一變植物染天然顏料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上游污泥、下游廚餘」全包!結合AI自動化養殖黑水虻 高效去化城市廚餘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廉價勞力優勢不再?印度、越南難複製中國 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

「超單身時代」催生AI情人?中國每5人就有1單身 虛擬戀愛App用戶數翻倍

「超單身時代」催生AI情人?中國每5人就有1單身 虛擬戀愛App用戶數翻倍

最新文章

溫網5.5萬顆退役網球重生!不只做公益 還變身「巢鼠豪宅」

溫網5.5萬顆退役網球重生!不只做公益 還變身「巢鼠豪宅」

無固定蟻巢、快速繁殖!疣胸琉璃蟻季節性爆量 專家傳授防蟻秘訣

無固定蟻巢、快速繁殖!疣胸琉璃蟻季節性爆量 專家傳授防蟻秘訣

台灣人熊關係何解?學者呼籲政府調整黑熊入侵SOP

台灣人熊關係何解?學者呼籲政府調整黑熊入侵SOP

卓溪黑熊事件護管員的告白:「即使再來一次,還是會扣下扳機」

卓溪黑熊事件護管員的告白:「即使再來一次,還是會扣下扳機」

海膽多也不好?小琉球潮間帶海膽過度擴張 反「剃光」珊瑚礁

海膽多也不好?小琉球潮間帶海膽過度擴張 反「剃光」珊瑚礁

環境對了生命就來!桃園人工土堤等了2年 迎來3隻翠鳥成功復育離巢

環境對了生命就來!桃園人工土堤等了2年 迎來3隻翠鳥成功復育離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