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打破力量框架-全台唯一女子特技馬戲《創造焦點》

2021/03/19 陳宏立

倒立、拋接、疊羅漢、高空平衡,特技馬戲團表演經常可見男演員挑戰人體極限的動作,若這樣的演出,由一群女性特技高手演出,你能想像嗎?

台灣唯一女子特技馬戲導演,也是特技演員的梅芷菱,透過作品《#Since 1994》,撕掉女性只能溫柔的標籤,不論強悍、美麗,都是自己喜歡的樣子。

台灣唯一女子特技馬戲導演,也是特技演員的梅芷菱 圖/陳軍杉攝影
台灣唯一女子特技馬戲導演,也是特技演員的梅芷菱 圖/陳軍杉攝影

當位金剛芭比又如何!

梅芷菱就讀台灣戲曲學院附設小學時,堅持挑戰男生擅長的倒立動作,卻遭人冷眼嘲諷,「就看妳可以練多好?」。簡單不過的倒立動作,梅芷菱想顛覆的卻是巨大的刻板性別印象。

長久以來,台灣戲曲學院課程常依性別區分,講究肢體優美、柔軟的扯鈴、水袖、軟骨功科目,是女生必修,男生主攻強調肌力的倒立、雜耍。課程男女有「別」,身體也被框限了。

偏偏梅芷菱不服氣,「男生做得到的,女生也做得到!」,她用課餘時間苦練倒立,老師不認同,女同學難理解;但在一次術科考試,她在全班驚訝聲中奪得高分;不過,為了倒立練得發達的肌肉,梅芷菱被戲稱「金剛芭比」,但她不以為意,「我就是比你們厲害!」梅芷菱笑著回憶。

作品名稱《#Since 1994》,數字是梅芷菱出生年份,6位核心舞者屬於同一世...
作品名稱《#Since 1994》,數字是梅芷菱出生年份,6位核心舞者屬於同一世代,圖右為《創造焦點》劇團團長李仕洋。 圖/陳軍杉攝影

他們說的美,誰定義

梅芷菱在表演路上,更總是發現女性孤單的隻身形影。2016年,就讀大學的梅芷菱,已多次受邀國際藝術節表演,而自己往往是其中唯一的女性。許多優秀學姊、學妹,才華俱足卻難以發揮,讓她好惋惜。接下商演時,又經常被業主挑三揀四身材苗條與否。種種怪象,讓好強的她不服氣,乾脆跳出來,在《創造焦點》劇團裡,聚集一群優秀的特技女生,用身體表演打破性別框架,也成為創作《#Since 1994》的起點。

作品名稱《#Since 1994》,數字是梅芷菱出生年份,6位核心舞者屬於同一世代,她們隨著訓練過程,打破身體和心裡的框架。從哪被框限,就從哪衝撞起,宛若梅芷菱設下的第一道關卡。

劇中,為了演活主流社會期待的女性角色,呈現刻板印象,演員被要求呈現陰柔舉止,但一位年紀最小的演員廖思諄,卻遲遲演不出來,「她甚至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女生?」

「女生」是誰在定義 ?又為何讓人自我質疑? 梅芷菱深談發現,中性特質的她,從小就不符合傳統裡的女生特質,導致失去信心,總認為自己不夠好,甚至討厭自己,更不相信能駕馭各種角色特質。梅芷菱彷彿見到了過去的梅芷菱。

二十多歲時,她的同儕追求纖細、白皙外貌;肌肉發達又不白皙的梅芷菱,彷彿成了異類,覺得自己很醜,於是瘋狂減肥。捐血、運動樣樣來,「聽說捐血會變瘦,我就一直去捐血,然後接著劇烈運動,結果全身瘀青了」。她說。

為了瘦下來,她一天只吃一顆蘋果;害怕打針的她,卻不斷埋針;日日大量運動,卻總是覺得不夠。最後,她換來厭食症,一吃東西就吐出來。那時不斷傷害身體,其實是失去自信,「討厭自己」的心理在作祟。

中性特質的梅芷菱 ,從小就不符合傳統裡的女生特質。 圖/陳軍杉攝影
中性特質的梅芷菱 ,從小就不符合傳統裡的女生特質。 圖/陳軍杉攝影

劇中「梅芷菱」換人演

如今,不喜歡自己,無法接納多元身體思維的梅芷菱,換了人演。「她們很常跟我說,我不會」。台上演員得穿上高跟鞋優雅地行走,也得做出倒立、翻滾、疊羅漢、高空特技動作,柔、剛之間,游刃有餘地轉換,挑戰身體、心理極限,卻能展現女性強悍破框的多元能量。她告訴演員,「不只想帶給妳們舞台,更是轉變自己,發掘更多力量的機會」。

《創造焦點》劇團也有男性團員,又如何看待?女子疊羅漢一幕,高度仰賴身體肌力強度,更需屏氣凝神才能完成表演,原本是男性特技者強項,沒想到「她們一邊講話,一邊就流暢地完成了!」精確又放鬆的力量,讓團長李仕洋驚艷不已。

另一幕,女演員蜷縮在衣櫃中,象徵受限框架的橋段,更打破美感認知。李仕洋說,一開始很擔心扭曲身體畫面,可能不好看,也擔心演員難以完成。出乎意料地,梅芷菱與演員力與美的呈現,視覺充滿震撼,「美感強度非常大!」他因此相信,女性聚在一起,力量很強大。

「先從喜歡自己開始,點亮自己,還能照亮別人,溫暖別人」梅芷菱說。 圖/陳...
「先從喜歡自己開始,點亮自己,還能照亮別人,溫暖別人」梅芷菱說。 圖/陳軍杉攝影

克服「討厭」三重奏

《#Since 1994》自2020年10月演出以來,觀眾年齡層普遍落在20-40歲,正是與自己身體處於「正在討厭、還在克服討厭、已經克服討厭」三種階段的女性。梅芷菱解釋,她們看著演出心有所感,與年紀相仿的演員也共鳴。

劇作印象最深刻一幕,結尾時,演員走下舞台,讓觀眾拿著口紅,在象徵赤裸的肉色緊身衣上畫線、寫字,象徵加諸女性身上的框架和苛求。此時,演員直視觀眾微妙互動,彼此時而凝視,時而閃躲,被窺視,又窺視別人。角色不斷互換,有人感到委屈、恐懼;也有人感覺被溫暖包覆。

彷彿直球對決,生命裡曾有過的壓抑與委屈,有的演員因此哭了;有的觀眾感同身受,畫上愛心鼓舞彼此。梅芷菱站在舞台上凝視這一切,崩潰放聲大哭,「那是一種傷口反覆被剝開,流血結疤又復合的歷程」,哭完了,又是全新自己。

不再迴避,讓女性重新感受真實,而且與眾不同的自己,和解、接納,喜歡上原本的樣子。

選擇抗爭、共存都好!

以身體藝術探討女性議題,不乏前輩投入,《#Since 1994》能有什麼補充?「主張面對框架,妳可以選擇抗爭、共存,只要最終回歸自己想要的狀態,其實不必跟別人一樣」。

梅芷菱解釋,不同於特意讓觀眾「看見什麼?不看見什麼?妳該怎麼想?怎麼做?」的戲劇進路;《#Since 1994》把形成框架的過程全攤開,讓觀眾直視,藉此更了解自己,進而產生專屬的對應方式;換句話說,行動選擇和決定權,回到與眾不同的自己,才稱得上真實與多元。

「先從喜歡自己開始,點亮自己,還能照亮別人,溫暖別人」梅芷菱說。

延伸閱讀

>>男女領導力有差嗎?-是真的有差,還是刻板印象?

>>你的消費,能改變印度婦女人生-Tramper織品

>>本壘上的主審是「她」,通靈少女的原型-劉柏君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塑膠瓶罐可以重複利用,台塑生醫「洗衣精智慧補充站」,讓永續行動輕鬆落實在日常。 ...

預防醫學落實對土地的照護,洗衣精智慧補充站為地球減少「塑」縛!

2023/03/27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條文授權海委會可多面向針對海洋事業...

提升海洋意識!「海洋產發條例」初審通過

2023/03/27
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用以蒐集水面垃圾、漂浮物甚至海洋廢棄物等,藉此讓孩子們瞭解聯...

AI科技教育成果!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清理垃圾

2023/03/26
SDGs Art 2023 藝術家暨貴賓。(左起)資深拍賣官陸潔民、藝數網藝術家...

【倡議圈活動】SDGs Art 2023低碳藝展 呼應永續生態急迫倡議

2023/03/25
2023第九屆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

永續智庫年度企業永續進程報告: 全球碳智能正夯!卻高達77%企業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2023/03/25
帶有橘紅色外表的紅魚肉質鮮嫩,是歐美國家喜愛食用的魚種之一,正面臨保育危機。 圖...

俄羅斯無視「紅魚保育協議」持續捕撈,紅魚數量難以回復

2023/03/25

最新文章

塑膠瓶罐可以重複利用,台塑生醫「洗衣精智慧補充站」,讓永續行動輕鬆落實在日常。 ...

預防醫學落實對土地的照護,洗衣精智慧補充站為地球減少「塑」縛!

2023/03/27
圖片來源:aktuell.dornbirn

奧地利把核電當綠電?政府鼓勵全公民參與能源轉型,還發「太陽鈔」

2023/03/27
歐洲建築耗能標準分成A~G七級,G代表於建築中表現最差的15%。新法案將要求所有...

歐洲議會通過修正案 2028年起新建築零碳排

2023/03/27
2023第九屆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

永續智庫年度企業永續進程報告: 全球碳智能正夯!卻高達77%企業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2023/03/25
帶有橘紅色外表的紅魚肉質鮮嫩,是歐美國家喜愛食用的魚種之一,正面臨保育危機。 圖...

俄羅斯無視「紅魚保育協議」持續捕撈,紅魚數量難以回復

2023/03/25
圖/pexels

氣候變遷因應法上路!遠傳、微軟助攻企業智慧管理碳排

2023/03/24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