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農文化「獵捕黑熊」是禁忌 頭目:不會用獵具傷害黑熊

花蓮縣卓溪鄉近年台灣黑熊出沒頻繁。台灣黑熊示意圖。 圖/林務局提供
花蓮縣卓溪鄉近年台灣黑熊出沒頻繁。台灣黑熊示意圖。 圖/林務局提供

花蓮縣卓溪鄉近年台灣黑熊出沒頻繁,以套索陷阱(俗稱山豬吊)防範野豬的同時也出現黑熊誤踩陷阱情事發生,當地部落因此常遭外界誤解。部落居民指出,獵捕黑熊自古就是布農族的禁忌,外界的指控有失公平。

卓溪鄉清水部落頭目何成忠表示,自古獵捕黑熊就是布農族的禁忌,假如有族人不小心抓到黑熊都要在村子裡休息5天,否則今年播種的小米和其他作物都會和黑熊的毛皮一樣漆黑,也就是今年不會豐收,族人看到黑熊從來都是直接離開的,更不會用任何獵具來傷害黑熊。

卓溪鄉清水部落頭目何成忠強調,自古獵捕黑熊就是布農族的禁忌,族人看到黑熊從來都是直接離開,更不會用任何獵具來傷害黑熊。 圖/記者李柏澔攝影
卓溪鄉清水部落頭目何成忠強調,自古獵捕黑熊就是布農族的禁忌,族人看到黑熊從來都是直接離開,更不會用任何獵具來傷害黑熊。 圖/記者李柏澔攝影

何成忠說,現在已經有好幾隻黑熊的活動範圍進入到村子裡的住宅區後面,很多人尤其小朋友都很害怕,因此部落也不斷告訴小朋友不要到處亂跑,很多人也不敢一個人單獨上山,另外工寮裡絕對不要放任何食物、罐頭等,因為已經發生過黑熊「入住工寮」了。

卓溪部落居民黃仁和說,去年在苦茶園發現一隻受困套索的黑熊,通報花蓮分署後慶幸平安獲救;布農族耆老高新興解釋,族人用山豬吊的目的是抓造成農損的山豬,並非刻意抓熊;清水部落族人何秋美說,布農文化不允許獵熊,抓到熊的話,反而整年的收穫變差。

針對套索工具的必要,以及近期要求立法禁用山豬吊的呼聲,農業部林業保育署表示,山區農民防治獸害以及原住民傳統狩獵的需求,依據生物多樣性公約應該受到尊重,而相對於殺傷性更強的獸鋏或毒餌,目前也尚無比套索更理想的陷阱可替代。

林業保育署也解釋「一年後將全面禁用山豬吊」的說法,目前市售山豬吊因為口徑太大,導致非標的物種如黑熊也會受困,過細的套索又容易導致動物肢體被束緊後的嚴重傷害,因此透過研製口徑較小、線徑較粗的改良式獵具,希望逐步取代不友善的市售山豬吊。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朝無車城市邁進!巴黎公投贊成新增500條行人徒步街道、減少1萬個停車位

朝無車城市邁進!巴黎公投贊成新增500條行人徒步街道、減少1萬個停車位

亞馬遜進軍碳市場!首賣碳權 稱嚴格把關不淪為漂綠

亞馬遜進軍碳市場!首賣碳權 稱嚴格把關不淪為漂綠

菸害防制法新法2週年...被批電子煙取締不力 施行2年罰款不到千人

菸害防制法新法2週年...被批電子煙取締不力 施行2年罰款不到千人

樹上有雞?此雞非彼雞!金門獨有「龍眼雞」現身國家公園 長鼻綠衣吸睛

樹上有雞?此雞非彼雞!金門獨有「龍眼雞」現身國家公園 長鼻綠衣吸睛

最新文章

樹上有雞?此雞非彼雞!金門獨有「龍眼雞」現身國家公園 長鼻綠衣吸睛

樹上有雞?此雞非彼雞!金門獨有「龍眼雞」現身國家公園 長鼻綠衣吸睛

蛙寶!台灣特有新蛙種「魚池琴蛙」正式命名 全球僅存不到700隻、極度瀕危

蛙寶!台灣特有新蛙種「魚池琴蛙」正式命名 全球僅存不到700隻、極度瀕危

花蓮水雉數量減少...林業署計畫利用2公頃廢棄漁塭、推棲地營造

花蓮水雉數量減少...林業署計畫利用2公頃廢棄漁塭、推棲地營造

鬥牛要不要?墨西哥宣布禁止「暴力」鬥牛 引發文化派反彈

鬥牛要不要?墨西哥宣布禁止「暴力」鬥牛 引發文化派反彈

「泰國彈跳豬」萌翻全世界 野外侏儒河馬處境依舊險惡

「泰國彈跳豬」萌翻全世界 野外侏儒河馬處境依舊險惡

鯨豚之間其實「愛說話」?解密抹香鯨如「摩斯密碼」的溝通之道

鯨豚之間其實「愛說話」?解密抹香鯨如「摩斯密碼」的溝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