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歐盟CBAM 美國也推清潔競爭法CCA 一次看懂差異!
台灣首度針對自家碳權制定費用在2024年上路,而國際上則有COP28聚焦「碳稅」、「碳定價」及「碳權認列」等標準協議,不過歐盟早在2023年開始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美國在2024年推出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CCA),在與國際接軌前,趁此了解何謂CCA與CBAM有何不同!
1、什麼是CCA?為何美國要推出CCA?
「清潔競爭法」,簡稱CCA,是2022年由美國參議員及眾議員共同發起的環境貿易政策,針對美國境外的碳排大戶製造業者,依碳排放量徵收進口費用的「碳邊境調適機制」,同時藉此帶動美國經濟競爭力。
美國長期以來以較低的碳排放強度製造的商品,因受到生產過程污染程度較高、碳排放強度也高的海外產品削弱競爭力。美國白宮強調,美國的碳排放強度遠低於其他國家約50%,中國反而是美國的3倍多、印度則有4倍。
美國白宮於2023年12月6日發布的國會新聞,參議員即重申CCA的重要性,倡議此法案能夠提高美國公司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透過碳邊境調適,減少導致地球變暖的溫室氣體排放。
目前法案已通過二讀,若於2024年三讀通過施行,估計從2025年~2028年,美國每年碳排放強度將比基準點減少2.5%,到2029年將可下降5%。
2、CCA與CBAM有何差別?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The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 | 美國清潔競爭法案 Clean Competition Act CCA | |
---|---|---|
實施期程 | 2023年10月1日開始至2025年,初期每年5月31日進口商提交碳排放數據,尚不需繳納費用。 2026年1月1日正式購買憑證繳費。 | 預計於2024年通過後施行。 |
徵收產業類別 | 鋼鐵、水泥、化肥、鋁、電力、氫氣、部分鋼鐵下游產品(如螺絲、螺栓等)、化學前驅物等。 歐盟在試行期間同時評估是否需涵蓋有機化學品和聚合物等具碳洩漏風險產品。 | 石油開採、石化產品製造、煉油廠、地下採煤、所有其他石油和煤炭產品製造、天然氣開採、工業氣體(氫氣)、水泥、石灰和石膏製造、瀝青和塗料、鋼、鐵、鋁、乙醇製造、紙漿工廠、造紙工廠、新聞紙工廠、紙板廠、氮肥製造、玻璃等產業。 2027年將擴大到包括滿足一定重量或價值閾值的進口貨物。 |
實施機制 | 出口國產品的碳含量,若超過歐盟進口國規範,進口商必須購買「CBAM憑證」,即為產品將須課徵碳關稅。 | 針對美國及海外製造業者徵收碳關稅,且在生產過程中所使用其他應稅產品作為原料所產生的碳排放也列入在內。 |
碳費單位 | 依據「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cheme,EU ETS),每週碳權拍賣的平均收盤價格,以歐元計算每公噸申報的碳排放量。 | 每公噸55美元,並以每年高於通膨率5%的速度增加;針對最低開發國家進口產品將不需徵收碳費,除非有很大的市占率。 |
3、要如何計算碳費與節省碳費?
台灣的碳費費率究竟如何計算,目前草案尚在研議中,環境部長薛富盛日前接受《經濟日報》採訪時曾表示,每噸價格必高於10美元(約新台幣320元),且未來將漸進式調高,不過實際費率仍尊重費率審議會決定。
4、台灣產業如何做好減碳工作、節省碳費?
「假設台灣未來每公噸碳費300元,而歐洲國家為2000元台幣,在台灣先向碳權交易所繳交碳費後,剩下餘額,則另繳向歐洲國家。」長期關注綠色產業的台科大設計系副教授級專業技術人員、呈曜包裝事業總監許呈湧,以國產捷安特單車產業的出口單車產品為例,業者須將原物料、製造、運輸、使用與回收五大項目做好盤產,計算出製造出一台單車的碳足跡總量並申請碳足跡標籤,張貼於每一台單車上。
換言之,每一台出口的單車,都將受到美國CCA、或是歐盟CBAM的規範,因此產業針對「原物料、製造、運輸、使用與回收」這五大項目逐一落實減碳工作,不僅能節省碳費,對減少極端氣候的衝擊都會有所助益。
5、台灣為什麼要關注?
雖然CCA還未生效,但只要三讀通過就可能隨時執行,且台灣金管會要求2000多家上市櫃公司,必須在2027年前繳交ESG報告,裡面包含產品碳盤查相關數據,不只是現階段直接影響高耗能的大型出口產業,其相關供應鏈的中小產業加總起來將超過200多萬家,也都會受到影響。
這就表示幾乎全台灣的廠商,都要做碳足跡的計算。
如果忽略或不做碳盤查,不僅出口國家將針對未做碳盤查業者收取最高稅額,在國內也將失去競爭力,許呈湧說,「也許有些業者認為CCA或CBAM距離自己還很遠,但連半導體集團中的團膳業者、自助餐廳等食衣住行水電,都必須盤查碳足跡,若要爭取國內上市櫃的訂單,就必須執行。」
2023年底在杜拜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就是聚焦於公平的碳價格制度標準,激勵產業轉向潔淨能源,逐步取消化石燃料補貼,藉由財務與地球健康的權衡,也較能加速降低極端氣候衝擊及對生態環境有益的永續行動,因此台灣業者都須關注隨時即將上路的CCA。
參考資料:
收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在Google Podcast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