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玩遊戲救地球!台科大設計桌遊「關鍵時刻」翻轉冷門議題

2023/09/16 願景工程 劉十賢

桌面上琳瑯滿目的遊具,具象呈現氣候變遷相關的災害與應變方法。 攝影/蔡宗儒;設計...
桌面上琳瑯滿目的遊具,具象呈現氣候變遷相關的災害與應變方法。 攝影/蔡宗儒;設計/陳靖宜

「援助冰蓋融化的國家度過危機,資金會降低,但累積的聲望點數能換成資金。這是模擬現實世界,樂於助人的國家比較容易獲得投資。」

台灣科技大學數位教育所所長王嘉瑜仔細解說為青少年開發的氣候變遷桌遊──「關鍵時刻」,桌面上琳瑯滿目的遊具,具象呈現氣候變遷相關的災害、經濟政策、減碳計畫和國際協商策略。

「目標是玩到2100年,控制升溫在1.5度內。」王嘉瑜說,遊戲規則不是競爭出贏家,扮演各國元首的玩家要合作延續人類壽命;一旦有國家的氣候危機超過臨界值,遊戲就會結束,等同宣告地球毀滅。

以角色扮演,同理氣候危機

台灣科技大學數位教育所所長王嘉瑜介紹氣候桌遊「關鍵時刻」。 攝影/蔡宗儒
台灣科技大學數位教育所所長王嘉瑜介紹氣候桌遊「關鍵時刻」。 攝影/蔡宗儒

王嘉瑜團隊把現實危機融入桌遊,讓玩家感同身受氣候脆弱國家面臨的威脅。 攝影/蔡宗...
王嘉瑜團隊把現實危機融入桌遊,讓玩家感同身受氣候脆弱國家面臨的威脅。 攝影/蔡宗儒

為了設計這套桌遊教材,王嘉瑜的團隊研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評估報告,設定台灣、美國、吐瓦魯等國的初始資金、碳排量、氣候危機程度。桌遊以科學與現實為基底,考驗「政治領袖」應對策略。

王嘉瑜認為,氣候變遷知識廣泛而抽象,「一般來講,學生不會對吐瓦魯土地被淹、北極冰融化有感覺。」角色扮演因而重要,「扮演過吐瓦魯元首,就會知道資源少、碳排量低,卻面臨滅國的無奈。」

遊戲中可採取的手段有開發碳封存技術、推廣氣候教育、簽訂國際條約……等,相關知識一併呈現在卡牌背面,方便即時學習。

王嘉瑜看重玩過遊戲後,參與者的檢討回顧,所以特別設計了方便記錄遊戲過程的表格,讓教師在事後與學生反思每個決策的後果。

新北市樹林高中教師黃寶如就曾在課堂上,讓學生玩了「關鍵時刻」。她表示,學生常認為氣候危機是政府、企業不負責任而產生的問題,沒想過自己也可以發揮影響力,「桌遊確實能拉近學生和議題的距離」。

成立教師社群,凝聚教學動能

研發桌遊之外,王嘉瑜(右上)還成立教師社群,定期討論氣候教育議題。 攝影/蔡宗儒
研發桌遊之外,王嘉瑜(右上)還成立教師社群,定期討論氣候教育議題。 攝影/蔡宗儒

當氣候變遷不是課綱強調的內容,也不是大考重點時,想教下一代了解「氣候變遷」的「非主流」老師很孤單,也會面臨缺乏資源與夥伴的困境。

教科書之外,由政府提供的相關資源,散落在教育部、水保局、能源研究單位等處,「有心的老師到處拼湊資訊,教的不夠有系統,學生反應不好,也沒有人一起討論,做一次就中止很可惜。」王嘉瑜說。

因此王嘉瑜團隊還開發附有評量的線上課程平台,並成立教師社群共享教案、討論教學方法,讓關心氣候變遷的老師們「集體作戰」

四月中的下午,來自雙北各地的六位中小學師齊聚一堂,討論如何把時下最熱門的AI工具融入氣候教育當中。這個「氣候變遷課程社群」已經運作三年,二至三周開一次實體會,分享教學實踐與新知。疫情期間也用視訊維持。

來自雙北各地的六位中小學教師齊聚一堂,討論如何把AI工具融入氣候教學。 攝影/蔡...
來自雙北各地的六位中小學教師齊聚一堂,討論如何把AI工具融入氣候教學。 攝影/蔡宗儒

新北市海山高中教師蔡文華說:「王老師給我們很多靈感。最近討論AI,我想到可以在暑期營隊教學生利用AI圖象生成技術模擬2050年、2100年的台灣,探討氣候變遷下台灣未來的故事。」

新北市五股國小教師董正傑說,他過去不關注氣候變遷,「參加社群改變我的教學生涯,我回去影響同事、我們又一起影響所有學生。」現在,他在學校推動剩食循環,從小學培養環境永續意識。

台北市大安國中自然科教師紀君儒分享,社群共享的教案資源與桌遊能補充正規課程知識量不足,生活化、重體驗的形式適合在用在大考之後,學生不太願意「乖乖坐著聽課」的彈性時段。

王嘉瑜說:「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未來絕不是大人說了算,他們可以有自己的主張、投票或各種公民參與都可以改變社會。」

為何如此投入氣候變遷教育,「因為我有三個孩子。」這是王嘉瑜的回答。


本文授權轉載自《願景工程》(原文為:【氣候教育等大人】氣變「關鍵時刻」,桌遊翻轉冷門課題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西部日落時份的養殖魚塭。 (作者攝,2023年5月)

「共生」成為威脅? 當養殖漁業遇上光電政策

2023/09/24
台灣西南沿海皆有牡蠣產業,嘉義縣反而是整體產業節點,良好的水域環境則是讓「東石蚵...

中秋烤肉必備鮮蚵-個個標榜「東石蚵」 嘉義東石蚵為何最知名?

2023/09/24
近年來屢次發生台北捷運博愛座衝突,不少乘客寧可站著也不敢坐博愛座。 圖/(本報系...

博愛座是「老弱婦孺」優先?衛福部擬修法「實際需要者」 草案已送立院

2023/09/23
據樂施會(Oxfam)統計,已開發國家承諾提供給開發中國家的氣候資金遠遠不夠。 ...

氣候融資為何讓貧國越借越窮、陷入惡性循環?

2023/09/23
Thomas Chien Restaurant的無肉菜單餐宴上,出現這道猜謎菜色...

買不到蛋不用再擔心!工研院研發高蛋白、零膽固醇「安心荷包蛋」 原料是藻類

2023/09/23
台南六甲八色鳥調查突破50隻,讓保育人士欣喜不已。  圖/林美秒拍攝,農業部林業...

罕見八色鳥現蹤台南六甲!「國家森林志工」協力守護生態

2023/09/23

最新文章

台南六甲八色鳥調查突破50隻,讓保育人士欣喜不已。  圖/林美秒拍攝,農業部林業...

罕見八色鳥現蹤台南六甲!「國家森林志工」協力守護生態

2023/09/23
一份報告指出,社群媒體的寵物獼猴內容正在增加。 圖/SMACC提供

動物影片好療癒?按讚、分享正助長寵物虐待 國際調查曝可愛影片的殘酷真相

2023/09/22
離岸風電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離岸風電蓋在哪裡最危險?經濟部地調所分析高風險地質因素

2023/09/22
廢核平台在9月14日晚間舉辦燭光排字快閃行動。 圖片來源: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供

首批福島含氚核廢水排放完畢 民間社會國際行動不停歇

2023/09/22
900 MW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離岸風場每年產出的乾淨電力相當於一百萬台灣家...

能源轉型如何成為生態助力? 沃旭最新白皮書提出行動方案

2023/09/21
翡翠水庫「分層水質自動監測儀器」定期維護作業。 圖/翡管局提供

供應大台北 600 萬人民生用水 翡翠水庫用「這技術」維持優良水質

2023/09/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