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地球解方/永續人才問題難解!創新教育體系找解方

2023/04/25 金得心

地球解方:2023永續設計年會- 「邁向永續的新教育體系」,由DFC臺灣執行長許芯瑋擔任主持人,邀集THE ONE校長學校創辦人李惠銘、文化大學創新學院院長方元沂、青年發展署署長陳雪玉、國教院副研究員李文富,以「邁向永續的新教育體系」為題,分享永續教育創新思維。

DFC臺灣執行長許芯瑋。 攝影/張皓婷
DFC臺灣執行長許芯瑋。 攝影/張皓婷

國教院副研究員李文富:教育是推動永續的第一哩路

國教院副研究員李文富分享,教育是推動永續的第一哩路,OECD2030教育計畫揭示,教育目標應重新定位與定義,鼓勵學生具備共好幸福,懂得承擔責任、化解問題的能力。這與台灣《108課綱》所強調的核心不謀而合。台灣教育從傳統教育到2019年走向鼓勵永續實踐SDGs目標。變革龐大,體系繁雜,改變創新需要長期並持續倡議,國教院也將結合跨界夥伴協力同行。

國教院副研究員李文富。 攝影/張皓婷
國教院副研究員李文富。 攝影/張皓婷

THE ONE校長學校創辦人李惠銘:別再一試定終身

THE ONE校長學校創辦人李惠銘表示,上個世代用未來塑造教育,習慣一試定終生,也用線性式的方式發展教育,導致教育工具化、學校工廠化,導致學生成為標準化下的產物,不知道為何而學。未來教育將轉變為系統性的循環思考,不再關注屢創新高的升學率,而是改以更高層次思考,放大每個人的影響力,而注重學生多元、異質發展,改變與他人的互動關係,更是未來教育的重點。

THE ONE校長學校創辦人李惠銘。 攝影/張皓婷
THE ONE校長學校創辦人李惠銘。 攝影/張皓婷

青年發展署署長陳雪玉:永續最有感世代,創新找解方

青年發展署署長陳雪玉分享,面對《巴黎氣候協定》升溫1.5度C,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已警示,現全球升溫已達1.3度,逼近紅線,台灣未來也將面臨他氣候危機挑戰。新世代有感永續議題認知最佳,行動力最強,也充滿許多創新模式應對。例如,巨獸綠色科技公司就以「黑水虻」生物處理剩食廚餘,轉化成為飼料,並減低50倍碳排量,也有新創團隊Reborn Taiwan收集剩食,透過餐會或分送給需要的人延續價值。

青年發展署曾舉辦全球青年趨勢論壇、青年好政 Let’s Talk,及實踐行動——U-start 創新創業計畫、鼓勵自主提案的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0,鼓勵青年投入永續行動。

青年發展署署長陳雪玉。 攝影/張皓婷
青年發展署署長陳雪玉。 攝影/張皓婷

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院長方元沂:永續趨勢暴增,台灣人才養成需加速

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院長方元沂表示,過去投入社會創新法、永續教育,都以教育為出發點。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也期許成為平台,對接國外最新知識、分享業界人才需求。以目前國際趨勢來看,最需要的人才就是永續經營、永續師,各行各業都需要,美國大學已設有3000個永續學程,反觀台灣人才在哪裡?

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院長方元沂。 攝影/張皓婷
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院長方元沂。 攝影/張皓婷

為此,文化大學有三件事要做。首先以永續國際指標,參考歐盟最新做法,讓學生了解、界定問題,才可能提出解決方式。永續是非常複雜的系統性問題,需要多方共同運作。文化大學與眾多夥伴,正推動「永續教科書」,打算透過100個行動方案。

 攝影/張皓婷
攝影/張皓婷

其次,永續是所有領域都要了解的事情,而不是獨家,需要走出教室外,找尋新的場域擴展結合。 今年第三期USR計畫要求連結SDGs,因此選擇北海岸去做地方創生,也協助地方永續教育,也有教學團隊計算在地碳排放,並帶領學生蹲點。最後,企業若需要永續人才,不用只期待教育界提供人,ESG中的S社會面向,便是投入或投資教育。

地球解方:2023永續設計年會-「邁向永續的新教育體系」論壇。 攝影/張皓婷
地球解方:2023永續設計年會-「邁向永續的新教育體系」論壇。 攝影/張皓婷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由蕈菇製成的骨灰罈,可在自然環境中分解。 圖/美聯社

綠色葬禮新趨勢!荷蘭打造「蕈菇棺材」一個半月內自然分解

2023/05/29
環保署今年初公布老舊車輛汰舊換新減量效益補助及媒合作業辦法,補助汰換車齡10年以...

汰換老車!加碼減碳空汙獎勵 最高可領1.9萬

2023/05/27
為防止企業「漂綠」,環保署採行2措施防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氣候變遷法上路!環保署提出2措施把關「漂綠」疑慮

2023/05/26
法國已禁止部分國內短程航線。只要兩地之間的旅程能靠火車在2.5小時內完成,相關航...

法國禁止「短程航線」!2.5小時內可靠火車完成的航線不准飛

2023/05/25
環保署規畫以塑膠循環為目標,若購置家電用使用再生塑膠,可享有「綠色費率」。 圖/...

7/1起電子產品業者添加「塑膠再生料」可享處理費85折

2023/05/25

【倡議圈活動】移工教育組織 One-Forty 家訪返鄉移工 意外在印尼發現「台灣村」

2023/05/24

最新文章

由蕈菇製成的骨灰罈,可在自然環境中分解。 圖/美聯社

綠色葬禮新趨勢!荷蘭打造「蕈菇棺材」一個半月內自然分解

2023/05/29
柳營八翁牧場於記者會現場示範青貯料製作過程,以適當比例混合檸檬渣與狼尾草後,一邊...

台南柳營八翁酪農區示範循環農業 鳳梨皮、檸檬渣變身牛飼料

2023/05/28
還在開發中的長條狀咖啡渣木炭。 圖/長日咖啡負責人張智閔提供

發熱、除臭、驅蚊!咖啡渣也能做成「蚊香」

2023/05/26
觀霧地區大鹿林道東線延長試辦騎乘腳踏、自行車。 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尊重部落也鼓勵多元探索!雪管處:自行車可入大鹿林道東線計畫延至明年5/19

2023/05/24
自巴黎氣候協定以來,各國同意控制碳排,希望能將升溫控制在1.5°C以下。 圖片來...

聯合國警告未來5年史上最熱 破1.5℃機率超過六成

2023/05/23
方元沂在永續教育路上的好夥伴,左起5% Design Action、聯合線上倡議...

高教的永續教室在北海岸開課!要讓大學生覺得:「這很潮」

2023/05/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