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通膨、薪水不漲怎買車?「以租代買」省錢減碳,荷包地球都划算

2022/08/30 聯合報 /記者周彥妤、林海/專題報導

共享運具給民眾多一個代步選擇,盼能打破非買車不可的觀念。 攝影/杜建重
共享運具給民眾多一個代步選擇,盼能打破非買車不可的觀念。 攝影/杜建重

卅二歲小玉是台北上班族,做文字工作的她,過了幾年騎機車上下班的生活,近來有了共享汽機車,她賣了十二年車齡的機車,省了零件壞東壞西的維修費,平時改搭捷運、公車,必要時搭配共享單車、機車,假日出遊或想長途旅行,租車或租共享汽車也方便。

「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交通支出當然要精打細算,而且也更減碳。」小玉說,現在完全沒有再買車子的念頭,使用共享汽機車免保養、不用繳稅和保險,連接到罰單的機率也少了很多,省下來的開銷轉作穩健的投資,才可能存第一桶金。

雙北共享運具 年輕人占6成

台北、新北市府統計,使用共享運具者以四十歲以下的年輕族群約占六成為主力;幾家共享機車業者指出,十八至廿四歲約占四成、廿五歲以上占六成,其中又以十八至廿四歲騎乘時間最長,是重度使用者。

業者也發現,雙北共享運具發達,年輕人愈來愈不喜歡養機車,也懂得精打細算,認為有移動需求時再騎共享機車,特別是有聚會時,為遵守騎車禁酒令,會先騎共享機車赴約,喝酒就搭大眾運輸、計程車回家,不必被自己的機車綁住,行動更靈活彈性。有人則以捷運搭配共享機車為常態,因為住家離捷運站有段距離,不想花時間等公車,就用共享運具回家。

共享汽車營運也大有斬穫,和泰集團二○一四年推出iRent共享汽車服務,從最早十二輛車、兩個租車據點,如今汽機車已逾萬輛,據點也增至一千九百多個,遍及全台及澎湖等離島。

中壯年瘋共享 成長達5成8

和泰表示,共享經濟觀念興起,原本七、八年級生占比近八成,是消費主力,去年四、五年級生會員成長比率高達五成八,反映共享運具漸有全民運動的趨勢;而減碳環保概念風行,iRent會員數兩年來倍數成長,增加約五十萬人,今年初突破百萬,平均每五點一秒就有一個人租用iRent。

iRent分析,除雙北民眾會用共享汽機車通勤,基隆、桃園的iRent會員,在平日上班時間,分別有八成和六成的用車是跨縣市移動,轉乘大眾運輸也是會員重要的移動方式。除了資源更有效利用,平均每天每輛車的用車時間有八點八小時,比一般自用小客車多四倍以上,換算每天可省下一千五百格停車位,讓公共停車空間利用更有效率,這就是節能減碳。

多了代步選擇 打破買車迷思

和泰表示,iRent車隊累積的里程所降低的碳排量,相當於六十五萬棵樹一整年的吸碳量,未來將持續導入油電混合動力、電動車,以環保共享車隊幫助民眾實踐交通減碳。

台北市交通局運輸管理科長廖苑伶指出,共享運具給民眾多一個代步選擇,盼能打破非買車不可的觀念,主要目的是減少城市的車輛數、停車需求及道路使用空間,

但在交通減碳上,共享運具只是輔助角色,不是萬靈丹,核心還是要提升大眾運輸、綠運輸的使用率,也就是鼓勵民眾以搭捷運、公車、騎自行車或步行為主要選項。

單車、大眾運輸 才算綠運具

共享運具有助減少購買車輛,但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的研究發現,有汽機車的民眾也可能使用共享運具,兩者不衝突,拐點通常是車子即將報廢,有些人就會因為共享運具阻斷買車的念頭。但嚴格來說,自行車才算綠色運具,共享汽機車仍然耗能排碳,只是多寡之別,即使電動車也是如此。

張勝雄認為,公部門可適度鼓勵使用共享運具,強化說明其優點,但不必為了吹捧節能減碳,大力推行共享運具,只要交給市場經濟決定即可,有市場,業者自然會去經營,重點要回到提升大眾運輸使用率、打造步行城市、單車通勤與接駁,才是交通減碳的正辦。

 食衣住行碳足跡 製表/鄭朝陽
食衣住行碳足跡 製表/鄭朝陽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聽說【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作者文章

圖/陳軍杉 攝影

培養不被AI取代的軟實力!看中原大學如何點亮學生的「內在光芒」?

2023/12/05
中鋼王錫欽總經理(右)接受環境部薛富盛部長(左)頒發「資源循環績優企業」最高榮譽...

中鋼榮獲環境部「資源循環績優企業」最高榮譽金質獎

2023/12/05
一佳村的瓜仔脯料理在楊柏偉主廚輔導下成了可以媲美法式料理手法的「檸檬香茅、鯛魚、...

遍布全台12家!「田媽媽餐廳」用在地食材 挑戰美味低碳飲食

2023/12/04
有技職亞運之稱的「亞洲技能競賽」中,臺灣代表團奪12金6銀4銅3優勝,獲獎率93...

【倡議圈活動】臺灣奪技職亞運22獎牌 獲獎率93%

2023/12/04
位於台東池上的「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2016年底由8位野生動物工...

生日也在救黑熊!「野灣」在池上建NGO野生動物醫院

2023/12/04
圖/iStock

台灣1成學生過動症 研究揭「該體諒孩子還是該管教?」教養難題

2023/12/04

最新文章

位於台東池上的「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2016年底由8位野生動物工...

生日也在救黑熊!「野灣」在池上建NGO野生動物醫院

2023/12/04
碳費將自明年起開徵,512家可能被課徵碳費的排碳大戶名單首度曝光。  圖/黃仲裕...

首波碳費課徵名單曝光!共512家排碳大戶上榜

2023/12/04
氣候變遷的直接後果,包括對農業和製造業的破壞、極端高溫導致的生產力下降。 圖/u...

「氣候變遷讓世界變更窮」最新研究全球經濟產值少6.3%

2023/12/04
日本波本公司推出了名為「Corone Cookie」的餅乾吸管。 圖/摘自Bur...

吃完餐點吃餐具 零垃圾又新奇的可食餐具有哪些?

2023/12/03
經濟部主導綠電CPPA信保機制方案,規劃由國內八大行庫對購電企業的購售電合約提供...

力挺綠電!綠電信保上路 44家大型企業受惠

2023/12/01
非營利組織「國際樂施會」公布報告指出,全球最富裕的1%人口製造的碳排放量,與全球...

有錢人碳排更高!全球最富裕1%人碳排量 與最窮2/3人相當

2023/12/0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