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拯救地球的代價-實現淨零,每年須挹注9.2兆美元

2022/02/09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編譯;林大利 審校

根據麥肯錫顧問公司的一份報告,要在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必須先實現「全球經濟的徹底轉型」。

麥肯錫估計,要阻止氣候危機,接下來幾十年,全球每年需要投資9.2兆美元。 圖/U...
麥肯錫估計,要阻止氣候危機,接下來幾十年,全球每年需要投資9.2兆美元。 圖/Unsplash(Anastasia Palagutina)

麥肯錫:終止氣候危機,每年需投資9.2兆美元

麥肯錫估計,接下來幾十年間,每年需要投資9.2兆美元,才有可能將全球升溫限制在1.5°C並終止氣候危機。這等於是目前投資金額再增加60%,相當於全球企業利潤的一半、2020年全球稅收的1/4。

報告警告,經濟轉型將影響每個國家和每個產業,其中最依賴化石燃料的國家將經歷最劇烈的變化。不過,為許多政府和大公司提供顧問服務的麥肯錫也表示,轉型將是先苦後甘,例如電力成本會先升後降。

報告指出,要避免全球暖化對數十億人造成最嚴重影響,實現淨零排放勢在必行;而且許多低碳投資其實也是經濟成長的機會,有望實現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經濟型態。報告也表示,拖延的時間越久,轉型的成本就越高。

「9.2兆美元是足以喚起所有人關注的巨額數字,」報告作者、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研究員沃索(Jonathan Woetzel)說,「但要實現這樣鉅額的投資並非不可能,過去社會也曾經歷過重大轉型」,例如全球都市化。

根據沃索的說法,這裡所謂的經濟轉型,指的是開始考量環境和社會成本的經濟型態,也就是「永續經濟」。

轉型先苦後甘 總投資將上升至8.8%再下降

報告稱,先苦後甘的經濟轉型有個關鍵問題,就是誰來為更貴的電力、鋼鐵和水泥買單,以及這些成本是否會轉嫁給人們、低收入者是否受到政府的保護。

該報告的目標是評估立即實現淨零所需的經濟轉型規模,而其結論是:「要實現淨零,世界經濟必須徹底轉變。」

報告估計,對能源、交通、建築、工業和農業的投資將需要增加3.5兆美元,另外還有1兆美元的當前支出要從高碳商品轉向低碳商品,如電動汽車和熱泵。轉型所需的總投資將是全球GDP的6.8%,且在2026年至2030年期間將上升至高達8.8%,然後再下降。

從麥肯錫的假設情境來看,由於再生能源的營運成本較低,到2040年電力成本可能會上升25%,然後在2050年後會降至比今日還低。鋼鐵和水泥的成本分別上漲約30%和45%。

麥肯錫:解決氣候問題,需鼓起必要的勇氣和決心

英國倫敦經濟學院格蘭瑟姆氣候變遷研究所(Grantham Research Institute on Climate Change)政策主任沃德(Bob Ward)說:「麥肯錫算出的的投資金額並不是全球達到淨零的淨成本,而是未考慮收益的前期年度成本。」

「對乾淨基礎設施的投資將創造就業、經濟成長和和巨額的儲蓄;若再考慮到避免空氣污染和氣候災難造成的生命和生計損失,這些投資又將帶來更大的回報。」

瑞士再保險公司(Swiss Re)最近估計,到2050年全球氣溫上升2.6°C所造成的損失,將使全球GDP減少14%

麥肯錫報告稱:「雖然眼前的任務似乎看起來有點嚇人,但人類的聰明才智最終可以達成淨零,就像人類在過去一萬年中解決了其他看似棘手的問題一樣⋯⋯關鍵問題是,世界能否鼓起必要的勇氣和決心。」

「我們認為這個訊息充滿希望,讓人們意識到有必要、也有能力創造更大的全球合作。」沃索說。

參考資料

衛報(2022年1月25日),McKinsey: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global economy needed for net zero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拯救地球的代價 麥肯錫:實現淨零 每年須挹注9.2兆美元資金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作者文章

SDGs Art 2023 藝術家暨貴賓。(左起)資深拍賣官陸潔民、藝數網藝術家...

【倡議圈活動】SDGs Art 2023低碳藝展 呼應永續生態急迫倡議

2023/03/25
2023第九屆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

永續智庫年度企業永續進程報告: 全球碳智能正夯!卻高達77%企業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2023/03/25
帶有橘紅色外表的紅魚肉質鮮嫩,是歐美國家喜愛食用的魚種之一,正面臨保育危機。 圖...

俄羅斯無視「紅魚保育協議」持續捕撈,紅魚數量難以回復

2023/03/25
圖/pexels

氣候變遷因應法上路!遠傳、微軟助攻企業智慧管理碳排

2023/03/24

2023 世界地球日 迎戰世界變局 共創永續新秩序

2023/03/24
民眾聚集在大安森公園內的草地上野餐。 圖/北市工務局提供

無塑野餐,響應環保!台北杜鵑花季舉辦「100次野餐日」

2023/03/24

最新文章

2023 世界地球日 迎戰世界變局 共創永續新秩序

2023/03/24
生長於中高海拔的柳杉。 圖片來源:柳婉郁教授團隊提供

把碳「種」回去:種樹反思維,靠樹木固碳

2023/03/24
民眾聚集在大安森公園內的草地上野餐。 圖/北市工務局提供

無塑野餐,響應環保!台北杜鵑花季舉辦「100次野餐日」

2023/03/24
體育署結合光電發電設備,興建太陽能光電運動場。 示意圖/freepik

天候不受限!「光電運動場」打造綠色校園新風貌

2023/03/22
汽車空污是都市空污的一大來源,雖然部分地區有設立空品維護區,但範圍仍非常小。 圖...

研究:空污加劇停經婦女骨質疏鬆 腰椎骨質流失加倍

2023/03/21
環保署研擬廢輪胎回收方案,將依機車行家數、需求因地制宜,採沿線收運或指定地點清運...

廢輪胎回收方案推出!環保署研擬新方案

2023/03/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