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每年5萬個微塑膠被吃下肚-研究:損害人體細胞

2021/12/27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編譯/林大利審校

長度小於5公釐的微塑膠對海洋和水生生物有害已不是新聞。近期一份刊登於《有害物質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的研究進一步發現,大量攝取微塑膠可能對人體細胞產生有害影響。

 圖/unsplash
圖/unsplash

細胞活力與微塑膠劑量

這份由赫爾約克醫學院(Hull York Medical School)和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科學家主持的研究,首次計算出可能對人體細胞造成嚴重傷害的微塑膠劑量。

主要作者、赫爾約克醫學院博士生唐諾保羅(Evangelos Danopoulos)說,透過分析已發表的研究,能發現「在毒理學測試中,可看到細胞死亡和過敏等反應,是攝取或吸入大量微塑膠的潛在影響」。

該研究使用唐諾保羅和赫爾大學人類健康與新興環境污染物研究小組過去的三項研究,將影響細胞活力的微塑膠劑量,和一般人吃下受污染食物或水而接觸到的劑量進行比較。

這些研究探討飲用水、海鮮和食鹽中的微塑膠污染,揭露人類吃下這些微塑膠而接觸到的微塑膠量。

人類吃下微塑膠量 達到有害影響等級

接著,研究團隊將這些劑量與毒理學研究中,對人體細胞造成不利影響的劑量進行比較。

毒理學研究測試了微塑膠的五種效應:細胞毒性(細胞死亡和活力)、免疫反應(包括過敏反應)、微塑膠是否會以任何方式影響細胞膜或穿過細胞膜、造成氧化壓力(導致細胞和組織損傷)和基因毒性(破壞細胞中的遺傳訊息)。

研究顯示,大量攝取微塑膠可能對人體細胞產生有害影響。 圖/赫爾大學新聞稿
研究顯示,大量攝取微塑膠可能對人體細胞產生有害影響。 圖/赫爾大學新聞稿

2019年一份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上的研究顯示,人類每年可能吃下3.9萬至5.2萬個微塑膠顆粒。

「我們的研究顯示,人類攝取的微塑膠量與會對細胞產生有害影響的劑量一致,許多情況下這會導致後續的健康問題。」唐諾保羅說,「然而,目前最大的不確定性是人攝取的微塑膠如何從體內排出,這是評估真實風險的關鍵⋯⋯此外,我們分析資料發現,細胞活力跟微塑膠的形狀有關。不規則形狀的微塑膠(主要存在於環境中的形狀)比球形更危險。」

唐諾保羅也提醒,到目前為止,大多數毒理學研究都在測試球形微塑膠,應改測試不規則形狀的微塑膠。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原文標題:每年最多5萬個微塑膠被吃下肚 研究:攝取大量微塑膠將損害人體細胞

參考資料

>>獨立報(2021年12月09日),Microplastics found to be harmful to human cells

延伸閱讀

>>當環保綠成為新的「芭比粉」-芭比教你隨手關燈

>>堆成山的二手衣-智利沙漠「被快時尚災難淹沒」

>>「禁用保麗龍杯」明年上路-自備杯至少要便宜5元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填寫【倡議+】夥伴媒合表單,找尋夥伴:https://bit.ly/3EeMvVi

作者文章

圖/食力foodNEXT

環境保育的救星!「海藻」可作為糧食還有助減少溫室氣體

2023/03/28
新北市8度蟬聯全國縣市能源政策評比冠軍,創下史詩級的節電成就。 圖/新北市政府提...

當「永續城市」成顯學,新北市制霸全台,走出最潮的永續之路!

2023/03/28
塑膠瓶罐可以重複利用,台塑生醫「洗衣精智慧補充站」,讓永續行動輕鬆落實在日常。 ...

預防醫學落實對土地的照護,洗衣精智慧補充站為地球減少「塑」縛!

2023/03/27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條文授權海委會可多面向針對海洋事業...

提升海洋意識!「海洋產發條例」初審通過

2023/03/27
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用以蒐集水面垃圾、漂浮物甚至海洋廢棄物等,藉此讓孩子們瞭解聯...

AI科技教育成果!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清理垃圾

2023/03/26
SDGs Art 2023 藝術家暨貴賓。(左起)資深拍賣官陸潔民、藝數網藝術家...

【倡議圈活動】SDGs Art 2023低碳藝展 呼應永續生態急迫倡議

2023/03/25

最新文章

全球燃料價格持續飆漲,影響發電成本,經濟部電價審議會決議調漲上半年電價,4月1日...

電價4月起平均調漲11% 環團:合理調漲應要引導節約用電

2023/03/28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初審通過海洋產業發展條例草案,條文授權海委會可多面向針對海洋事業...

提升海洋意識!「海洋產發條例」初審通過

2023/03/27
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用以蒐集水面垃圾、漂浮物甚至海洋廢棄物等,藉此讓孩子們瞭解聯...

AI科技教育成果!學生製作水獵機器人清理垃圾

2023/03/26

2023 世界地球日 迎戰世界變局 共創永續新秩序

2023/03/24
民眾聚集在大安森公園內的草地上野餐。 圖/北市工務局提供

無塑野餐,響應環保!台北杜鵑花季舉辦「100次野餐日」

2023/03/24
體育署結合光電發電設備,興建太陽能光電運動場。 示意圖/freepik

天候不受限!「光電運動場」打造綠色校園新風貌

2023/03/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