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是誰殺了河流?放水燈是祈福,還是屠殺?

2020/01/10 顏寧(倡議專欄)

每逢11月11日,當全台灣陷入近年來被炒得沸騰的購物狂歡,距離2000公里外的泰國,剛好碰上一年一度的水燈節。第一次造訪泰國,水上市集和水燈節是泰國人自豪的觀光盛事。今年的水燈節跟雙11強碰,當傳統節慶遇上強力促銷的商業行銷,我們是在向河流祈求寬恕,還是殺害河流?

放水燈的傳統民俗節慶,或能找到珍惜環境與秉持民俗初衷的雙贏方式。 圖/Pexel...
放水燈的傳統民俗節慶,或能找到珍惜環境與秉持民俗初衷的雙贏方式。 圖/Pexels

放天燈是台灣民俗的一種祈福方式,但也同樣為環境帶來傷害。 圖/Pexels
放天燈是台灣民俗的一種祈福方式,但也同樣為環境帶來傷害。 圖/Pexels

放水燈的傳統民俗節慶,或能找到珍惜環境與秉持民俗初衷的雙贏方式。圖為台灣2016...
放水燈的傳統民俗節慶,或能找到珍惜環境與秉持民俗初衷的雙贏方式。圖為台灣2016國際祈福水燈節。 圖/報系資料照片

「歲末月圓時,水光耀映江堤,紅男偕綠女,載歌載舞迎水燈…」這是泰國民歌描述水燈節時,大家熙來攘往,在河濱施放水燈的場景。銀色的月光與河面的點點火光,映照著水色盪漾,對外地人而言確實是十分具有在地風情的美妙畫面。

過去大多數水燈,多半是出自女性巧手,用天然材質的香蕉葉、香蕉莖、椰殻加上蘭花等其他的植物花葉編組而成。現在還多了麵包和糖果餅干,或用泡棉保麗龍等塑膠材質製作的水燈。

「來來來,要放水燈的人請到前面排隊,讓工作人員協助你放水燈。」一路上,扶老攜幼、全家隆重盛裝出門的不在少數。許多家長牽著年幼的孩子,他們小心翼翼的捧著水燈,到鄰近碼頭虔敬的將水燈放入河裡。

年輕一輩也會跟同學、朋友和情人相約出遊河濱,或乘船遊河賞燈。我們造訪的碼頭公園,甚至還有大型造景水燈裝置,以及一整排販賣泰國各地飯麵點心的帳蓬。

天色轉暗,入夜後的河濱變得相當熱鬧。公園裡張燈結綵,樹上綴滿燈串和掛飾,舞台上歌舞不斷,人群歡欣鼓躁,就像是台灣人潮洶湧的跨年晚會。幾處矗立在河邊的購物中心和百貨公司,更是裝飾得金碧輝煌、璀燦非凡,白熾熾照亮半邊天際。在泰國工作的朋友告訴我,水燈節是泰國家庭團圓聚會的重要節日。只是,這些水燈去了哪裡?

據曼谷過去的統計資料,每年水燈節幾乎有100萬個水燈,當地政府需派出500位工作人員連夜清理水燈。雖然從2012年以來,經不斷呼籲水燈造成的環境影響,放水燈的人數已經逐漸減少。2018年,曼谷市府估算仍是有近80萬個水燈,其中75萬個是天然材質,約4.5萬個是泡棉做的。

天然ㄟ「尚好」?

其實不論材質,所有施放到水裡的水燈,都會對水域環境產生影響。雖然民眾可能錯認食物(例如麵包、糖果、餅乾甚至甜筒)做的水燈,可以當作魚蝦的食物,而且三四天就能分解。但是由於在短時間內,河裡出現大量有機質,會使細菌快速增生。消耗氧氣的結果,除了溶氧量下降,還會讓水質腐敗,影響生態環境,飄出惡臭。

紙製或泡棉塑膠製成的水燈,需要幾個月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才會分解,分解的過程中還有可能碎裂成微塑膠,經由浮游生物或小魚小蝦的攝入而進入食物鏈,累積在水生生物體內。曼谷市內,河道、運河與水圳綿延,許多人仰賴穿梭大河的交通船通勤,河岸邊更是許多尋常百姓的居住和生活空間。一個傳承古老民俗的水燈,如今在承載祈福求得平安之餘,更多的卻是帶來對環境的傷害。

今年水燈節後,泰國自然資源環境部長H.E. Varawut Silpa-archa,出席聯合國會議中心舉辦的「解決方案之海(Sea of Solutions)」研討會上說道,「與往年相比之下,今年『只有』50萬個水燈,已經減少了47%」。部長解釋,幾年下來的宣導,許多人開始選擇從APP線上放水燈來向河裡祈求平安。

部長強調,「我們不是從祖父母和父母親那裡繼承環境,我們現在使用的地方,是跟下一代借來的!」曼谷人長久以來與河流共依共存,或許在未來,放水燈的傳統民俗節慶,能找到珍惜環境與秉持民俗初衷的雙贏方式。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作者文章

SDGs Art 2023 藝術家暨貴賓。(左起)資深拍賣官陸潔民、藝數網藝術家...

【倡議圈活動】SDGs Art 2023低碳藝展 呼應永續生態急迫倡議

2023/03/25
2023第九屆台灣永續趨勢與分析發表會

永續智庫年度企業永續進程報告: 全球碳智能正夯!卻高達77%企業未進行碳足跡盤查

2023/03/25
帶有橘紅色外表的紅魚肉質鮮嫩,是歐美國家喜愛食用的魚種之一,正面臨保育危機。 圖...

俄羅斯無視「紅魚保育協議」持續捕撈,紅魚數量難以回復

2023/03/25
圖/pexels

氣候變遷因應法上路!遠傳、微軟助攻企業智慧管理碳排

2023/03/24

2023 世界地球日 迎戰世界變局 共創永續新秩序

2023/03/24
民眾聚集在大安森公園內的草地上野餐。 圖/北市工務局提供

無塑野餐,響應環保!台北杜鵑花季舉辦「100次野餐日」

2023/03/24

最新文章

2023 世界地球日 迎戰世界變局 共創永續新秩序

2023/03/24
生長於中高海拔的柳杉。 圖片來源:柳婉郁教授團隊提供

把碳「種」回去:種樹反思維,靠樹木固碳

2023/03/24
民眾聚集在大安森公園內的草地上野餐。 圖/北市工務局提供

無塑野餐,響應環保!台北杜鵑花季舉辦「100次野餐日」

2023/03/24
體育署結合光電發電設備,興建太陽能光電運動場。 示意圖/freepik

天候不受限!「光電運動場」打造綠色校園新風貌

2023/03/22
汽車空污是都市空污的一大來源,雖然部分地區有設立空品維護區,但範圍仍非常小。 圖...

研究:空污加劇停經婦女骨質疏鬆 腰椎骨質流失加倍

2023/03/21
環保署研擬廢輪胎回收方案,將依機車行家數、需求因地制宜,採沿線收運或指定地點清運...

廢輪胎回收方案推出!環保署研擬新方案

2023/03/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