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到英國 吸管、棉花棒不再隨手可得

塑膠吸管、塑膠攪拌棒、塑膠棉花棒,最後都流入海洋造成生態危害。 圖/Pixabay
塑膠吸管、塑膠攪拌棒、塑膠棉花棒,最後都流入海洋造成生態危害。 圖/Pixabay
無貧窮

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英國最快於2020年4月起,全面禁止販售塑膠吸管、塑膠攪拌棒及塑膠棉花棒,但有醫療需求的人士可豁免限制,經註冊的藥局也能繼續販售。

英國政府當局指出,英國民眾每年估計使用50億支塑膠吸管、3億支塑膠攪拌棒及20億枝塑膠棉花棒,這些大量使用的塑膠棉花棒,多數被沖進馬桶下水道,最後流入海洋,對野生動物、環境生態帶來致命的危害。

「我們通常只用這些拋棄式塑膠幾分鐘,但它們卻需要長時間才能分解,因此得採取緊急措施,扭轉塑膠嚴重汙染的情形。」英國環境事務大臣戈夫(Michael Gove)表示。

英國政策民意調查結果也顯示,超過8成民眾贊成禁止販售塑料製品,政府決定順應民意,將對餐廳、酒吧等相關業者提出限制令,禁止業者主動展示與提供塑膠吸管,不過能改用紙吸管、生物可分解吸管作為替代品。

保衛海洋生態機構「浪者反汙水」(Surfers Against Sewage)的執行長泰霍姆(Hugo Tagholm)受訪時說,這項法令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塑料,是積極對抗塑料污染的重要舉措,將有效遏止全國海域汙染範圍持續擴大的問題。

這三種一次性使用的塑膠製品,只佔了一小部分的汙染問題。過去幾個世紀以來,人類所製造出的嚴重污染,「禁塑」還有漫漫長路要走,環保團體「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的普利斯特蘭德(Emma Priestland)表示。

普利斯特蘭德也強調,製造商有義務為商品生產時造成的塑膠汙染負起責任,因此,這是我們何以呼籲英國政府須透過立法,全面削減這些無意義的塑膠製品的理由。

隨著歐盟、北美等城市逐步推出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法令,英國也不落人後。去年,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即已宣布將在25年內,逐步推動全面停用包括塑膠袋、寶特瓶等拋棄式塑膠用品。

訂閱我們

* indicates required

作者文章

過去的「蝴蝶王國」,現在是「蛾類王國」!台灣蛾類多樣性比蝴蝶多10倍

過去的「蝴蝶王國」,現在是「蛾類王國」!台灣蛾類多樣性比蝴蝶多10倍

新生兒不如毛小孩!婦產科名醫呼籲政府提高試管補助金 搶救少子化

新生兒不如毛小孩!婦產科名醫呼籲政府提高試管補助金 搶救少子化

2024甲烷排放量近歷史新高...國際能源總署:1/3來自能源業

2024甲烷排放量近歷史新高...國際能源總署:1/3來自能源業

加州爆發史上最嚴重「毒藻海嘯」!這些貝類千萬別吃

加州爆發史上最嚴重「毒藻海嘯」!這些貝類千萬別吃

最新文章

跨境電商成玩具安全漏洞 歐盟擬祭「數位護照」嚴禁PFAS

跨境電商成玩具安全漏洞 歐盟擬祭「數位護照」嚴禁PFAS

石頭 vs 瀝青?巴黎蒙馬特石磚路保存 引起歷史、交通的兩面討論

石頭 vs 瀝青?巴黎蒙馬特石磚路保存 引起歷史、交通的兩面討論

重啟「髒能源」?川普為AI找電 力挺擴大煤炭開採、燃煤發電

重啟「髒能源」?川普為AI找電 力挺擴大煤炭開採、燃煤發電

啪!特斯拉年近30億美金的「政策財」沒了...眾議院決議廢除加州空品自主權限

啪!特斯拉年近30億美金的「政策財」沒了...眾議院決議廢除加州空品自主權限

危機變轉機?川普祭太陽能板3521%重稅 專家:意外「助攻」東南亞能源轉型

危機變轉機?川普祭太陽能板3521%重稅 專家:意外「助攻」東南亞能源轉型

碳捕集再+1!英國攜手義大利能源巨擘 啟動利物浦灣碳封存計畫

碳捕集再+1!英國攜手義大利能源巨擘 啟動利物浦灣碳封存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