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近20年成長百倍 藍孔雀之亂金門農作遭殃

2018/11/16 蔡家蓁

在台灣,想看孔雀要到動物園;在金門,走在路上隨時可看到成群野生藍孔雀。但對金門來說,這可不是美麗的邂逅,因為孔雀數量愈來愈多,逐漸失控,牠們偷食農作、產生噪音、甚至有危害飛安之虞,成為金門潛在威脅,縣府已全面展開清除。

金門的孔雀數量大爆發,網友拍下一棵樹上有多隻孔雀棲息的照片,笑說這張照片價值3千...
金門的孔雀數量大爆發,網友拍下一棵樹上有多隻孔雀棲息的照片,笑說這張照片價值3千。圖/翻攝網路

金門縣政府粗估,目前至少有1400隻藍孔雀,曾有民眾拍到一棵樹上同時站了6隻野生孔雀,滿山遍野都是,整個大金門都有孔雀蹤影,只有小金門沒有,因為牠們無法飛那麼遠。

金門怎麼會出現孔雀?縣府建設處科長鐘立偉表示,畜試所原飼養14隻觀賞用藍孔雀,1999年丹恩颱風把畜試所的屋頂吹走,孔雀從此流落野外。據估算,近廿年來群族成長約100倍,達1400隻。

鐘立偉說,這些孔雀所以繁殖如此快,主要在金門適應得非常好,牠們經常食用農民放置在野外的廢棄物酒糟,加上金門幾百座廢棄營區,讓牠們能隱密躲藏。最重要的是,屬於外來種的藍孔雀,在金門沒有天敵,因此族群與數量越來越多,整個大爆發。

國立中山大學前年起接受金門縣府委託展開孔雀移除計畫,生物科學系張學文老師實驗室調查發現,孔雀除酒糟外,還會吃高粱、西瓜、地瓜、花生,菜苗,讓農民氣得牙癢癢。孔雀的啼叫聲像嬰兒在哭,6、7月繁殖季期間整群啼叫,半夜聽到相當可怕,已造成聚落周邊環境噪音問題。

數量爆增的孔雀成為金門棘手難題,縣府近年在農委會林務局補助及指導下誘捕、收購或獵殺,例如以每隻600元收購價鼓勵老農利用農閒捕捉孔雀。

不過「孔雀太聰明」,成效不如預期,農民與中山大學人員說,陷阱擺放處只能抓一回,下次就抓不到,隨時要轉移陣地。張學文老師實驗室助理鄭瓊珍表示,移除速度趕不上孔雀繁衍速度,若不盡速移除,未來數量還會倍數成長,建議金門縣府可請軍方進行廢棄營區大掃蕩或是大量架設陷阱,成效應該會比較好。

專家:影響原生種生存 縣府應控制數量

金門藍孔雀大爆量要抓還是放?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理事長董森堡表示,野生藍孔雀可能影響金門原生物種的生存,打破當地生態平衡,縣府應要控制數量。

董森堡說,孔雀是雜食性動物,跟鳥類一樣也會去吃鳥類的蛋、甚至青蛙、蛇、蜥蜴,對金門原生種有危害,排擠到原生物種導致原生物種族群減少,甚至絕滅。目前世界各先進國家在生物安全管控及生態保育政策上,對外來入侵種的處理原則皆是盡可能全面移除。

金門的孔雀也在網路上引起討論,網友Robert chen說,那年的颱風真是美麗的錯誤,讓滿山遍野藍孔雀成為金門的奇蹟。網友吳佳鴻認為,金門可以靠「孔雀島」吸引觀光客,就像澳洲有無尾熊、日本有野鹿公園。網友翁宇宏表示,以生態學來看,孔雀已經對金門的作物與原生鳥類都產生影響,不能掉以輕心。

金門的孔雀喜歡站在高處,電線桿也成為棲息場所。圖/報系讀者提供
金門的孔雀喜歡站在高處,電線桿也成為棲息場所。圖/報系讀者提供


揮別大政府時代,迎接大社會到來,我們都是驅動台灣進步的力量,點下圖訂閱我們

• 我要投稿:http://bit.ly/2wyDWmk

推薦閱讀

燕鷗天空飛翔 腳上拖曳塑膠袋擺脫不掉

人類糞便首次發現塑膠 腸胃免疫系統拉警報

用鏡頭守護冰山企鵝 南極先生獲生命獎章

作者文章

由蕈菇製成的骨灰罈,可在自然環境中分解。 圖/美聯社

綠色葬禮新趨勢!荷蘭打造「蕈菇棺材」一個半月內自然分解

2023/05/29
環保署今年初公布老舊車輛汰舊換新減量效益補助及媒合作業辦法,補助汰換車齡10年以...

汰換老車!加碼減碳空汙獎勵 最高可領1.9萬

2023/05/27
為防止企業「漂綠」,環保署採行2措施防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氣候變遷法上路!環保署提出2措施把關「漂綠」疑慮

2023/05/26
法國已禁止部分國內短程航線。只要兩地之間的旅程能靠火車在2.5小時內完成,相關航...

法國禁止「短程航線」!2.5小時內可靠火車完成的航線不准飛

2023/05/25
環保署規畫以塑膠循環為目標,若購置家電用使用再生塑膠,可享有「綠色費率」。 圖/...

7/1起電子產品業者添加「塑膠再生料」可享處理費85折

2023/05/25

【倡議圈活動】移工教育組織 One-Forty 家訪返鄉移工 意外在印尼發現「台灣村」

2023/05/24

最新文章

由蕈菇製成的骨灰罈,可在自然環境中分解。 圖/美聯社

綠色葬禮新趨勢!荷蘭打造「蕈菇棺材」一個半月內自然分解

2023/05/29
柳營八翁牧場於記者會現場示範青貯料製作過程,以適當比例混合檸檬渣與狼尾草後,一邊...

台南柳營八翁酪農區示範循環農業 鳳梨皮、檸檬渣變身牛飼料

2023/05/28
還在開發中的長條狀咖啡渣木炭。 圖/長日咖啡負責人張智閔提供

發熱、除臭、驅蚊!咖啡渣也能做成「蚊香」

2023/05/26
觀霧地區大鹿林道東線延長試辦騎乘腳踏、自行車。 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尊重部落也鼓勵多元探索!雪管處:自行車可入大鹿林道東線計畫延至明年5/19

2023/05/24
自巴黎氣候協定以來,各國同意控制碳排,希望能將升溫控制在1.5°C以下。 圖片來...

聯合國警告未來5年史上最熱 破1.5℃機率超過六成

2023/05/23
方元沂在永續教育路上的好夥伴,左起5% Design Action、聯合線上倡議...

高教的永續教室在北海岸開課!要讓大學生覺得:「這很潮」

2023/05/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