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畫:75位青年透過「流浪旅行」,在城市探索中看見自我的光芒

社團法人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 社團法人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
2025流浪挑戰賽以「光譜」為題,鼓勵青年以探索走出迷惘的黑暗,長出照亮自己與世界的光。 圖/社團法人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提供

全台首創青年探索行動計劃「流浪挑戰賽」,2025年的第三階段為三天兩夜的「流浪旅行」。來自全台的75位青年成功完成了8項體驗任務,在台北的大街小巷中經歷了一場深刻的自我探索與社會參與之旅。這場全球首創的體驗式教育活動不僅讓青年走出舒適圈,更在他們心中種下勇敢與同理的種子。

從陌生到深度連結 青年在「流浪」中找到自己

三天的旅行中,青年們透過「使命小偵探」重新審視人生目標,在「漫步美好」中放下手機與陌生人共創所在的城市光景,在「零元旅行」裡體驗不需金錢也能獲得的人情溫暖。「生前告別書」任務,讓青年在安靜的夜晚反思生命的意義與自己的不捨,最後化為不留遺憾的動力。

一位來自外縣市的參與者在閉幕式上落淚,他分享道:「挑戰賽是我能好好脫離日常的、用力探索這個世界的機會。」另也有參與者回饋:「謝謝流浪挑戰賽讓我有機會看見自己的不同面向。」

「創造改變與重新思考的機會」「重新定義勇敢」「成為更完整的自己」是本次流浪挑戰賽參賽者最多的回饋。 圖/社團法人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提供

「樹洞體驗」成亮點 真實對話創造深度連結

活動首日晚間的「樹洞體驗」也是整場活動的情感高潮。在「怪咖映像」中,青年們勇敢寫下「社會我」與「怪咖我」,學會不再害怕展現真實的自己。「故事樹洞」裡,他們放下面具,用顫抖的筆觸記錄做過最勇敢的事與最脆弱的時刻。

在「聊聊樹洞」的6分鐘分享中,眼淚、笑聲與沉默交織,成為青年們彼此連結的開始。一位參與者感動地說:「從陌生的面孔,到緊緊相依的夥伴,這個轉變本身就是最珍貴的收穫。」

「議題辦桌」樹洞,邀請青年透過繪畫、文字的方式,為自己在意的議題發聲。 圖/社團法人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提供

社會參與任務展現青年同理心 體驗多元視角

今年社會參與任務獲得熱烈回響。在「流浪的故事」中,青年帶著小餐點與街頭無家者進行溫柔對話;「溫言暖語」任務邀請他們反思語言暴力,練習創造更溫和的溝通方式。

一位青年在「零元旅行」任務成功搭上陌生司機的便車到大稻埕,並在當地進行「Free Hug」行動。他興奮地分享:「這趟零元旅行讓我體驗到由人情獲得的富足感。」而「Free Hug」行動也讓他與陌生人交換了對彼此的關心,建立溫暖的連結。

流浪挑戰賽經典任務「Free Love,Free Care」號召數名青年走上街頭,用擁抱傳遞溫暖。 圖/社團法人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提供

走進議題現場:青年用行動與世界對話

今年,流浪挑戰賽也特別與三個深耕社會議題的組織合作,推出獨特任務,讓青年走近長者、移工的生命故事,並踏入議題的第一線。

在One-Forty合作任務「移工視界」任務中,青年們透過影像與文字,回應由移工親手記錄下的攝影作品。一位青年在初次看到這些作品時感動落淚,並寫下:「我們好像從來沒有好好看過他們的樣子。」許多人藉此意識到,「移工不是他者,而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並透過文字或短片,回應著這些不熟悉卻真實存在的故事。

另外,與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合作的「怪咖議起行動」任務裡,青年們觀看探討社會議題的紀錄片,並選擇自己想回應的主題,用行動發聲。有的隊伍走上街頭,呼籲動物權;有的則與身邊親友探討身體平權。這不只是倡議的開始,更是青年拒絕成為沉默旁觀者的選擇。

和國泰人壽共同推出的「漫漫時光」任務,則讓青年們陪伴長輩散步、買菜、做飯,學習跨世代的理解。一位青年在與外婆相處的過程中,重拾童年回憶,感性分享:「小時候外婆努力理解並融入我的世界,現在換我走進外婆的世界。」

城市浪人表示,流浪挑戰賽的設計不僅是為了增強青年對自我和社會的覺察能力,更期望透過真實的社會接觸,陪伴他們重新思考什麼是連結、什麼是責任,不轉身離開、不對他人的苦難無動於衷,並讓自己的雙手、語言與行動,成為連結彼此的媒介。

「光譜」主題深獲認同 多元視角看世界

2025年流浪挑戰賽以「光譜」為主題,鼓勵青年用多元開放的視角看見世界的不同面向。這個理念也在「溫言暖語」任務中得到充分體現,青年們學會從充滿情緒的負面言論中,解讀出背後真正的關懷與建議。

一位參與者分享:「以前看到情緒性的話語就會直接關閉不看,但這次任務讓我以另一種視角看待這些話語,似乎找到了與這樣環境和平共處的方法。我想我可以更好地面對所謂的『惡意』。」

城市浪人流浪挑戰賽,不僅是開啟青年探索動能的鑰匙,更是青年的勇氣培養皿。 圖/社團法人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提供

十一年深耕有成 累積逾萬名青年參與

作為全台首創的青年行動實驗計畫,流浪挑戰賽今年邁入第11年,已設計超過100項體驗任務,累積超過1萬7000名青年參與。活動聚焦培養青年四大核心能力:自我覺察、冒險挑戰、連結再造、社會參與。

城市浪人執行長龔郁雯在致詞時說:

「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叫『流浪』挑戰賽?因為流浪是一場沒有固定目的地的旅行,有時走走停停,有時全力奔跑。正因為沒有目的,我們才能專心感受身邊的美好,擁抱真實的情緒,也在過程裡,看見自己的改變與成長。」

她也勉勵青年們:「遇到挑戰時,相信自己做得到;遇到挫折時,拍拍彼此說沒關係。因為正在努力的你們,始終都閃耀著光芒。」

城市浪人執行長龔郁雯以自身經歷勉勵青年勇敢行動。 圖/社團法人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提供

城市浪人創辦人張希慈也勉勵青年:「讓自己成為那個能夠帶著他人看見美好風景的人,這就是影響力。」

聯合線上融媒體策略中心黃若庭主任在看見青年行動力成果後,也帶給青年肯定:「在充滿變動的時代裡,能夠持續挑戰、突破自我,這樣的自信與勇氣,讓你們在眾人之中閃閃發光。」

城市浪人創辦人張希慈、聯合線上融媒體策略中心黃若庭主任於流浪挑戰賽閉幕式勉勵青年培養探索力、發揮影響力。 圖/社團法人國際城市浪人育成協會提供

本屆活動在閉幕式互相回饋環節中溫馨落幕, 75位青年彼此分享三天來的成長與感動。雖然流浪挑戰賽暫時告一段落,但這段旅程在青年心中種下的勇氣、友誼與包容的種子,將在他們未來的人生路上持續發芽茁壯。

關於城市浪人

城市浪人致力於透過體驗式教育,培養青年面對未來的核心能力。

透過「流浪挑戰賽」等創新教育模式,鼓勵青年走出舒適圈,在真實世界中探索自我,培養同理心與社會參與能力。

媒體聯絡 城市浪人 Email:service@citywanderer.org 網站:https://citywanderer.org/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城市浪人 青年 流浪挑戰賽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