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做慈善的CSR落伍了!中山大學社企中心搭平台

聯合新聞網 張世雅、蘇慈宜
高雄市社會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中山大學社會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義打造CSR平台...

進入21世紀,企業社會責任(CSR)已成為企業永續經營必須正視的課題。透過社會參與,許多台灣企業進行組織轉型與品牌創新,推動企業與社會的永續發展。現今,更多企業從事的是策略性CSR:透過策略性的視野,洞察企業社會責任。為協助企業推動CSR,中山大學社會企業發展中心,多年來已輔導多家企業提供專屬課程,為不熟悉CSR領域的企業,建立重要平台。

高雄市社會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中山大學社會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義指出,相較於北部,南部的社企因地緣關係,多偏向農業和手工藝,因此數量、型態較少,也沒有足夠的條件發展平台化組織,結合領域中的人才,並串連相關資源。

透過創意設計、實境體驗,協助企業推動CSR新方案。 圖/張世雅攝

鄭義也提到,研究中心目前的發展方向,是成為南台灣社企圈的連結平台,不只輔導個別社會企業,也希望能整合各方資源,提升政府對於社會企業的關注,達到產官學3方的交流。

此前,中山大學即在高雄大魯閣草衙道結合10家企業、9所國中小學,舉辦一場創新CSR活動「大手拉小手」,學生藉由親自體驗企業的營業性質,也能同時關心環境及社會發展。

鄭義表示,許多企業想做CSR,苦於缺乏人力、資源。透過「大手拉小手」活動,社企中心率先訓練大專、高中職學生,了解企業的營業項目後,發想創意給予企業。透過創新設計、實境體驗方式,協助企業推動CSR。此外,學生、企業的相互激盪,也能成為學生就業最好的實戰機會。

過去,外界難以想像物流業如何推動CSR,以此次參與的萬泰國際物流為對象,中山社企中心發動學生深入了解物流產業,再由學生推出貼近符合萬泰CSR策略的實境體驗方案。

杉林大愛縫紉生產合作社,未來將轉型成為縫紉職訓班。 圖/徐白櫻攝

鄭義認為,執行CSR的企業和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成立的社會企業,兩者「DNA」並不相同。他舉例,2009年莫拉克風災頓失家園的婦女們,透過各界協助在高雄杉林區成立「大愛縫紉手作坊」,不僅成立自有品牌,也解決了當地婦女的就業難題。

鄭義指出,傳統企業做CSR都是捐物資、金錢,而從慈善的角度出發,現今CSR會結合企業、社區、學生,從上到下多部門的合作,一同把企業CSR精神落實。除了堅守道德良知的經營,回應利害關係人的期待之外,也要將CSR的實踐,轉化為核心產品、服務創新的功能,並透過更好的風險管理與機會,促成公司轉型與治理。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立即加入【倡議+】社團:http://bit.ly/2JtBxB6

CSR 社會企業 企業社會責任 風險管理 永續經營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