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最新/22國旅遊稅懶人包:從亞洲到歐洲 各國新制與費用一次看

倡議編輯室 編譯/白璨瑀

隨著疫情解封後的國際觀光熱潮,各國旅遊人次屢創新高,卻也帶來交通壅塞、環境破壞與在地生活品質下降等問題。

為了平衡觀光收益與永續發展,世界多國紛紛祭出「旅遊稅」或徵收各類觀光相關費用,期望遊客分攤當地基礎設施維護、環境保護與文化保存的成本。這些費用表面上只是多幾百元的開銷,實際上卻揭開了全球旅遊業在賺錢與永續之間的兩難。

一、亞洲

1.日本

日本以櫻花、溫泉和寺廟文化聞名,再加上日圓貶值的誘因,吸引越來越多國際旅客前往觀光,根據統計,2024年訪日的國際遊客達到創紀錄的3,687萬人次,相較於2023年暴增了47.1%。日本目前已超越泰國,成為亞洲最大的國際旅遊勝地。

面對大量遊客對熱門景點帶來的觀光公害與環境壓力,日本政府開始加大管理力度,緩解景點過度擁擠、環境惡化與文化保護的問題。

除了從2019年1月開始徵收的1000日圓(約新台幣203元)離境稅、多個城市實施的住宿稅外,2025年5月開始,攀登富士山的登山費已翻倍,國際旅客的費用將調整為4000日圓(約新台幣815元);此外,2026年11月1日起,原先的10%免稅購物制度,也將轉為退款制,旅客必須至指定地點申請退稅,而非在銷售店家自動免稅。

•收哪些:

1、離境稅:自2019年1月起,所有旅客出境時需支付1000日圓(約新台幣203元)。

2、住宿稅:東京、大阪、京都等地針對飯店、旅館加收,依住宿金額不同,每人每晚收取100至1000日圓不等。

3、富士山登山費:2025年5月起翻倍,國際旅客需繳4000日圓(約新台幣815元)。

4、免稅制度變更:2026年11月1日開始,原本的購物即時免稅將改為「先付費、再退款」制度,旅客需在指定地點辦理退稅。

2.泰國

泰國以熱鬧的夜生活、壯觀的海灘聞名,當然也不能錯過美劇《白蓮花大飯店》中的健康度假村、水療中心。根據泰國國家旅遊局(TAT)統計,2024年來訪泰國的國際旅客人數已超過3500萬人次,並創造超過1.8兆泰銖(約新台幣1.71兆元)的旅遊收入。

旅遊業約佔泰國總體GDP的20%,泰國原先計劃在2025年開始徵收300泰銖(約新台幣277元)的旅遊稅 ,協助資助當地的基礎設施和數位入境系統(ETA)。但由於遊客人數低於預期,政府在經濟壓力下,泰國政府已宣布將旅遊稅推遲至2026年中上路,優先考慮旅遊業復甦。

•怎麼收:300泰銖(航空入境),150泰銖(陸路/海上入境)。

•2025年現況尚未實施,2025年赴泰不須付入境費。預計延後至「2026年中」上路。

3.印尼|峇里島

峇里島的過度觀光已引發當地居民的強烈不滿,常抱怨過多的外國觀光客造成交通擁擠、犯罪、過度開發,以及對印尼文化的不尊重。 圖/WikiCommon

峇里島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度假島嶼之一,每年吸引數百萬名遊客登島,為了守住島上脆弱的環境與文化遺產,峇里島政府於2024年2月推出旅遊稅,籌措保護自然環境、升級旅遊基礎設施的資金。

每位進入峇里島的國際遊客都須支付15萬印尼盾(約新台幣279元),但因為入境流程混亂,實施一年多來,確實繳納的遊客比例低得驚人,只有約35%。為了改善這個問題,從2025年6月開始,峇里島政府宣佈加強執法力度,並考慮對「逃漏稅」的旅客進行罰款。

•怎麼收每人15萬印尼盾(約新台幣279元)。

•2025年現況:持續收費,且嚴加審查。

4.不丹

不丹以「幸福國度」與壯麗的喜馬拉雅山景色聞名,並堅持「高價值、低衝擊」的旅遊策略,強調在環境、社會、文化方面的永續發展。

而為了促進當地旅遊業,2023年9月至2027年9月,為期4年,不丹政府將「永續發展費(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ee,SDF)」這筆旅遊稅,從每人每晚200美元(約新台幣6031元)下調至100美元(約新台幣3015元),以吸引更多旅客。

•怎麼收每人每晚100美元(約新台幣3015元)。

•2025現況:減免50%優惠,到2027年9月。

5.土耳其

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熱氣球活動和愛琴海海岸,每年吸引大批遊客前往拜訪,土耳其政府從2023年全面實施徵收2%住宿稅,以支持基礎建設與古蹟保護。

•怎麼收:住宿費用的2%。

•2025現況:持續實施,由住宿業者代收,適用全國飯店與度假村。

6.馬爾地夫

馬爾地夫面積為298平方公里,為亞洲面積最小的國家之一。 圖/WikiCommon

一想到度假海島,你可能會直覺想到馬爾地夫,這個有白色沙灘、豐富珊瑚礁生態的昂貴度假勝地。

前往馬爾地夫旅遊不便宜,未來也將只會越來越貴。從2025年1月1日起,馬爾地夫將用來保護環境、處理汙水與垃圾的「綠色稅」,從每人每晚6美元(約新台幣183元)增加至12美元(約新台幣367元),漲了2倍;從2025年7月1日開始,商品及服務稅 (銷售稅的一種) 也會從16%提高到17%。

•怎麼收:每人每晚12美元(約新台幣367元)。

•2025現況:持續實施。

二、歐洲

1.希臘

觀光業佔希臘總體GDP超過25%,是希臘最重要的產業之一,根據官方數據,2024年約有4070萬名遊客前往。但隨著近年極端天氣與野火衝擊,災後重建與基礎設施修繕成為重大財政壓力。

因此2024年,希臘政府將住宿稅升級為「氣候韌性費」,金額依旅館等級與旅遊淡旺季而有所差異,淡季的費用最低,每晚1.5歐元(約新台幣52元);4至10月旺季期間,別墅飯店最高每晚可收取15歐元(約新台幣520元)。

此外,根據2025年7月21日發布的最新政策,遊客在希臘的小島下船觀光,將須支付額外的「永續旅遊費」。金額同樣依不同島嶼、淡旺季而浮動,例如在6月1日至9月30日旺季期間,前往希臘最受歡迎的聖托里尼島、米科諾斯島,每人須收20歐元(約新台幣703元);前往雅典、克里特島等地,每人每天則收取5歐元(約新台幣175元)。

•怎麼收:氣候韌性費1.5歐元(約新台幣52元)至15歐元(約新台幣520元)不等,依淡旺季、住宿的等級不同;永續旅遊費1歐元(約新台幣35元)至20歐元(約新台幣703元)不等,依淡旺季、目的地不同。

•2025現況:持續實施,費用專款用於防災與基礎設施改善。

2.義大利|威尼斯

貢多拉、運河、聖馬可廣場,都是威尼斯觀光客必訪的景點,但根據統計,每年約有3千萬遊客造訪威尼斯,已是當地居住人口的600倍,且其中絕大多數是「一日遊」旅客,對這座脆弱的水上城市、居民生活造成巨大壓力。

為了緩解過度觀光,當地政府2024年開始,在指定的29天內試行收取5歐元(約新台幣175元)入城費,2025年已進一步擴大徵收天數,並新增提前預訂的「折扣優惠」。

•怎麼收:提前5天預約為5歐元(約新台幣175元);臨時或現場進城為10歐元(約新台幣351元)。

•2025現況:擴大收費,針對指定週末的「日間遊客」徵收,住宿旅客另須支付住宿稅。

3.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巴塞隆納

巴里亞利群島是位於西地中海,是西班牙最熱門的渡假勝地。 圖/WikiCommon

陽光明媚、長達5000公里的海岸線以及世界一流的美酒美食,西班牙作為世界各地遊客的首選目的地,2024年迎來了創紀錄的9400萬名的遊客,相比2023年增加了10%,就算對GDP和就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對許多西班牙人來說,全年接待數百萬遊客的成本已經變得太高了,引發了從巴利阿里群島、巴塞隆納等城市的廣泛抗議活動。

旅遊勝地「巴利阿里群島」從2016年開始收取旅遊稅,然而為了抑制過多的遊客,政府2025年3月更提案,讓旺季時的旅遊稅從每人每晚4歐元(約新台幣142元)提高至最高6歐元(約新台幣216元),且對遊客徵收租車的車輛稅,根據排放量與在島上花費的時間,價格範圍可能從30歐元(約新台幣1066元)到80歐元(約新台幣2844元)不等,目前仍在研議。

西班牙第二大城巴塞隆納的所在地──加泰隆尼亞自治區,自2012年以來便持續徵收旅遊稅,但從2025年5月起,費用翻倍成長,豪華住宿的費用從每晚3.5歐元(約新台幣124元)提高至7歐元(約新台幣248元)。

除此之外,加泰隆尼亞自治區還會進一步向遊客收4歐元(約新台幣141元)的「市政費」,市議會更於2025年7月批準,每年可提高1歐元,也就是說,「市政費」將在2026年時上漲至5歐元(約新台幣177元),到了2029年將增加至8歐元(約新台幣283元)。

•怎麼收:依地區、淡旺季而有所不同。

•2025現況:持續實施,且巴塞隆納未來將會持續漲價。

4.葡萄牙|里斯本

里斯本於2015年引入旅遊稅,最初只是一項臨時措施,直到2019年才成為固定收去的費用,並將稅率翻倍至每人每晚2歐元(約新台幣70元),2024年9月,又再次提高至每人每晚4歐元(約新台幣141元)。

值得注意的是,不到10年的時間,里斯本已累積了2.6億歐元(約新台幣921.6億元)的稅收,大幅提振當地財政收入。

•怎麼收:每人每晚4歐元(約新台幣141元)。

•2025現況:持續實施。

5.法國|巴黎

艾菲爾鐵塔、羅浮宮和香榭麗舍大道,讓巴黎成為世界級的旅遊聖地。根據當地旅遊業者統計,這座城市於2024年接待了4870萬人次的遊客。然而,為了應付觀光旺季與奧運賽事帶來的公共支出,巴黎市府在2024年就已調整過一次住宿稅,到了2025年又再次上調。

巴黎的收費機制採「分級制」,依照住宿類型區分,費用最低的是露營地,每人每晚1.95歐元(約新台幣68元),最貴的是宮殿型飯店,每人每晚15.6歐元(約新台幣548元)。

•怎麼收:每人每晚1.95歐元(約新台幣68元)至15.6歐元(約新台幣548元),取決於住宿的等級。

•2025現況:持續實施,所有住宿客都需繳納。

6.英國|倫敦

隨著周遭國家普遍開徵旅遊稅,英國政府也正在積極考慮加入徵收的行列,2025年3月,倫敦市長就曾公開支持倫敦對遊客徵稅,但目前尚無定案。

不過,當地旅遊業者質疑,旅遊人潮目前尚未恢復至疫情前的榮景,貿然收取旅遊稅恐怕會衝擊觀光;相反地,也有部分人認為,旅遊稅收可用於倫敦多處免費參觀的博物館,補助損失的觀光收益

•怎麼收:無定案。

•2025現況:尚未實施。

7.蘇格蘭|愛丁堡

蘇格蘭首都愛丁堡在2025年1月才剛通過提案,將於2026年7月24日起,對過夜旅客徵收住宿費用5%的旅遊稅,將成為蘇格蘭第一個引入旅遊稅的城市。

在愛丁堡當地,觀光不僅對城市環境造成壓力,加上許多人看準觀光客的住宿商機,抬高房租出租,導致當地租金居高不下。而政府計劃徵收的旅遊稅,有望用於改善基礎設施,解決旅遊對當地居民帶來的影響。

•怎麼收:住宿費用的5%

•2025現況:2026年7月24日起生效。

8.荷蘭|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擁有全歐洲最高、世界第4高的住宿稅。 圖/WikiCommon

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擁有多元自由的氛圍、紅燈區與運河文化,是歐洲最受歡迎的觀光城市之一。根據當地政府統計,2024年有2290萬名旅客在阿姆斯特丹過夜,遠高於原先設定的2千萬人限制,不僅壓縮住宿品質,也帶來交通壅塞與公共環境維護等問題。

因此阿姆斯特丹在2024年大幅提高住宿稅,從7%調整至12.5%,每人還需另外加收3歐元(約新台幣105元),是全歐洲最高、世界第4高的住宿稅。

遊輪乘客的旅遊稅則從每人8歐元(約新台幣281元)提高到11歐元(約新台幣386元)。此外,政府也凍結新的飯店許可證、限制大型郵輪進入市中心,以抑制過度觀光。

•怎麼收:住宿稅調高至12.5%,每人再加收3歐元(約新台幣105元);郵輪旅客每人11歐元(約新台幣386元)。

•2025現況:持續收費,並搭配城市交通限制,作為「減量觀光」手段。

9.德國|柏林

柏林不僅是德國首都,更以歷史與文化活動著稱,當地政府早在2014年就開始實施「城市稅」(又稱「床位稅」或「文化稅」),用於支持文化活動與城市設施。而從 2025年1月1日起,城市稅已從住宿費用的5%提高到7.5%。

•怎麼收:住宿費用的7.5%

•2025現況:持續實施。

10.瑞士

瑞士擁有阿爾卑斯山、湖區與高山小鎮等眾多天然美景,而為了保護環境,瑞士多數城市早已實施旅遊稅,每晚從1瑞士法郎(約新台幣37元)至7瑞士法郎(約新台幣261元)不等,取決於城市與住宿類型。

但即使有旅遊稅,瑞士最美的童話小鎮「勞特布魯嫩(Lauterbrunnen)」,仍因街道與停車場擁擠、滿地垃圾,以及高昂的房租租金而不堪其擾。2024年5月,當地政府擬議學習威尼斯,對每日開車經過的遊客收取入城費,費用約在每人5瑞士法郎(約新台幣187元)至10瑞士法郎(約新台幣374元)之間,不過至今尚未實施。

•怎麼收:每晚從1瑞士法郎(約新台幣37元)至7瑞士法郎(約新台幣261元)不等,依城市、住宿的等級不同。

•2025現況:持續實施,費用用於維護自然環境、城市基礎設施。

11.奧地利|維也納

維也納以音樂與文化、米其林美食聞名於世,每年接待超過1600萬人次的旅客,市府自多年前便開始徵收住宿稅,並採百分比制,以住宿費用的3.2%來收取。

•怎麼收:住宿費用的3.2%

•2025現況:持續實施,費用用於維護旅遊設施、促進區域旅遊業。

12.捷克|布拉格

布拉格是目前歐洲旅遊稅最低的國家之一,為每人每晚50捷克克朗(約新台幣72元),但歐盟國家的平均旅遊稅約為每晚7歐元(約新台幣248元),是布拉格目前稅率的3倍多,因此當地國會議員提案將旅遊稅翻倍,從50捷克克朗(約新台幣72元)提高到100捷克克朗(約新台幣144元),但仍在研議。

•怎麼收:每人每晚50捷克克朗(約新台幣72元)。

•2025現況:持續實施,且未來有可能上漲至每人每晚100捷克克朗(約新台幣144元)。

13.冰島

冰島擁有壯麗的冰川、溫泉等自然美景,這個以火與冰聞名的北歐小國,2024年前往冰島過夜的外國遊客總數約為2287萬人,只比疫情前最高峰、2018年的2342萬人少了4.6%。

為了確保永續發展,冰島已在2024年1月恢復徵收旅遊稅,適用於飯店、露營地,價格各不相同,飯店客房每晚600冰島克朗(約新台幣148元),露營地每晚300冰島克朗(約新台幣74元)。

另針對遊輪,冰島政府也於2025年1月1日推出新制,每位乘客每天收取2500冰島克朗(約新台幣619元)基礎設施費。

•怎麼收:飯店客房每晚600冰島克朗(約新台幣148元)、露營地每晚300冰島克朗(約新台幣74元)。

•2025現況:持續實施。

三、大洋洲

1.紐西蘭

紐西蘭的大教堂灣(Cathedral Cove)是電影「納尼亞傳奇」的拍攝地點。 圖/WikiCommon

根據紐西蘭官方統計,2024年有1600萬名海外遊客前往紐西蘭度假,相比2023年增加了21%,雖然還沒恢復疫情前的水平,但原先收取的遊客費已不足以支付觀光之下的環境與社會成本。

因此,2024年10月1日起,紐西蘭政府將旅遊稅從35紐西蘭元(約新台幣624元)提高至100紐西蘭元(約新台幣1782元),上漲近3倍。

紐西蘭總理日前更宣布,為維護生物多樣性與豐富的自然環境,將在未來針對米爾福德峽灣(Milford Sound)、庫克山(Mount Cook)、大教堂灣(Cathedral Cove)與東加里羅步道(Tongariro Alpine Crossing)等4個熱門景點,徵收遊客入場費,目前預計費用將落在20至40新西蘭元(約新台幣356至713元),並可能於2027年開始徵收。

•怎麼收100新西蘭元(約新台幣1782元)。

•2025現況:持續實施,入境時徵收。

2.澳洲

澳洲擁有大堡礁,這個世界最大、也飽受暖化影響的珊瑚礁群,意想不到的是,目前僅有維多利亞州收取旅遊相關稅收,其他州尚未執行類似政策。

澳洲徵收的「離境乘客費(Passenger Movement Charge,PMC)」,用於邊境管理,並從2024年7月起調高至70澳元(約新台幣1384元);維多利亞州的旅遊稅則於2025年1月1日起,針對低於28天的短期住宿,徵收7.5%的稅。

•怎麼收:離境費70澳元(約新台幣1384元);維多利亞州會多徵收旅遊稅,為住宿費用的7.5%

•2025現況:持續實施。

3.夏威夷

夏威夷為抵禦災害,將成為全美境內第一個針對氣候變遷徵稅的州,從2026年1月1日開始,所有短期住宿(包括飯店客房、度假短租)將加徵0.75%的「綠色住宿稅」,讓原本10.25%的旅遊稅提升至11%。郵輪旅遊過去不須繳納該費用,因應新法規範,郵輪旅客同樣要繳交11%的稅。

•怎麼收:住宿費用的10.25%

•2025現況:持續實施,並將在2026年1月起上漲至11%

四、美洲

1.美國

美國並沒有全國統一的觀光稅或旅遊稅,但多數城市徵收住宿稅,且金額不低。以熱門觀光城市為例,紐約收取5.875%的住宿稅,以及每天1.5美元(約新台幣45元)的固定費用;洛杉磯、舊金山都是14%;休士頓則是全美最高,徵收稅率為17%。

•怎麼收:依城市不同,旅客入住時需支付額外稅金。

•2025現況:持續實施。

從以上各國的觀光新制中不難發現,「旅遊稅」已不只是國家為了財政收支而徵收的費用,而是全球觀光產業走向永續的必然過程。對旅客來說,這些稅費或許會增加旅行成本,但同時也展現對社會的責任:享受異國風光的同時,也為維護當地文化與環境盡一份心力。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永續 旅遊稅 觀光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