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認知!鋪設柏油路造成野生動植物死亡 卻也帶來新生命

天下文化 天下文化:著/班.戈德法布
在美國,道路這種新興生態系的面積高達680萬公頃以上,是黃石國家公園的8倍,圖為美國的94號州際公路。 圖/WikiCommon

編按:提到道路,你腦中浮現的第一印象是什麼,路殺還是棲地破壞?長年從事環境報導的得獎記者戈德法布,將顛覆你的既定印象:道路雖然摧毀了野生動植物原有的棲地,卻也意外創造了新的生存空間,成為許多牠們的避風港,長出了屬於道路的生態價值。

道路是為誰而建?嗯,當然是為我們。我們習慣把道路視為人類的空間,認為它是對其他生命不利的環境。但是道路在摧毀棲地的同時,也創造了棲地。評論家傑克森(J. B. Jackson)指出,道路是「和平的擾亂者,變革的煽動者」,是讓陌生人來到城鎮的方式,也是意外旅程的起點。

道路環境面積相當於8個黃石國家公園!動物如何巧妙利用?

道路同樣也為生態系帶來混亂,是在消滅舊生態棲位的同時,也催生新生態棲位的一股力量。

在澳洲,路邊的石楠叢中棲息著袋森鼠;在挪威,熱浪期間馴鹿會撤退到涼爽的公路隧道中。家燕在停放的汽車上啄食昆蟲(我也曾在冬天早晨,看到牠們啜飲汽車天窗上融化的霜);狗魚和藍梭鱸游到路邊的溝渠產卵;灰狼走在碎石路上的速度,比在未受破壞的森林中更快;跳囊鼠在泥土路上進行沙浴,「防止皮毛糾結油膩」。

大提頓國家公園的母麋鹿學會在路邊分娩,利用「人類盾牌」保護幼兒免受灰熊傷害。在美國,道路這種新興生態系的面積高達680萬公頃以上,是黃石國家公園的8倍。在許多州,道路邊緣都是面積最大的公共土地。

跳囊鼠,也稱跳鼠,喜歡沙浴,偏好棲息在略有草叢的乾燥或半乾燥地區。 圖/WikiCommon

柏油路縫隙也能長出生命?道路也有自己的「路邊生態學」

將道路視為一種生態系統的觀點,已存在近一個世紀,沃夫(Frank Waugh)是最早體認到這件事的人之一。沃夫是景觀設計師,早期在林務署負責規劃露營地。他和馬瑟一樣,認為道路應該展現自然,不過更進一步,認為道路就是自然。

沃夫在1931年發表的文章〈路邊生態學〉(Ecology of the Roadside)中提到:「沿著清理過的道路邊緣,生長著數十種、有時甚至是數百種灌木、藤蔓和草本植物,都是在更遠處的樹林或田野中找不到的種類。」

沃夫寫道,道路擁有不同的土壤、光照和濕度,是一個獨立的微棲地世界。堅韌的大戟從道路鋪面的裂縫之中冒出,一枝黃花和懸勾子在修剪過的路邊草坡茂密生長,斑點鳳仙花排列在土溝邊,鹽膚木在較遠處形成「灌木邊界」。當其他早期道路生態學家在哀悼路殺時,沃夫提出不同的看法:道路帶來死亡,也帶來生命。

道路邊也是原生植物、授粉動物的重要棲息地,圖為美國新墨西哥州的一條公路,沿途生長著原生花卉。 圖/Flickr

道路管理是好事?其實是對野生動植物趕盡殺絕

但沃夫對野外路邊的熱情一開始並未引發關注。麥唐納的「好道路」運動在當時已同步催生了另一場運動,或可稱為「好路邊」運動。

在密西根擔任公路專員的班奈特(Jesse Bennett)認為,高速公路是「國家的前院」,如果住宅屋主能為自家草坪除雜草、修剪整齊,交通部門也應當如此。沃夫喜歡未經整理的路邊,班奈特則擁護細尺度的管理策略,他在1936年宣稱:「光靠自然,無法產生期待的結果。」

他就像高爾夫球場的管理員一樣熱愛草皮,主張以草皮取代凌亂的灌木和藤蔓,並寫道:「草皮的必要和普及不容質疑。」路邊的草地就如同其他草坪一樣,需要「日復一日持續關注、定期維護」,最好是配備割草機和「一些帶著除草長鐮刀的人」。

班奈特偏好精心修剪的單調草皮,這影響了一整代的管理者。道路建設者堅稱,自然生長的灌木和野花或許看起來很漂亮,但「會遮擋警告標誌、交通號誌,以及彎道、交叉路口和私人車道的視野,增加開車的危險」。(白尾鹿的繁殖為草皮提供更多理由,因為美味的灌木和樹木會引誘鹿到路邊,也讓司機更難看到牠們。)

工程師使盡辦法,去除他們不想要的植物,「割除、焚燒、砍除、拔除、薰蒸、手拔、鋤除、煙燻,還用除草劑殺」。公路局用氰化物、甲醛和砷,對道路兩旁進行全面的破壞,再用草皮、草皮和更多的草皮,取代「無用或麻煩」的植被。

路邊野花真的不要採!放任自然就很好

但漸漸的,班奈特這種清理前院的做法開始受到批評,引發抗議。「讓牛、犁和割草機遠離這些閒置的地方。」利歐波德為道路邊緣發聲:「各種本土植物及數十種來自異國的有趣植物,可以成為公民日常環境的一部分。」

在《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中,卡森尖銳批評那些「清除路邊『灌木叢』的化學品推銷員和熱心的承包商」,同時寫道:「有愈來愈多憤怒的聲音,在抗議化學噴藥把原本美麗的路邊景色毀了。一片荒蕪枯萎的棕色植物,取代了美麗的蕨類和野花。」對化學物品的掌控,讓我們心中充滿「人定勝天的陶然感」,她還補充,處理道路邊緣最佳的方式,就是不加理會。

漸漸的,善意的忽視讓卡森和利歐波德的願景得以開花結果。班奈特的前院論,主要缺點是草坪維護起來很麻煩,每個郊區居民都可提供明證。當州際公路系統又催生了6.4萬公里的道路邊緣,有太多土地無法定期割草和噴灑農藥。

隨著高速公路兩邊的土地上落下的種子愈來愈多,這些地方漸漸變成動物的棲地。在北達科他州,松雞、雁鴨、鷓鴣、鴴和其他地棲動物,擠在94號州際公路沿線未除草的土地上。一位生物學家在高速公路匝道入口旁1公尺處,發現了毛茸茸的野鴨幼鳥。

《與路共生:道路生態學如何改變地球命運》。 圖/天下文化提供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柏油路 野生動物 植物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