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永續靠區塊鏈技術 揪全民一起存碳「碳集」
「企業為什麼會有碳排放這樣的一個惡性的發展,源頭還是來自於企業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所以消費者一旦不改變他的觀念跟行為的話,1.5度只靠企業在努力,我想還是遠遠不夠的。」市民永續公司執行長林庠序表示。
2015年投入區塊鏈技術研發的市民永續公司,運用分散式技術機制,在網路中分享透明資訊,讓個人綠色友善行為和碳數據資產可從網路中透明化,建立碳資產存摺,轉換為可交易的有價資產,不論是有回饋獎金或提供企業購買,都希望在這標準化經濟獎勵機制下,創造實質的經濟價值。
長期的社會參與林庠序也觀察到,很多時候在進行社會服務設計之際,很容易因太想要做一件很遠大目標,而少了冷靜客觀的判斷自己何者能為何者不能,最後執行結果就導致資源耗損或不符合預期,造成原本利害關係人權益的損傷。
「當我們看到議題,必先經過一個客觀的分析,了解為什麼,很清楚地了解細節,我們不能只是看到這個人可能有點肥胖,就說他是沒有做好自己健康管理,能夠有最基本的歸因之後,就可進一步評估怎麼改善,盤點我們具備多少可動用資源,可以得到什麼成果。」林庠序表示。
以淨灘為例的探討
「為什麼企業都要做淨灘,意義到底在什麼地方?」
當團隊進入校園交流時,這是林庠序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他發現新世代年輕人對社會和環境的責任感也比過往增強許多。
雖然近年企業大量投入淨灘,讓海岸變乾淨很多,但階段性成效達成後,企業是否應當做更大的責任的事情?「我們看到台灣的企業,大量投入淨灘活動,把過去累積下來的錯誤去做了一些後續處理,這是值得鼓勵,但我認為不能僅是花錢去把垃圾撿起來,而是應該去思考有沒有甚麼方式能夠讓企業和消費者建立更宏觀的社會責任概念,千萬別忽略企業更有能力去規劃完善的永續機制。」
林庠序表示,假設一場淨攤活動需要花費2萬到10萬元不等,或許可以將經費的50%移轉到給消費者成為經濟誘因,讓大眾使用循環杯去購買飲料,不使用一次性的塑膠杯紙杯,從源頭移除垃圾,將更是有意義,但這需要投入重新設計和科技技術。
全民一起來碳集
市民永續團隊成員都是台大地理系出生的,在京都議定書頒定當時,開始投入相關碳權和環境議題的關注。20年來減碳議題的參與,團隊認為消費者的改變要能持續,不能只有道德勸說,還需更單純的經濟誘因,讓減碳成果變現,才能讓減碳普及。
「在M型化社會經濟壓力下,消費者的經濟能力是有限的,綠色商品相對來講它的售價也比平均值還要高,所以我們要求消費者去買一個較高的價格,但對他的生活來說是差不多的商品的時候,就會非常困難。」林庠序表示。
針對這樣的落差,市民永續推出「全民碳集」,個人碳存摺服務,讓消費者的綠色友善行動,都能數據資產化,只要響應企業的綠色政策,在平台上傳20張自帶杯發票,就能取得100元的獎勵。
「我們全民碳集最開始想要去解決問題,剛上線一個月就獲得了6個企業、4間學校的響應,透過所謂的個人數據資產化的流程,儲存自己可支配的資產,就能夠跟企業做合理的交易,可以讓企業直接補助這些消費成本,建構起消費者跟企業之間互動關係的內容。」林庠序表示。
整合如同跳火坑
但是要整合,對林庠序和團隊來說,是最困難,他形容是「跳火坑」的行為。
「身為台灣早期投入區塊鏈技術研究公司,曾經覺得不如去做交易所就好了。在每天新聞說投資虛擬貨幣可以10% 20%的獲利,根本就不會有人去在意技術能帶來的進步性,網路平等權很重要嗎?我們就像是一群頑固的老兵,苟延殘喘地堅守據點不投降」
「我們看到了這20年來,數位生活、電子商務的興起,我們也發現資訊的力量,通常都是被有錢跟有權的單位所掌控。」林庠序表示,像FB等社群媒體的廣告行銷,可能造成消費者過度消費,這樣由資訊力量去決定消費者要看到什麼,是不平等的。
從經驗中也發現企業過去是以最快成效為主要的一個商業導向,非常多企業在做決策的時候,很容易忽略消費者或民眾的利害關係,傷害到消費者、環境、社會,企業爾後就會採取彌補,再去社會關懷,但在科技技術和消費者的意識改變下,如今都有改變的契機。
「網路使用的平等權,應該是要被重新尊重跟設計,才能革除巨大的商業中心獨裁,協助消費者和商業間取得平衡,而碳權主要來自消費者的行為,幫消費者爭取到本身行為的額外負擔對應的獎勵,像自己攜帶環保杯,這樣應是讓獎勵合理地回饋給消費者,因為有犧牲有付出就應該要有所回報,這個才會符合公平性。」
但所謂合理的回饋,林庠序也看到消費者和企業兩邊不同的對價認知,他舉例,當使用一個塑膠杯產生的二氧化碳是50公克,那麼想要減碳一噸,就要減少兩萬個塑膠杯,假設一噸的碳在台灣的售價約是100元,所以少用一個塑膠杯,只有值0.0005元的經濟價值。
「假如今天我把0.0005元變成了0.5元,其實已增加1000倍的價值,但消費者還是覺得怎麼這麼少,這就是在整合的過程中遇到最大的困擾,想要響應這些活動的企業已經很努力地釋出高達1000倍的價格,但消費者還是會抱怨說沒誠意。」
林庠序表示,讓彼此不同的商業價值有機會可以拉到同一個對話的頻率,讓兩端都覺得做這件事情是賞心悅目的。舉例來說,當旅館把未售出的房間使用權提供給消費者做兌換,旅館業者本身僅只是把負債成本移轉成獎勵,並無額外支出,但對消費者而言,將是數以萬倍的價值回饋,皆大歡喜。
從惡魔變成溫柔推手
林庠序認為,真正好的商業應該要兼顧環境、社會還有經濟,才能做到永續經營,如此的社會責任,也讓他與團隊成員約法三章,不能去做虛擬貨幣買賣交易,他認為,只要牽扯上個人利益關係的時候,就很容易去忽略這個技術帶給社會的進步性,有違初衷。
「我們常開玩笑的說我們資訊工程師是全世界上最無情的,為什麼?因為當我們在做群體決策的時候,我們談的是整個社會的成效,要非常有效率,要賺最大的利益,所以最後的判斷是來自於一個非常冷酷無情的數據,我們再依據來建議可行方案。」
但林庠序認為,一項不論是決策、是新的商業服務,或者土地徵收園區開發…,除了大眾利益,更重要的是提前去了解到哪些人會受到損害而做出的更完整的補償計畫,越早發現越早去彌補這些受傷的人,這樣子的一個方式才能夠降低整體衝擊,能在乎社會、經濟跟人民之間的平等關係,應用科技傾聽做出有意義的回應,才是「溫柔的推手」。
追蹤【倡議+】FB粉絲團:https://lihi2.cc/SPUFo
聽【倡議家電台】Podcast:在Apple Podcast收聽、在Spotify收聽、在KKBOX收聽,或搜尋「倡議家電台」。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