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一牛誕生!李登輝遺願「台灣和牛」將成真 未來有機會能量產
前總統李登輝生前願望培育台灣和牛,如今不但培育成功命名為「源興牛」,更取得官方登記新品種。「源興居」結合中央畜產會的專業協力與技術支援,董事長劉泰英更宣布,預計3年內建立1000頭純種源興牛代養體系,未來讓消費者吃得到新牛肉品種。
李登輝生前在陽明山擎天崗收購二戰前日本人放牧的「但馬牛」,並成立生技公司,希望培育出台灣的和牛;2022年2月研發成功,並以新北三芝故居「源興居」命名為「源興牛」。去年六月源興牛獲得農業部公告核准新品種登記,成為台灣第一個民間發現並取得官方登記的新牛隻品種,是「台灣第一牛」。
15日源興居在兆豐農場宣布代養計畫記者會,除劉泰英外,中央畜產會董事長蘇治芬現身支持,並前往農場內源興牛復育基地視察。蘇治芬強調,台灣肉牛年需求高達18萬公噸,但自給率僅4.8%,嚴重依賴進口,存在糧食安全風險。
源興居總經理鍾迪名表示,源興牛的血統來自100年前日本兵庫縣但馬牛,因不會跟其他牛種交配,經過血液檢驗後,發現源興牛血統純度很純。當時在擎天崗只剩下19頭,經過8年的努力馴化,用人工取精跟受精方式,培育源興牛育種,讓族群數量擴大。
鍾迪名指出,現在約有200頭源興牛,積極招募台灣牧牛場,希望場地空間能養200頭以上,目前與芸彰牧場、農場晃晃等代養合作,目標一年平均要生300至500頭牛,預計3年後就可達到1000頭。希望兩年半後能量產源興牛,目前定價會跟美國牛差不多,相信未來消費者能輕鬆吃到台灣的源興牛。
鍾迪名說,源興牛雖是和牛的種,不過未經過雜交,牛肉品質跟日本和牛入口即化不一樣,源興牛則是「入口即懂」,品嚐後會發現源興牛有種特別的芳香味,且因為血液裡的高血糖值比一般牛種還高,吃起來味道比較甜。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