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的最後求救...暖化逼近臨界點 全球珊瑚礁瀕臨不可逆轉的死亡潮

聯合新聞網 中央社
澳洲西海岸珊瑚礁。 圖/取自facebook.com/MinderooFoundation

全球暖化突破危險門檻的速度超乎預期,各地珊瑚礁正面臨幾乎不可逆轉的死亡潮,科學家認為,這是氣候變遷導致生態系統崩潰的第一個重大「臨界點」。

閱讀更多:亞馬遜雨林逼近「無法挽回」臨界點...40年流失面積已接近西班牙國土大小

路透社報導,全球160名研究人員在「全球臨界點報告」(Global Tipping Points)中提出上述警告,他們透過突破性科學研究,估算氣候與生態系統中的臨界點,一旦越過這些門檻,系統就會出現巨大且通常不可逆的變化。

各國代表數週後將齊聚巴西,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共同應對全球暖化問題。

報告指出,亞馬遜雨林比原先預期更為脆弱,以森林砍伐率計算,全球平均氣溫升幅一旦超過攝氏1.5度,亞馬遜雨林系統就可能瀕臨崩潰。

若氣溫持續上升,有助北歐維持溫和冬季氣候的洋流系統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可能受到影響。

研究主筆、英國艾克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Exeter)環境科學家連頓(Tim Lenton)說:「氣候變遷正在迅速發生,影響著部分氣候和生物圈。」

科學家呼籲各國在11月的COP30峰會制定新的氣候目標,努力降低碳排放量,以減緩氣候暖化。

根據聯合國及歐盟科學機構的數據,科學家對近期氣溫飆升速度超出現有氣候模型預測感到驚訝,目前全球平均氣溫已比工業化前水準高出攝氏1.3至1.4度。

科學家預期,繼2024年和2023年後,2025年將成為史上第3熱的一年,海洋熱浪使全球84%的珊瑚礁面臨白化,甚至死亡。珊瑚礁孕育著1/4海洋生物。

科學家指出,若要讓珊瑚復原,全球必須大幅加強氣候行動,讓平均氣溫回到比工業化前水準僅高出攝氏1度。

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氣候科學中心(Climate Science Centre)資深科學家卡納德爾(Pep Canadell)說:「新報告明確指出,每一年氣候變遷負面影響的範圍和程度都在增加。」

根據各國現行政策,本世紀全球氣溫升幅預計將達到約攝氏3.1度。


Take action!加入《倡議+》

「一個人為社會付出很辛苦,但一群人就不會寂寞。」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成為倡議家!

追蹤【倡議+】粉絲團:FacebookInstagram

全球暖化 珊瑚礁 科學家 氣候變遷 亞馬遜雨林

推薦文章